腋臭酒精凝胶(腋臭喷酒精有用吗)
30
2025-02-24
炎炎夏日,有一种“味道”让人记忆深刻,也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22岁的陆女士就是饱受其折磨的一员。据悉,陆女士被腋臭折磨多年,其他季节还稍好些,可每到夏天,腋臭总会加重,有时她想通过喷洒香水遮掩味道,可腋臭加上香水,味道令人一言难尽。
据了解,腋窝的腋毛毛囊附近分布有较多的大汗腺,分泌物沾染在局部衣物上,呈现乳白色或乳黄色,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腺体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的代谢产物具有特殊臭味。而大汗腺也区别于具有排汗功能的普通汗腺,大汗腺是皮肤的另一种附属腺体,通常位于皮肤真皮下毛囊附近,分泌物富含营养物质,腋下、乳晕、手掌、足掌均为大汗腺分布较多的部位。
“腋臭异味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之所以夏季会加重,是由于夏季出汗多且衣着单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夏扬的观点,与目前“异味来自细菌分解产生”的主流认识不同。他认为,腋臭其实不是病,它是人的一种正常体味,至于为何有人有,有人没有,只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而已。
“腋臭通常从青春期开始发生,既往一般是15岁-16岁开始,但随着人们营养状况的改善,目前腋臭的始发年龄为13岁-14岁,且腋臭会一直持续到50多岁。”夏扬表示,遗传是腋臭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想要彻底祛除腋臭,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
“建议孩子在14岁后进行腋臭手术,此时人体发育相对完全,手术范围好确定,术后复发的几率低。此外,对于腋臭面积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夏扬指出,该手术包括开始的消毒和术后的包扎,全程时长约40分钟,切口约0.5cm左右,虽然切口不大,但为保证手术效果,通常皮肤下面的手术范围要超过整个汗腺分泌区。
夏扬提醒,患者术前需进行乙肝澳抗、梅毒、艾滋、丙肝抗体三项等检查;无特殊情况的患者预约手术后,建议在手术当日洗澡,无需剃腋毛,前往医院尽量穿着宽松开衫等衣物,女性避开生理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停药一周。
“术后无需住院,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但不能自如活动,需要制动一周,不需要换药,亦不需要口服或注射用药,制动越好,愈合越佳。正常愈合的伤口拆线后一周内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要剧烈运动。”夏扬表示,手术伤口小并不意味着手术范围小,术后皮下可能形成瘢痕,建议患者拆线后一周进行拉伸锻炼,防止皮下瘢痕挛缩。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
夏季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穿的很少,短裤短袖的,而狐臭患者却还是穿着长袖,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危害。说起腋臭,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皱着眉头、捂住鼻子、咧着嘴巴,还要发出“咦~”的嫌弃声。那么,为什么会有腋臭?腋臭应该怎么治疗呢?今晚我们就请到了皮肤科的专家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上线大医生:王德坚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今日探讨:腋臭的原因与治疗
什么是腋臭?
腋臭是腋部的臭汗症,俗称狐臭。臭汗症是汗腺分泌液具有特殊臭味或汗液被分解而释放出臭味。腋窝发出特殊的刺鼻臭味,天热多汗或运动后最为明显。
腋臭是怎么产生的?
人体的汗腺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顶泌汗腺,也叫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肛周和外生殖器部位。新分泌的大汗腺液是一种粘稠的奶样无味液体,被细菌分解后才产生刺鼻臭味,该臭味主要由挥发性的支链不饱和脂肪酸和类固醇类物质等共同形成。
为什么有的人臭有的人不臭?
研究显示腋臭患者大汗腺的雄激素受体和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表达高于正常人群。雄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增强多种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产生更多的类固醇类物质。大汗腺分泌物气味结合蛋白与腋臭的主要气味成分的分泌密切相关。另外,大汗腺的分泌有活跃期和静息期,腋臭患者处于活跃期的大汗腺数量多于正常人。
腋臭会遗传吗?
目前研究显示,腋臭会遗传,但不是每个腋臭患者的父母或孩子都患有腋臭。位于人类 16 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位点有等位基因 G 和 A,其中 G 表现大汗腺的高分泌,所有人群可分为 GG、GA 和 AA 三个基因型,携带等位基因 G 的人,患腋臭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其他基因型的人。
腋臭会传染么?
不会传染,腋臭不是传染病。腋臭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性别、种族、情绪、生理状态等众多因素有关。
腋臭怎么治疗?
腋臭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大汗腺来根除。现在临床有多种手术方式:部分皮瓣切除、小切口搔刮、大切口直视下剪除大汗腺等等。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基本都能清除大汗腺,达到彻底治疗腋臭的目的。重点在于术后的包扎和护理,请一定遵循医生的指导。
腋臭会复发吗?
腋臭复发一般会发生在以下情况:
(1)青春期前做手术,这时大汗腺发育中,术后发育成熟的大汗腺仍然会造成腋部刺鼻臭味;
(2)手术范围不够大,大汗腺清除不彻底,残留的大汗腺造成腋部或轻或重的刺鼻臭味。
医生建议
腋臭只是一种影响患者社交的疾病,治疗的根本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交。即便是残留轻微的味道,只要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治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今日大医生
王 德 坚
福建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现福建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福建省激光医学会委员、福建省整形与美容学会委员,从事皮肤病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在激光、皮肤病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皮脂腺囊肿微创手术;激光美容;皮肤美容与护理;瘢痕治疗与美容修复;胎记、痤疮、老年斑、雀斑、太田痣、黄褐斑、睑黄瘤、痣、白癜风、汗管瘤等损容性皮肤病;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病毒疣;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小儿皮肤病;老年性皮肤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ID:fm1036-882)
有什么悄悄话要告诉小编的不?
来互动区留言呗!
没有!?那点个
行吗
人体气味往往能够传递出一些信息,但很少有人会将自己身上的异味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许多疾病的早期症状就表现在身体的异味上。
今天小艾就来给大家讲讲身体异味与疾病的关系,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
人体有多种腺体,分布在乳房、腋窝、肚脐、肛门等部位,受到精神因素、气候、激素等因素影响,腺体分泌物便会增多。如果这些分泌物无法及时散发,就容易产生异味。如皮肤上的细菌和汗液的混合物,可以产生汗臭、狐臭味。
而呼出的气体、汗液、大小便等机体排泄物,若没有处理干净,也会导致身体产生异味,如“烟鬼”有烟味,“酒鬼”有酒味等;吃大蒜的人排出的硫化物增多,口腔可能有蒜臭味,放屁有腥味等。
此外,某些疾病也会导致身体发出不同寻常的气味,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二、身上若出现这5类异味,建议及早检查1、口中臭鸡蛋味
如果口中出现无法通过刷牙、牙线清理牙齿、咀嚼口香糖都等方法去除的臭鸡蛋味,可能是细菌分解蛋白质所产生的硫化物导致。如感染率高的幽门螺杆菌,会“扎根”在胃部,影响胃肠道功能,使患者出现臭鸡蛋味口臭、消化不良、肠胃感染等问题。
若有此症状,建议到消化内科检查一下胃肠道方面的问题。
2、身体尿味
肝、肾等器官遭到严重损伤,如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无法正常滤除体内废物和毒素,使尿素、肌酐等氮代谢产物积聚在体内,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患者的口气、汗液出现尿臭味。此时要高度重视,可以到肾内科排查下病因。
3、烂苹果体味
糖尿病患者体内会产生生大量的脂肪代谢物——酮体,如果体内聚积过多酮体,便会影响酸碱平衡,导致酮症酸中毒,使得患者呼出的气体或身上出现甜味或烂苹果味。
4、尿液腐败腥臭味
如果尿液味道变得异常刺鼻,甚至散发出腐败的腥臭味,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了问题,如膀胱炎及化脓性肾盂炎可能会导致尿道积聚细菌、脓液、血尿等,导致尿液外观以及气味异常,且这种腐臭味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
5、霉味
如果身上散发出霉味,可能是苯丙酮尿症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患者无法将苯丙氨酸完全代谢分解,导致体内苯丙酮等有害物质的堆积,从而产生异味。建议到代谢内科做相关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或排泄物出现异常气味,首先要排除饮食、环境等原因,如减少摄入辛辣、油腻、腥臭等食物;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若改善饮食和环境后,异味仍然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三、老年人的“老人味”,是病吗?老年人身上的异味通常被称为“老人味”,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疾病导致。老年人皮肤的代谢功能减弱,分泌的汗液、皮脂等物质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较长,加上皮肤皱褶增多,皮肤缺乏水分等因素,都或多或少会导致老人身上产生一种难闻的味道。
老年人想要保持身体清爽,减少体味,可以从饮食、洗澡、洁牙等方面着手。
1、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油腻、高盐、高糖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多摄入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减轻老人味。
另外还要多喝水,维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排出体内废物。
2、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滋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洗澡频率。选择适合老年人皮肤的温和洗浴用品,避免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洗澡后可以适当使用保湿霜或乳液,保持皮肤水润。
3、洁牙
每天至少早晚两次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为2-3分钟,保持口腔卫生。选择软毛牙刷和温和的牙膏,避免刺激牙龈和口腔黏膜。
另外,牙齿护理很重要,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期洗牙,帮助清除牙垢、牙石,减轻口腔异味。
通过以上措施,有助于减轻老人味,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如果有足够精力,还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可以增加身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废物的排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老人味”。
总的来讲,身体气味的产生源于多种原因,可能是正常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如果出现明显异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检查,明确病因,才能尽早进行治疗,减轻身体不适。#所见所得,都很科学##如何做健康老年人#
参考资料:
[1]《你知道吗?身上不同的气味可能代表不同的疾病》.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11-15
[2]《当心!身体出现这些异味,可能是疾病的征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2.26
[3]《老人身上有异味儿,别慌!八个好方法帮去味儿》.央视网.2019-07-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