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跟发炎有关系吗(腋臭与乳腺病有关联吗)

昭通广播电视台 0 2025-02-22

文章目录:

健康教育三分钟——腋臭知多少,白屑飘,头油冒,别烦脑,快来瞧

健康教育三分钟

嘉宾:张薇医师

张薇,昭通市中医医院总

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毛发组组长,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在职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现任昭通市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头皮毛发疾病、皮炎湿疹类疾病、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皮肤血管炎等及中医外治、皮肤镜诊断、激光美容。

白屑飘,头油冒,别烦脑,快来瞧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昭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薇医生。日常生活中,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早上刚洗的头,中午就油得仿佛在厨房炒了一天的菜;经常洗头,却痒得让人直抓脑壳;三伏天,肩膀却下起了局部大雪;头油、头痒、头皮屑,问题不大,影响极广。这些症状,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头癣等等,但最常见的就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也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密集分布的区域,如头皮、面部、耳后、上胸部、肩胛间区域、腋窝、腹股沟等。70%以上的患者皮损发生于头部,出生后三个月、青春期、40-60岁是它发病的年龄高峰。

脂溢性皮炎可以有多种表现,病情较轻的患者,仅仅表现为小片灰白色糠秕状脱屑或附着油腻鳞屑的斑片,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地图状的红色大斑片,并附着油腻的厚痂,甚至出现渗液、伴有腥臭味。疾病好发生于面部、躯干时多表现为毛囊周围的红色小丘疹,随着病情发展,丘疹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附着油腻的鳞屑或结痂。需要提一下的是,婴儿也可发病,表现为头面部附着油腻鳞屑的红色斑片,严重可伴有糜烂、渗出。

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脂质分泌异常、马拉色菌感染等相关。其实马拉色菌是可以存在于正常人群皮肤中的,它和咱们人体和谐共生,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但一些个体因为皮肤脂质分泌增加或分泌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或是免疫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马拉色菌过度繁殖,成为了发病的重要环节。另外,嗜酒、情绪抑郁、皮肤屏障受损、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等因素也可以诱发或加重脂溢性皮炎。

中医称脂溢性皮炎为“白屑风”、“面游风”,认为该病由湿热循经上行、蕴阻皮肤或风热侵袭、阴血亏虚、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当清热利湿或祛风养血润燥,我科目前开展了头皮水疗、中药熏蒸、中药面膜、针刺、口服中药等治疗,同时,予抗真菌、控制皮脂腺分泌、调节免疫、抗炎等方式,其中,LED红蓝光照射可以有效抗炎、杀菌,治疗过程无痛、时间短,为许多脂溢性皮炎患者解除了“屑花飘飘”的烦脑。

希望广大患者重视皮肤问题,及时就诊,积极治疗,让健康的头皮“无屑可击”!

腋臭知多少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昭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薇医生。雁过留声,水过留痕,有的朋友却是人过留“香”,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有气味的话题——腋臭。

我们人体的汗腺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泌汗腺,也称为小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含有水、乳酸、尿素、氯化钠等;另一种是顶泌汗腺,也称为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含有水、脂质、蛋白质等。腋臭,也叫臭汗症、狐臭,是指腋窝等大汗腺分布区域散发的特殊臭味,这种气味是细菌与大汗腺分泌物中的脂质、蛋白质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而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肚脐及女性乳房下等处,所以腋臭的朋友在这些部位都可能散发臭味。腋臭受内分泌的影响,大汗腺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所以腋臭多在青春期发生,到中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都有大汗腺,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有腋臭呢?

答案是,腋臭与基因有关,95%左右的腋臭是由ABCC11基因决定的,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统计,5%左右的中国人有腋臭,而在西方国家,90%的白种人有腋臭,黑种人中腋臭占比更是高达99.5%。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来到亚洲大陆,大部分人的ABCC11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物明显减少,也就让大部分的中华儿女告别了浓郁的体味。

其实,腋臭也是有分级的,我们一般将腋臭分为4级:

0级:无气味;

I级:仅在体力劳动后有轻微气味,自身有时能闻到,旁人无法察觉;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平时经常沐浴、勤更换衣物,保持腋窝干燥与清洁,可以使用一些香水类产品。建议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刺激汗腺增加分泌,出汗较多时可以使用含有氯化铝、抑菌剂的止汗产品。

II级:旁人距患者腋部1m以内可闻及轻微气味;

Ⅲ级:距腋部1m以外仍可闻及气味。

II、Ⅲ级腋臭可以通过局部注射肉毒素、黄金射频微针、微创手术等方式治疗,几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诉求到我科进行面诊及详细沟通,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从全球来看,腋臭其实不算是一种疾病,如果您有腋臭的情况,不要烦脑,不要自卑,及时咨询、治疗,尽早拥有清爽的体味,让您的近距离社交不再尴尬!

来源|张薇医师

审核|杨宇航

编辑|高朝

平台联系方式|0870—2153979

我国狐臭患者超千万,“祸根”被揪出:3样东西是狐臭最大的帮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一位年轻的职场人士,身着干练的西装,站在拥挤的电梯里,周围人隐隐皱起眉头。她心知肚明,却无能为力,那股刺鼻的气味仿佛是她无法摆脱的“烙印”。

狐臭,尽管不是致命疾病,却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阻挡了无数人的社交、自信乃至职业发展之路。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困扰并非个体的孤独问题。

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约有超过1000万名狐臭患者,其中年轻人占据了相当比例。

狐臭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它为何困扰着如此庞大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哪些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正在不知不觉中“助纣为虐”?

本文将从科学视角揭开狐臭的成因,同时挖掘那些被忽视的“帮凶”,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常见却又尴尬的健康问题。

狐臭的本质:气味从何而来?

要理解狐臭,首先要从人体结构说起。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两种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

前者主要负责调节体温,排出的汗液几乎无味;而后者则集中分布在腋下、乳晕、外耳道等部位,分泌的汗液中含有脂质、蛋白质和激素等复杂成分。

问题在于,这些分泌物一旦与皮肤表面的细菌相遇,就会经过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氨类物质,从而散发出刺鼻气味。

研究表明,狐臭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数据显示,父母双方均有狐臭的情况下,子女发病率高达80%;如果只有一方携带相关基因,子女的发病率也在50%左右。

这种遗传特性使狐臭成为一种“代际问题”,许多患者在青春期前后开始显现症状,并随着汗腺的活跃程度而加重。

虽然基因是不可控的,但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却在不经意间加剧了狐臭的表现。以下三种常见“帮凶”,正是导致狐臭症状恶化的重要元凶。

帮凶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一切毛病,皆从口入。”这句话用在狐臭上同样适用。饮食影响体重、血压等身体指标,也深刻参与了体内代谢的过程。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是狐臭患者最不该忽视的诱因之一。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后会产生大量油脂和代谢废物,这些物质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

尤其是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等,含有刺激性成分,会激活汗腺的分泌功能,使大汗腺分泌更加旺盛。这增加了狐臭的浓度,还可能导致腋下皮肤的炎症,进一步放大气味问题。

过量饮酒也会加剧狐臭。酒精通过肝脏代谢后,会产生乙醛等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汗腺,最终被排出体外。

酒精本身的气味,加上汗液的分解产物,形成了复杂的“化学反应”,让狐臭更加难以掩盖。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减少体内代谢负担,同时降低大汗腺的分泌活跃度。

帮凶二:不良个人卫生习惯

“狐臭是细菌的游戏。”这一说法并非夸张。人体腋下是温暖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繁殖。不及时清洁选择错误的护理方式,都可能让腋下细菌群落迅速增长,进而加重狐臭问题。

一些人习惯使用香水或止汗喷雾掩盖气味,但这些产品往往只能短暂缓解症状。更糟糕的是,某些含有酒精或香精的产品可能刺激皮肤,引发局部炎症,使大汗腺更加活跃。

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

衣物的清洁也至关重要。贴身衣物如果长期未彻底洗净,容易残留汗液中的脂质成分,为细菌提供滋生条件。尤其是化纤材质的衣物,吸湿性差,穿着后更容易让腋下区域处于潮湿状态,从而加重气味。

狐臭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每天用温水清洗腋下,选用适合的抗菌洗液,同时尽量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衣物,保持腋下区域的干燥清洁。

帮凶三:心理压力与作息紊乱

现代社会中,压力无处不在,而精神紧张和作息紊乱也成为狐臭的隐性推手。研究发现,心理压力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刺激汗腺分泌,使大汗腺分泌物增加。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感到紧张、焦虑或害怕时,腋下的气味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

作息不规律,尤其是长期熬夜,也会间接加重狐臭。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干扰汗腺的正常分泌节律,同时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让细菌更容易侵入并繁殖。

更重要的是,作息紊乱会削弱肝脏的解毒功能,使体内毒素积累,为狐臭症状的加重创造条件。

保持规律的作息,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是改善狐臭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整体健康的提升。

狐臭的“破局之道”

尽管狐臭难以完全根治,但现代医学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为患者提供了多种改善选择。轻度狐臭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改善卫生习惯、减少心理压力等方式减轻症状。

而对于严重患者,微创手术如腋下大汗腺切除术激光治疗,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大汗腺的分泌,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面对狐臭,患者需要调整心态,避免过度自卑或逃避社交。狐臭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并不影响人的价值与能力。通过科学的方式管理症状,完全可以实现自信、健康的生活。

结语

狐臭,这个困扰无数人的“小毛病”,或许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无法应对。遗传是宿命,但生活方式是选择。从饮食到卫生,从心理到作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对身体的掌控。

更重要的是,狐臭患者需要社会更多的理解与包容,相比气味,真正隔离人与人之间的,是偏见与冷漠。

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人体汗腺分泌与气味的关系研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中华皮肤科杂志》:[狐臭治疗的最新进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为何有人耳屎干燥,有人湿润?日本研究:耳屎干湿或许与腋臭有关

小王:“老妈,为什么你的耳屎油油的,还有味?”

小王母亲:“可能是老了吧”

小王:“应该不是吧,老爸的你年龄不是比你还大吗,他的耳屎就是干干的”

掏耳朵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经常做的一件事,观察仔细的人会发现,有些人的耳屎是干燥的,有些人的耳屎是湿润的,甚至还会伴随着难闻的味道。

按理说,耳屎主要是耳道的分泌物以及灰尘等物质形成的,应该都是一样的状态才会,为什么会存在“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呢?

为什么耳屎会有“干燥”和“湿润”两种状态?

通过日本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耳屎的干湿和遗传、汗液有着一定关系。如果一个人经常出汗的话,耳屎就会偏湿一点,反之,耳屎便会偏干一点。

看到这边大家心里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耳屎的干湿和流汗量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只要耳屎偏湿的话,就一定会有腋臭呢?

并不是。腋臭的形成主要是在流汗的时候,不能及时的清洗腋下,导致腋下滋生出许多细菌,这个时候便能闻到难闻的腋臭。此外,通过此次实验,只证实了耳屎的干湿和汗液、遗传基因有关,并没有具体的数据证实腋臭和耳屎有关。

都说流汗是身体排毒的一种方式,那么是不是说明耳屎偏湿的人更健康呢?

其实,不管耳屎是干的,还是湿的,对于我们身体的影都不大,如果非要分出谁更健康的话,也只能说各有千秋。

·干耳屎:干耳屎的话,可以使我们耳道的环境变得清爽一点,如果是处于干耳屎的话,我们平时讲话,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可能会震到耳屎,导致干耳屎自然脱落,减少掏耳朵的频次

但是,耳屎对于我们的耳道,耳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耳道中的耳屎偏少的话,会导致空气中的灰尘、小飞虫进入耳道,从而影响到耳部健康。

·湿耳屎:湿耳屎,虽然可以避免灰尘、小飞虫进入耳道,但是由于湿耳屎的比较粘,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自然脱落的现象,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耳道堵塞的现象。如果经常掏耳朵的话,还有可能会损伤到耳部的健康。

由此可见,不管是干耳屎还是湿耳屎,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并没有谁更健康之分。

当然,想要保护我们耳道的健康,不仅要关注耳屎的状态,还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什么这样说呢?

问大家一个问题,洗完澡过后大家是否有清理耳朵进水的习惯。

相信屏幕前有70%的人都没有清理耳道洗澡水的习惯,包括小时候的我。由于吃过不清理的“亏”,让我养成了清理耳道积水的习惯。但是,经常看健康类文章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有些人建议不要清理耳朵的水。

那么洗完澡后,耳道里的水是否需要清理?

如果只是进了少量的水,是不需要进行清理的,耳道中的水会自然的风干。但是如果进水比较多的话,则需要进行简单的清理,不然有可能会导致耳道发炎(我小时就吃过这样的亏,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但是清理耳道中的水,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让你天天掏耳朵。错误的方法,可能会给耳道带来双重伤害。

应如何清理耳道中的水?

①如果洗澡后发现耳道中的水比较多的话,不要直接用手或者直接用棉签掏,这个时候应该将头轻轻歪斜(耳道朝下),用手按住耳屏,让水顺着耳道轻轻的流出来;

②也可以用棉签进行擦拭,将棉签放在耳道外侧,慢慢的吸收耳道中的水分,切记不要将棉签伸的太远,避免将水分和耳屎送的更远,从而导致发炎;

总之,平时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耳道的保护,不要以为耳朵进点水不会影响到健康,长期耳朵进水的话,可能会引发中耳炎、耳屎有异味、听力下降等危害。

参考资料:

【1】《耳朵进水会导致中耳炎吗?这些耳健康问题需关注》·红网·2022-3-4

【2】《耳朵进水了怎么办?》·上观新闻·2021-7-9

上一篇: 腋臭手术后能热敷吗(腋臭手术后热敷有用吗多久)
下一篇: 腋臭还有哪些特征呢图片(腋臭现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