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的喷雾能根治嘛(腋臭喷药管用吗)
48
2025-02-22
上班对着电脑
下班窝在沙发里?
但是你知道吗?
一些看似舒服的姿势其实最伤腰!!!
一张图表证明给你看
不同姿势腰部受力表(单位:千克)
这是Dr.Nachemson在1976年发表在SPINE杂志的文章中所用的图片。对于一个体重70Kg的个体,身处不同姿势下,第三腰椎间盘所承载的重量。
平躺时,腰椎负荷最小,约为25千克;
侧躺时,腰椎负荷约为75千克;
站立时,腰椎负荷为100千克;
坐姿时,上身直立腰椎负荷为140千克。
但是,不论站立还是坐着,前倾的姿势会让腰椎负荷大大增加:
站立时身体前倾,腰椎负荷增大到150千克;
坐姿时身体前倾,腰椎负荷接近200千克!
坐姿前屈且手持重物的情况下,腰椎负荷接近300千克!
这是因为,上身前倾时,头、躯干和上肢的重量会集中在腰椎这一个支撑点上,腰椎间盘承载的压力最大。
这些习惯,同样很伤腰
1
半躺在沙发上
半躺姿势让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脊柱生理曲度变直,久而久之造成连接腰椎的椎间盘突出。
2
缺乏运动
在不锻炼的人群中,背痛比例更高。长期不运动,会让肌肉力量下降,对于脊椎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3
穿不对鞋
穿细高跟鞋走路时,身体会前倾,背部弧度增加;无跟鞋、平底鞋、人字拖同样糟糕,由于没有减震缓冲作用,会造成步态不稳,体重无法均匀地分布在脊柱上,从而导致椎间盘受损。
穿平底鞋时最好垫个足弓垫;长时间行走或站立时,最好选择有2厘米跟的鞋子。
4
腰部受凉
“久坐族”腰部血液循环差,稍微一受凉,可能就会引发腰疼。
在低温环境下,血运丰富的肌肉组织还勉强可以适应,但血运较差的关节很难适应,容易出现腰腿疼痛症状。
平时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穿过短的上衣,如露脐装等。
5
床垫不合适
正常腰椎都有一个向前的弯曲度,长期睡在硬床垫上会令这种弯曲消失,肌肉纤维会一直处在紧绷状态,一旦剧烈活动,就会发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
但床垫过软会让脊柱在睡眠过程中凹陷变形,使腰部肌肉时刻处在紧张状态,拉伸能力变弱。
床垫的软硬度,以躺在上面腰部没有明显下陷最为适宜。
6
弯腰做家务
很多人做家务时总是弯着腰,扫地、拖地时常常一侧用力,这样容易让背部承受更多压力。
建议做一会儿家务休息一下,同一种动作别持续太久。拖地、洗碗、择菜的时候,要尽量保持上身直立,减少对腰椎的伤害。
7
跷二郎腿
长时间跷二郎腿会导致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造成腰肌劳损,同样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建议能不跷就别跷,能不久坐就不要久坐。经常变换姿势是王道。常伸展肌肉好处多。
预防腰痛,从正确的姿势开始
1
搬重物的姿势
千万不要直接弯腰搬重物,正确的姿势是:先屈膝、屈髋,再用双手持物,伸膝、伸髋,慢慢站立。
2
站的姿势
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与双肩宽度相等。
3
坐的姿势
上身挺直,双下肢并拢,使腰部处于松弛状态。
4
驾驶的姿势
长期开车者因腰骶部震动,腰椎负荷增大和椎间盘内压增加,长期如此,可产生腰肌劳损,甚至椎间盘突出。
依据生物力学原理,坐椅靠背应稳妥地依托住驾驶员腰部,靠背后倾角度以100°为宜。头部保持端正,肩部放平,背部挺直。
5
怀孕后的姿势
怀孕时随着体重的逐渐增加,身体重心逐渐前移,腰肌、韧带的负荷加大,腰肌发生劳损,脊柱的不稳定性增加,久而久之,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妊娠期和哺乳期应加强腰部肌和腹肌的训练,做孕妇健身操。具体方法请咨询医生,孕妇学校老师一般都有教学,请用心学习和训练。
6
远离危险因素的姿势
戒烟。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使椎间盘缺血、缺氧、代谢恶化,功能降低,促使椎间盘退化;而且,长期吸烟易咳嗽,长期剧烈的咳嗽会使椎间盘内压增加,诱发椎间盘突出。
合理膳食。适当多吃粗粮和膳食纤维,增加粪便排出量和排便次数,减轻负荷,还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7
远离肥胖的姿势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能引起腹部膨隆、脊柱前凸、腰背部出现凹陷,身体重心偏离椎骨,促使腰椎和关节退变,易产生腰椎间盘突出。
8
练好腰背肌的姿势
生物力学模型试验显示,在腰椎的稳定性中,腹部肌群和背部肌群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作为腰部结构的组成部分,与腰椎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互相协调,共同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团队创建并真人演示的腰背肌锻炼操,动作简单,有效,适用范围广,对于出现在早期的颈腰痛患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大家按图示要求进行锻炼,坚持下去,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专家提醒
1. 本锻炼操适用于腰椎损伤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病变、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辅助治疗与康复期功能锻炼;健康人锻炼有很好的预防与保健作用。
2. 锻炼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应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锻炼时不宜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而伤及腰。这是一种静力性的训练,只需缓缓用力即可;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
3. 锻炼体位多为仰卧位,每天锻炼2-3次,每次选1-2个方法,每个方法可做5-8遍。反复进行,每次锻炼时间以8-10分钟为宜。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游泳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最佳的运动方式,水的浮力作用可以使人在水中锻炼时,减轻脊椎、肌肉及关节的重力负担,能辅助治疗腰部、腿部、关节等病变。
Tips:
上述循序渐进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延缓腰椎劳损病变发生的进程,从而有效预防腰痛的发生。
需要谨记的是,如果腰部疼痛剧烈,双下肢麻木、疼痛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疼痛缓解不明显者,需要到医生处就诊。
“
转发给你的亲友!
来源:骨科大夫(Science_China)
本文编辑:侯奕爽
上班对着电脑
下班窝在沙发里?
但是你知道吗?
一些看似舒服的姿势其实最伤腰!!!
一张图表证明给你看
不同姿势腰部受力表(单位:千克)
这是Dr.Nachemson在1976年发表在SPINE杂志的文章中所用的图片。对于一个体重70Kg的个体,身处不同姿势下,第三腰椎间盘所承载的重量。
但是,不论站立还是坐着,前倾的姿势会让腰椎负荷大大增加:
1、半躺在沙发上
半躺姿势让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脊柱生理曲度变直,久而久之造成连接腰椎的椎间盘突出。
2、缺乏运动
在不锻炼的人群中,背痛比例更高。长期不运动,会让肌肉力量下降,对于脊椎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3、穿不对鞋
穿细高跟鞋走路时,身体会前倾,背部弧度增加;无跟鞋、平底鞋、人字拖同样糟糕,由于没有减震缓冲作用,会造成步态不稳,体重无法均匀地分布在脊柱上,从而导致椎间盘受损。
穿平底鞋时最好垫个足弓垫;长时间行走或站立时,最好选择有2厘米跟的鞋子。
4、腰部受凉
“久坐族”腰部血液循环差,稍微一受凉,可能就会引发腰疼。
在低温环境下,血运丰富的肌肉组织还勉强可以适应,但血运较差的关节很难适应,容易出现腰腿疼痛症状。
平时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穿过短的上衣,如露脐装等。
5、床垫不合适
正常腰椎都有一个向前的弯曲度,长期睡在硬床垫上会令这种弯曲消失,肌肉纤维会一直处在紧绷状态,一旦剧烈活动,就会发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
但床垫过软会让脊柱在睡眠过程中凹陷变形,使腰部肌肉时刻处在紧张状态,拉伸能力变弱。
床垫的软硬度,以躺在上面腰部没有明显下陷最为适宜。
6、弯腰做家务
很多人做家务时总是弯着腰,扫地、拖地时常常一侧用力,这样容易让背部承受更多压力。
建议做一会儿家务休息一下,同一种动作别持续太久。拖地、洗碗、择菜的时候,要尽量保持上身直立,减少对腰椎的伤害。
7、跷二郎腿
长时间跷二郎腿会导致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造成腰肌劳损,同样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建议能不跷就别跷,能不久坐就不要久坐。经常变换姿势是王道。常伸展肌肉好处多。
预防腰痛,从正确的姿势开始1、搬重物的姿势
千万不要直接弯腰搬重物,正确的姿势是:先屈膝、屈髋,再用双手持物,伸膝、伸髋,慢慢站立。
2、站的姿势
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与双肩宽度相等。
3、坐的姿势
上身挺直,双下肢并拢,使腰部处于松弛状态。
4、驾驶的姿势
长期开车者因腰骶部震动,腰椎负荷增大和椎间盘内压增加,长期如此,可产生腰肌劳损,甚至椎间盘突出。
依据生物力学原理,坐椅靠背应稳妥地依托住驾驶员腰部,靠背后倾角度以100°为宜。头部保持端正,肩部放平,背部挺直。
5、怀孕后的姿势
怀孕时随着体重的逐渐增加,身体重心逐渐前移,腰肌、韧带的负荷加大,腰肌发生劳损,脊柱的不稳定性增加,久而久之,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妊娠期和哺乳期应加强腰部肌和腹肌的训练,做孕妇健身操。具体方法请咨询医生,孕妇学校老师一般都有教的,请用心学习和训练。
6、远离危险因素的姿势
戒烟。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使椎间盘缺血、缺氧、代谢恶化,功能降低,促使椎间盘退化;其而且,长期吸烟易咳嗽,长期剧烈的咳嗽,使椎间盘内压增加,诱发椎间盘突出。
合理膳食。适当多吃粗粮和膳食纤维,增加粪便排出量和排便次数,减轻负荷,还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7、远离肥胖的姿势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能引起腹部膨隆、脊柱前凸、腰背部出现凹陷,身体重心偏离椎骨,促使腰椎和关节退变,易产生腰椎间盘突出。
8、练好腰背肌的姿势
生物力学模型试验显示,在腰椎的稳定性中,腹部肌群和背部肌群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作为腰部结构的组成部分,与腰椎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互相协调,共同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团队创建并真人演示的腰背肌锻炼操,动作简单,有效,适用范围广,对于出现在早期的颈腰痛患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大家按图示要求进行锻炼,坚持下去,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专家提醒
1.本锻炼操适用于腰椎损伤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病变、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辅助治疗与康复期功能锻炼;健康人锻炼有很好的预防与保健作用。
2.锻炼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应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锻炼时不宜突然用力过猛,以防因锻炼而伤及腰。这是一种静力性的训练,只需缓缓用力即可;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
3.锻炼体位多为仰卧位,每天锻炼2-3次,每次选1-2个方法,每个方法可做5-8遍。反复进行,每次锻炼时间以8-10分钟为宜。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游泳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最佳的运动方式,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可以使人在水中锻炼时,减轻脊椎、肌肉及关节的重力负担,能辅助治疗腰部、腿部、关节等病变。
Tips:
经过上述循序渐进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延缓腰椎劳损病变发生的进程,从而有效预防腰痛的发生。
需要谨记的是,如果腰部疼痛剧烈,双下肢麻木、疼痛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疼痛缓解不明显者,需要到医生处就诊。
本文原发于骨科大夫(Science_China),综合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邵逸夫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实习编辑:张萌
部门主任:杨小明
稿件意见请联系:010-65363351
邮箱:tousu@jksb.com.cn
低头摸摸你的肚子,是不是很“厚实”?不管体重大或小的人,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小肚腩越来越大,且减不下去。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肚腩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除了外表的不美观,还会让大脑加速衰老。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并采访专家,列出腹部肥胖带来的一些列健康问题,并给出一份有针对性的“减腹”方案。
受访专家
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陈宗涛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苏浩
腹部肥胖会降低认知能力
《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一项新研究指出,在校正心血管风险因素、受教育程度及脑血管损伤等混杂因素后,体脂含量(尤其是内脏脂肪含量)仍与认知障碍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这项研究共计纳入了来自加拿大的9189位受试者,排除了临床诊断有心脑血管病史(包括脑卒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后,对受试者进行了体脂肪含量分析,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内脏脂肪体积,获得精准的脂肪分布及含量数据。
研究发现,每增加9.2%的体脂肪率或36毫升内脏脂肪,相应的认知功能加速衰老1年。
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它的明显表现是腹部肥胖,也就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人“将军肚”或女人“游泳圈”。
此外,还有多项研究都证实,腹部肥胖影响认知能力:
腹型肥胖,全身都是病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只要体重不超标,腰粗点没啥大事,其实与全身很均匀的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健康的伤害更大。
腰椎疾病
腹部脂肪越多,对腰椎的压力也越大,比正常人的磨损程度更甚。很多粗腰的人弯腰下蹲都很吃力,更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血管硬化
腹部是人体重要的连接区,大量血管和器官集中在那里,而多余的脂肪只会缩减它们的空间,带来沉重的压力。久而久之,血管无可避免会硬化,血液流通不畅,中风、心梗等疾病也随之而来。
增加心脏负担
腹部皮下脂肪增厚,会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心搏出量也会增加,长期负担过重就会诱发左心室肥厚。
血压升高
腹型肥胖者血浆中的瘦素水平较高,会对肾交感神经活性和动脉血压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腰椎疾病
增加患癌风险
腰围每增加2.5厘米,患癌风险就会增加8倍。腰围越粗,患上乳腺癌、子宫癌、肠癌的风险就越大。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围超标的界限。
一份全方位“减腹”指南
想要减少内脏中的脂肪,需要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做改变,并且坚持下去:
有针对性的腹部训练
上腹部
普拉提预备式
仰卧在健身垫上,双膝弯曲,双脚平放地面,两脚与臀同宽;双臂放于身体两侧,指尖指向脚趾;呼气,收缩上腹部,依次将头部、颈部、肩胛骨和上背部抬离地面约2~3厘米;吸气,放低身体;重复做10次。
上腹部
够脚趾
仰卧在健身垫上,抬高双腿,向上举垂直于地面;为降低难度,膝盖也可略微弯曲;呼气,收紧上腹部,将头、颈和上背部依次抬离地面,同时用双臂去够脚趾;重复做20次。
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
自行车式卷腹
仰卧在健身垫上,双手放于脑后;缓慢将肩膀抬离地面,双膝弯曲呈直角;用力挤压腹肌,将右侧肘关节转向左侧膝盖,同时伸直右腿;换身体另侧做同样动作;两侧交替做30秒。
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
交替自行车式仰卧起坐
仰卧在健身垫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膝弯曲,双手放于脑后;用力挤压腹肌,将右侧肘关节靠向左侧膝盖,同时将左脚抬离地面;返回起始姿势,换身体另侧做同样动作;每侧身体各做5次。
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
侧支架式
用左前臂和左脚支撑身体,右手叉腰,从头到脚呈一直线;慢慢将上半身和臀部抬离地面,绷紧核心肌肉群;保持此姿势15~20秒;换身体另侧做同样动作。
下腹部
登山式
从平板支撑式的姿势开始,将右侧膝盖靠向胸部,然后返回起始位置;将左侧膝盖靠向胸部;两侧交替做30秒钟;为增加锻炼强度,加快动作的速度。
下腹部
剪刀式抬腿
仰卧在健身垫上,双腿伸直,双臂放于体侧;抬高双腿,与地面呈30度角;进一步抬高右腿,使之垂直于地面;然后返回起始位置;换身体另侧做同样动作;两侧交替做30秒钟。
此外,建议有规律进行有氧运动。美国心脏学会发表的“肥胖与心血管病科学声明”表示,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是减少腹部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运动时间应达到30分钟,且不能少于3~4个月的时间。一般建议进行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最大心率(220-年龄)大概为140~150/分钟。
一般来说,运动相同的时间,跳绳、游泳消耗热量较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次之,骑车、跑步、走路更少一点。
另外,可将运动融入生活,如走路上下班,逛街多转几圈,周末多做户外运动等。
调整饮食结构
脂肪的堆积与含糖食物摄入过多有关,应适当减少甜点、甜饮料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帮我们在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脂肪的堆积。
此外,工作和生活中可以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势,在锻炼腹部肌肉的同时,对减小腰围也有帮助;走路时抬头挺胸,自然收腹,站立时,微微收紧腹部,重心偏前。▲
本期编辑:邓玉 动作示范:徐梦莲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