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腋臭去掉方法视频(女子腋臭去掉方法图片)
39
2025-02-22
在许多人看来,脂肪肝是大腹便便、不爱运动、长期大量饮酒人群的 " 专属病 ",与儿童无关,而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脂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和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下,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
哈医大二院感染科一病房梁明主任医师指出,在这些肥胖儿童中,有高达 30%~80% 不等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她强调,如果儿童的脂肪肝得不到有效改善,会进一步发展为脂肪肝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网络配图
新学期虽然刚开学一周,小闻(化名)却因为浑身没劲,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打瞌睡。来到哈医大二院感染科一病房就诊。
小闻的家长介绍,孩子刚 12 岁,身高 152 厘米,因为从小喜欢吃各种小食品、甜品和肉类食物,不喜欢吃蔬菜,平时也不喜欢运动,体重已经达到了 150 斤。
近三个月来,孩子跟家长表示自己上课时经常困倦、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尿色深黄。
接诊后,梁明根据小闻的体型和病史询问,推测小闻是患上了脂肪肝。
经过肝功检查,丙氨酸转氨酶达到 263U/L,天冬氨酸转氨酶 283U/L,比正常值 40U/L 高出六倍;肝脏彩超显示中 - 重度脂肪肝。
在排除了因感染和药物等引起的肝功异常因素后,小闻最终诊断为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儿童(18 岁或以下)的慢性脂肪性变性,除遗传代谢紊乱、感染、药物、饮酒或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肝脂肪变性。
梁明介绍,随着高脂高热量的膳食结构的形成,家长对孩子的宠爱,给予孩子过分的营养,却没有督促孩子锻炼,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
过剩的营养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肝脏细胞内外也不例外,堆积在肝脏的脂肪,会大大影响肝脏功能的发挥。
她强调,儿童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成人相比发病更隐匿,进展速度更快,15% 的儿童在诊断时已经存在 3 期以上的肝纤维化,而且病情也比成人更重,少数甚至出现黄疸、腹水、浮肿、黑棘皮病等。
——医生建议——
梁明表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除了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护肝抗炎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目前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线治疗方法。
她指出,一旦确定为超重或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接受饮食和运动的指导,做到:
1、控制饮食的热量,采取合理的膳食结构。但对儿童不刻意强调特殊饮食(如低糖、低脂或者高蛋白饮食),注意减少动物油和动物内脏的摄入。
2、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目前超过 70% 的甜饮料中,是以果糖作为主要的甜味剂,而果糖的过度摄入,正是肥胖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建议儿童和青少年糖饮料的摄入每周不超过一次。
3、增加有氧和阻抗运动。在校学生应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多参加跑步,打球等体育运动。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4 次以上。
4、控制在电脑屏幕前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
5、避免与烟酒的接触,并注意减少在二手烟雾中的暴露。
6、在应用肝毒性药物时需要定期复查肝功来监测肝酶水平。
来源:新晚报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具有十分重要和复杂的生理功能。由于肝细胞不断地从血液中吸取原料,难以避免遭受有毒物质或病毒、毒素和寄生虫的感染或损害,轻者丧失一定的功能,重者造成肝细胞坏死,最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甚至发生肝性脑病。当肝脏损伤严重,肝脏功能受损较大时,转氨酶通常升高,因此,肝功能检查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有人问,转氨酶升高多少算肝损伤?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转氨酶简介
转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体内最重要的氨基转移酶之一,旧称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其次是在肾、心肌、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当富含谷丙转氨酶的组织细胞受损时,谷丙转氨酶从细胞释放增加,进入血液后导致谷丙转氨酶活力上升,其增高的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的程度呈正比。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样是体内最重要的氨基转移酶之一,旧称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当富含谷草转氨酶的组织细胞受损时,细胞通透性增加,谷草转氨酶从细胞释放增加,进入血液后导致谷草转氨酶活力上升。
转氨酶升高多少算肝损伤?
转氨酶水平升高就说明身体的肝脏受到了损害,但是不代表是肝炎,因为引起转氨酶高的疾病有很多种,比如营养不良、酗酒、应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均能使转氨酶有轻度升高。生理状态下,血清转氨酶也有变异,如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
由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其明显升高时常提示有肝损伤。这个肝损伤只是“结果”,还不能提示肝损伤的病因,更不能武断地认为就是肝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病因,如有无肝炎病毒、是否嗜酒、身体是否肥胖、有无脂肪肝、有无心脏病、有无化学药物中毒史、有无寄生虫病史等,另外,肝损伤往往有乏力、虚弱、恶心、厌食、右上腹痛、黄疸、瘙痒、皮疹或体质量减轻等症状,可以辅助用于诊断。
转氨酶的正常值是0到40单位。很多专家都研究指出:转氨酶的血清值超过2.5倍(即100单位),并且时间在15日以上,就可以判断为肝胆类疾病。如果检测值比正常的高出20倍(即800单位)就说明是肝胆类疾病引发的,同时还会损害肝细胞。如果检测出来的肝炎病毒标志物是阳性的就可以判定为肝炎。如果转氨酶水平持续不下的高,就应该判断为病毒性肝炎或者是肝病引起的。如果要确诊的话是不是肝炎,还要做进一步调查,了解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才能做最终诊断。因此,转氨酶高也不全是肝炎。
结语
总之,转氨酶的正常范围为0到40单位,超过40单位即可视为异常,但是首先需要排除剧烈活动、体育锻炼等生理原因,再者,转氨酶升高只提示可能有肝损伤,并不能提示肝损伤的病因,因为引起转氨酶高的疾病有很多种,更不能确诊为肝炎,须进一步追查病因。而且,反映肝脏病变的还有胆红素等其他指标,不仅仅看转氨酶。
作为药师,有责任提醒大家,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不容忽视,通常有转氨酶升高表现,根据我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年版),目前我国报道的药物性肝损伤中,何首乌、土三七,以及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复方制剂等占据较多比例,应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脂肪肝是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而如今,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病在胖孩子中也已比较普遍。
在北京,14岁的少年小浩因为胖,居然患上了重度脂肪肝,不得不休学减肥。因为身体太胖,不仅患有重度脂肪肝,他还有尿酸高、转氨酶异常等问题。
小浩表示,小学期间,他的体重还算正常,在准备小升初的那个暑假,由于父母工作忙,每天都给他钱让点外卖吃,一个暑假就变成了一个小胖子。
小浩称,他一年胖了五六十斤。“我每次都吃很多,爱吃一些高热量的食品。也爱喝饮料,总是在家躺着不爱出去,也不喜欢运动。”
越来越胖的身体也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现在小浩最希望的,就是把自己的体重减下来,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老年病”找上胖孩子小浩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 倍,而肥胖儿童发生高血脂的风险是正常4.4 倍,发生高胆固醇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8 倍。这些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在体重超重的孩子身上已经很常见。
肥胖是脂肪细胞过多过大导致的,过量的脂肪细胞除了在体内储存能量,还具有储存雌激素的功能,因此肥胖也会影响青少年青春期的发育。
专家表示,胖女孩月经来潮的时间相对会早一些,而患多囊卵巢的女孩很多都是肥胖的;男孩胖的话,性发育可能相对略滞后一点。
小胖墩是怎么胖起来的?调查显示,近30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率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肥胖儿童都有不合理膳食、运动量少等问题。
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肥胖主要原因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1985年到 2014年,我国7~18岁学龄儿童的超重检出率从2.1%增长到12.2%。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肥胖孩子都是喜欢吃高热量食品,经常饮用含糖饮料,有的甚至用饮料代替水。
调查显示,从 1991年到2009年,我国儿童的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脂肪供能比到2009年已经达到57%,远远超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30%的上限。
另外有些家庭早中晚的用餐量分配不合理也是导致很多孩子肥胖的原因。专家表示,正常晚餐应该是吃得最少、相对应该是最清淡的,但我们经常晚餐是最丰盛的一餐。家长们应在晚餐放孩子最不爱吃的食物,早餐放孩子最爱吃的食物。
运动量少、睡眠不足会导致肥胖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多数肥胖孩子都不爱运动,虽然学校有规定的体育课,但有的学校体育课课时不足,有的体育课上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效运动。
中小学生课外培训班偏多,也是导致课余时间运动量不足的重要原因。
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容易使孩子养成熬夜的习惯,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也是孩子发胖的原因之一。
专家提醒:孩子超重须及时干预专家指出,如果孩子超重早发现、早干预,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很多家长往往并不把超重当回事儿,从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
专家介绍,每天门诊都会碰到体重超重的孩子,但很少有家长是因为超重来医院,而是遇到其他问题,到医院才发现是因为肥胖引起的。
专家提醒,家长要及时监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对照身体质量指数,一旦发现孩子超重或者肥胖要及时干预,如果在家体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就要到医院就诊。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伟
编辑/史萌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