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肥胖后遗症(青春期肥胖症)
23
2025-02-10
本文转自 |中国生物技术网
微信号 |biotech-china
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五人行,必有俩胖咂”就是目前世界人口的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超过19亿成年人超重,其中6.5亿人肥胖。中国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众所周知,长期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并进而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其他重大疾病,而且,还包括抑郁症。
据统计,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经历过抑郁症。症状包括持续的悲伤、绝望、懒散、睡眠障碍和食欲不振。导致这种使人极度衰弱疾病的一些因素是无法预防的,例如:童年创伤、失去亲人或新冠大流行带来的压力。
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5亿人。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为2.1%。重度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抑郁症正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因此,确定重度抑郁症发病的风险因素尤为重要。
北京时间9月23日,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18.1)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胰岛素抵抗会显著增加重度抑郁症的风险。
由于高糖高脂肪饮食摄入过多、缺乏运动、压力再加上睡眠不足等因素,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肥胖症并伴随胰岛素抵抗,然而很多患者往往自己不知情。他们的血糖水平会持续偏高,并最终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众所周知,这是一种可以治疗但难以治愈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疾病、肾脏疾病、截肢和其他有害的健康后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胰岛素抵抗与抑郁症的发展联系了起来。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模型中,胰岛素抵抗会促进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失调和神经发生减少,所有这些因素都被认为与人类抑郁症有关。治疗动物的胰岛素抵抗问题可以逆转抑郁样行为。
还有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症会增加随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胰岛素抵抗在内分泌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胰岛素抵抗是否会增加发生重度抑郁症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荷兰抑郁症和焦虑研究(NESDA),NESDA是一项多地点纵向研究,旨在结合生物学、行为和社会心理措施来监测抑郁和焦虑的病因、过程和后果。该队列涉及近3600名参与者,其中2981名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的参与者正在经历抑郁或焦虑,或者有终生的抑郁或焦虑病史。另外601名平均年龄41岁的男性和女性参与者作为对照组,他们在入组时从未被抑郁或焦虑症困扰过。该研究随访时间长达9年,目前仍在进行中。
研究人员测量了胰岛素抵抗的三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水平、腰围(腹部脂肪)、循环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比率。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三种指标都与抑郁症的发病率增加呈正相关。在调整后的分析中,作为连续变量的甘油三酯-HDL比率与9年随访期间发生重度抑郁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具体而言,甘油三酯-HDL比率的适度增加,与重度抑郁症发生率平均增加89%有关。同样,腹部脂肪每增加5厘米与抑郁症发病率平均增加11%有关;而空腹血浆水平每增加1mmol/L与抑郁症发病率平均增加37%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已经有胰岛素抵抗,但他们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出现的胰岛素抵抗。因此,他们将随后的分析集中在大约400名参与者身上。这些参与者除了从未经历过抑郁症以外,在研究开始时也没有表现出胰岛素抵抗的迹象。
在研究的前两年里,近100名参与者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研究人员比较了这组参与者与在两年内没有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参与者在未来七年内发展为重度抑郁障碍的可能性。
他们发现,虽然参与者的人数较少,无法确定腰围和甘油三酯-HDL比率的统计学意义,但空腹血糖的结果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太可能是偶然出现的),而且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担心的是,与两年空腹血糖测试结果正常的人相比,在研究开始的两年内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的参与者在第九年随访时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是前者的2.66倍。
简而言之: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严重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不仅包括2型糖尿病,还包括抑郁症。
研究人员强调,现在是应该考虑情绪障碍患者代谢状态的时候了。为了预防抑郁症,医生应该检查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测试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很容易实现,最终,可以减少发展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可行性。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比2型糖尿病的发展要早上几年。使用代谢状态的标准临床测试可以预测重度抑郁症发病的风险,并可以用作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21.20101479
对于现如今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和披荆斩棘的哥哥们来说,除了事业、爱情和家庭,怎样保持匀称的身材也是迫在眉睫。减肥不是女士的特权,男生也不希望成为中年油腻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减肥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为健康保驾护航。肥胖是很多疾病的潜在危险因子,其中由于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成为了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诱因。肥胖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多。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上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通常用人体BMI指数来评判,BMI=体重(kg)÷身高(m)2,按中国标准,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为什么肥胖者容易患有糖尿病呢?根本原因在于肥胖者体内存在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即胰岛素抵抗。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通常情况是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又能加重脂肪堆积。但大家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罪魁祸首是由于“肥胖”导致了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人体内葡萄糖代谢的过程好像一家人事复杂的公司,公司内部正常运作时各个部门各司其责,其中许多岗位(激素)都是用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不“出轨”的,但只有“胰岛素”这个主管岗位(激素)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是唯一能够“降血糖”的岗位。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大快朵颐后会吸收大量的糖进入血液内,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输送到全身各处。被运送到身体各处的葡萄糖会被“胰岛素”主管统一分配进入各处的细胞加以利用,用不完的葡萄糖则会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作为库存,用来维持日常血液中葡萄糖的“收支平衡”。但如果此时细胞对胰岛素产生了“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职员不服从主管的安排,坚决不将葡萄糖搬入细胞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很难进入细胞,葡萄糖过量就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导致糖尿病。
而肥胖者的体内多数存在着这种“头皮翘”的胰岛素抵抗。之所以它如此难缠,是因为肥胖者身体内有许多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帮凶”——脂肪细胞给他撑腰。“脂肪细胞”的作用不仅是储存脂肪,还能接收胰岛素信息,也能释放出多种肥胖相关的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不良分子”,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TNF-α等。这些不良分子阻碍了胰岛素的作用,妨碍了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及转化成糖原的过程,也就是产生了胰岛素抵抗。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胰岛素的作用效率大大下降。为了克服这种抵抗,胰腺就会应激性大量分泌胰岛素,因而早期肥胖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升高,这就是高胰岛素血症。此时尚可通过血液中的高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但随后可能因为过度的工作,胰腺合成胰岛素的功能逐渐衰竭,胰岛素的生产渐渐不能维持血糖的正常范围,于是出现了血糖升高。
所以,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就如同一个管理混乱的公司,有员工罢工,其余的员工就加班加点工作,导致疲惫不堪,最终矛盾激化。所以要解决矛盾就要追溯到问题的根源,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肥胖”这个罪魁祸首。算算你的BMI指数,三四十而已的朋友们,减肥是否从当下开始?
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五人行,必有俩胖咂”就是目前世界人口的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超过19亿成年人超重,其中6.5亿人肥胖。中国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众所周知,长期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并进而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其他重大疾病,而且,还包括抑郁症。
据统计,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经历过抑郁症。症状包括持续的悲伤、绝望、懒散、睡眠障碍和食欲不振。导致这种使人极度衰弱疾病的一些因素是无法预防的,例如:童年创伤、失去亲人或新冠大流行带来的压力。
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5亿人。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为2.1%。重度抑郁症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抑郁症正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因此,确定重度抑郁症发病的风险因素尤为重要。
北京时间9月23日,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18.1)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胰岛素抵抗会显著增加重度抑郁症的风险。
由于高糖高脂肪饮食摄入过多、缺乏运动、压力再加上睡眠不足等因素,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肥胖症并伴随胰岛素抵抗,然而很多患者往往自己不知情。他们的血糖水平会持续偏高,并最终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众所周知,这是一种可以治疗但难以治愈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疾病、肾脏疾病、截肢和其他有害的健康后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胰岛素抵抗与抑郁症的发展联系了起来。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模型中,胰岛素抵抗会促进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失调和神经发生减少,所有这些因素都被认为与人类抑郁症有关。治疗动物的胰岛素抵抗问题可以逆转抑郁样行为。
还有研究表明,重度抑郁症会增加随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胰岛素抵抗在内分泌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胰岛素抵抗是否会增加发生重度抑郁症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荷兰抑郁症和焦虑研究(NESDA),NESDA是一项多地点纵向研究,旨在结合生物学、行为和社会心理措施来监测抑郁和焦虑的病因、过程和后果。该队列涉及近3600名参与者,其中2981名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的参与者正在经历抑郁或焦虑,或者有终生的抑郁或焦虑病史。另外601名平均年龄41岁的男性和女性参与者作为对照组,他们在入组时从未被抑郁或焦虑症困扰过。该研究随访时间长达9年,目前仍在进行中。
研究人员测量了胰岛素抵抗的三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水平、腰围(腹部脂肪)、循环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比率。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三种指标都与抑郁症的发病率增加呈正相关。在调整后的分析中,作为连续变量的甘油三酯-HDL比率与9年随访期间发生重度抑郁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具体而言,甘油三酯-HDL比率的适度增加,与重度抑郁症发生率平均增加89%有关。同样,腹部脂肪每增加5厘米与抑郁症发病率平均增加11%有关;而空腹血浆水平每增加1mmol/L与抑郁症发病率平均增加37%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已经有胰岛素抵抗,但他们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出现的胰岛素抵抗。因此,他们将随后的分析集中在大约400名参与者身上。这些参与者除了从未经历过抑郁症以外,在研究开始时也没有表现出胰岛素抵抗的迹象。
在研究的前两年里,近100名参与者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研究人员比较了这组参与者与在两年内没有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参与者在未来七年内发展为重度抑郁障碍的可能性。
他们发现,虽然参与者的人数较少,无法确定腰围和甘油三酯-HDL比率的统计学意义,但空腹血糖的结果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太可能是偶然出现的),而且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担心的是,与两年空腹血糖测试结果正常的人相比,在研究开始的两年内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的参与者在第九年随访时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是前者的2.66倍。
简而言之: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严重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不仅包括2型糖尿病,还包括抑郁症。
研究人员强调,现在是应该考虑情绪障碍患者代谢状态的时候了。为了预防抑郁症,医生应该检查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这些测试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很容易实现,最终,可以减少发展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可行性。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比2型糖尿病的发展要早上几年。使用代谢状态的标准临床测试可以预测重度抑郁症发病的风险,并可以用作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2021.20101479
2020年热文精选
1. 杯具了!满满一纸杯热咖啡中,满满的塑料微粒…
2. 美英澳科学家《自然医学》再添力证:新冠病毒乃自然进化产物,或有两种起源…
3. NEJM:间歇性禁食对健康、衰老和疾病的影响
4. 一年内治愈失眠!研究发现:改善睡眠,你或许只需要一条沉重的毯子
5. 哈佛新研究:仅12分钟的剧烈运动,能为健康带来巨大的代谢益处
6. 第一项人类干预试验:在大自然里“摸爬滚打”28天,足以提高免疫力
7. 垃圾食品是“真.垃圾”!它夺走了端粒长度,让人老得更快!
8. Cell解谜:不睡觉真的会死!但致死的变化不是发生在大脑,而是肠道…
9. 《自然通讯》超大规模研究:血液中铁的水平是健康与衰老的关键!
10. 不可思议!科学家一夜之间逆转动物“永久性”脑损伤,还让老年大脑恢复了年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