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腋臭衣服臭怎么洗(腋臭的衣服传染吗)
48
2025-02-23
中医将肥胖分为四种类型。不同肥胖者,饮食调养重点也不一样。
脾虚湿阻型 表现为倦怠乏力、腹胀、大便溏薄。饮食方面可多吃些扁豆、赤小豆、冬瓜。
脾肾两虚型 表现为少气懒言、动而喘息、头晕畏寒。饮食忌生冷,可偏温一些,多吃点羊肉、枸杞、核桃仁。
胃热湿阻型 表现为爱吃肥甘厚味、口臭口干、大便秘结。饮食宜清淡,可常吃些白菜、萝卜、苦瓜。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这类人平时可喝点玫瑰花茶。(摘自三九健康网)
来源: 今晚报
春节期间大家走亲访友聚会特别多,很容易每逢佳节胖三斤。大家都说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该怎么做?重庆之声《健康过大年》系列推文,今天邀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的童诗文医生给大家支招。
1. 从“吃饱”到“吃好” 进食顺序有讲究
童诗文医生介绍,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常以肉类和主食“打头阵”,有时过量摄入易引发腹胀、血糖波动等问题。现代营养学建议采用“先低后高”的进食逻辑。
首先,蔬菜汤品先行。进食过程中,应先选择深色蔬菜和清淡汤类(如萝卜排骨汤),补充膳食纤维和水分,增强饱腹感,从而减少后续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
其次,优质蛋白随后。完成第一步后,建议开始摄入鱼虾、禽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再选择红肉。如果能吃清蒸、炖煮类食物,要坚决避免油炸食物。
再次,以主食与水果收尾。吃完以上的食物后,才是杂粮饭、薯类等主食的“登场时间”,主食摄入在七八分饱为宜,餐后1-2小时再食用水果,避免果糖与正餐叠加导致胃肠不适。
2. 特殊人群进餐顺序“再优化”
童诗文医生介绍,针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进食顺序需要特别调整。比如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蔬菜→蛋白→主食”顺序,优先选择燕麦、糙米等低升糖主食,并控制水果摄入量。
如果是老年人,在餐前最好先饮用少量温汤,以润滑消化道。如果存在牙齿健康问题,或脾胃不佳,老人摄入的食物应以软烂易消化为主,如豆腐、蒸鱼等,同时避免生冷食物刺激。
“春节期间,我们应当做好饮食的功课,通过调整进食顺序、种类合理搭配,坚持适度运动,我们就能守护肠胃,告别‘每逢佳节胖三斤’。”童诗文医生说。
来源: 重庆之声
10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
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这是国内首部
肥胖多学科诊疗的权威指南
速速收藏↓↓
我国肥胖症患病率持续上升
《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其中,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在6~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6.8%和3.6%。
我国人群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呈现以下特点:
①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比例,均高于女性;
②男性肥胖症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为70~74岁;
③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
④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较高,男性则相反。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体重指数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我国成年人群的标准:
低体重状态:BMI<18.5kg/㎡
正常体重:18.5kg/㎡≤BMI<24kg/㎡
超重:24kg/㎡≤BMI<28kg/㎡
肥胖症:BMI≥28kg/㎡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85cm(男性)和<80cm(女性),腰围>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根据有关行业标准,对于7岁以下儿童,可以性别年龄别BMI的标准差作为评价方法;对于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可以性别年龄别BMI作为筛查超重与肥胖标准,并与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接轨。
如何科学减肥?
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如何科学减肥?《指南》对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有哪些作用?一同了解↓
《指南》明确了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指出:
1
肥胖症治疗的主要目的
是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
降低肥胖症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2
减重过程中需关注
脱水、肌少症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建议每3~6个月,
对减重效果和代谢指标进行评估。
3
减重目标应进行分层设定
对于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
可设定为在3~6个月之内,
至少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
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
则可设定更高的减重目标。
肥胖症的病因复杂,干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等。《指南》指出,对于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应当积极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临床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疗法,可分四步,即营养筛查及评估、干预、监测、 营养教育与管理。医学减重膳食是为了满足肥胖症患者的基本能量需求和减重需求而采取的调整营养素比例的膳食方式,主要包括限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模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方式。
医学减重膳食应注意,一种膳食方案并非适于所有肥胖症患者,应根据代谢状态和身体状况在临床营养(医)师指导和临床监测下进行。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如果体重反复波动,可能让寿命更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 张忠涛:我们特别强调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未来可能会在一些大的医院建立体重管理中心,更方便肥胖患者诊治。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