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拆线后裂开怎么回事(腋臭拆线后裂开图片)
21
2025-02-23
其实不管是什么,“中等”都是比较尴尬的
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中等身材也一样,体脂率和体重并不算高,但是身上又有赘肉
整个人看上去并不胖,但是缺乏线条感
那这类身材的人,想要塑造s型的身材应该选择减.脂还是增肌呢?
其实,中等身材的出现就是因为缺少肌肉
脂肪比例较高,肌肉含量较少,就会变成这种中胚型身材
但是,中胚型身材的人,其实练出肌肉相对比较容易
只要注意在选择健身运动时
多一些肌肉质量和细节的孤立训练
就能让肌肉协调地增长
既不会显得过于魁梧,又能让身材变得充满线条感
当你选择健身时,就要注意肌肉的形状和分离度
边减.脂边增肌,才是正确的选择
否则流失肌肉,很可能从中等身材滑落到肥胖身材
01
举铁
想要增加肌肉量,健身房负重训练是必.备的
新手可以先从徒手练起,适应之后逐步增加负重
运动难度和时间都应该逐步提高,切忌一开始就用力过猛
否则不仅难以坚持,还容易拉伤肌肉
一般标准训练强度是:每个肌群(如手臂、腹部)进行16-20组练习
2组后休息30s-1分钟,根据当时身体状态而定
逐步增加负重的重量和时长,多做复合型动作
02
保持较小热量差
一般减.脂的热量差需要300大卡以上
而增肌则需要摄入高卡路里和搞运动量
然而想要减.脂同时增肌,这个就需要改成:
热量差在100-500大卡
体脂率越高热量差越高,体脂率越低热量差越少
因为热量缺口过大,会阻碍蛋白质合成
而蛋白质又是增肌的关键营养物质
所以要想两手抓,就需要平衡中间值
03
谨慎有氧
有氧运动是消耗脂肪很快的运动,但同时也会消耗肌肉
中等身材本身肌肉量就少,如果过度有氧的话
很容易把仅剩的肌肉都蒸发掉
所以建议有氧运动设定在运动计划的30%
每天有氧训练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
否则会妨碍肌肉的生长,本身的力量也会受到影响
04
高蛋白饮食
中等身材想要塑造线条,不能让体重太轻或太重
增加训练的同时要保持一定卡路里水平
采用高蛋白均衡饮食的方式,吃够蛋白质,肌肉才能快速修.复和生长
可以把每天的蛋白质摄入分成3-5份
另外注意在运动前后摄入复合碳水
碳水化合物也是增肌的要素之一
但是要注意避免精制碳水摄入(如蛋糕、包子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图片均通过互联网产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作者:刘岸书(学生) 科学指导:范志红
常言道,每逢佳节胖三斤。一到过节,吃就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活动。饭桌上也是尽显豪华,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烘托节日气氛。不知不觉间,摄入的食物就达到了一个极为可观的数量。节后一称,一片哀嚎。
一项英国研究显示,问题可能没这么简单。
这项研究招募了15名健康人,按照早餐 午餐 零食 晚餐的模式,让他们猛吃了一天的高脂高能饮食。
按食量来说,这一天堪称是「暴食」了。一天中摄入的总热量值,平均达到受试者日常所需热量的1.78倍。简单说,就是在一天三餐吃满之外,又额外加了两顿正餐的热量…
一个体型中等、运动量不太大的女生,一天需要的热量大概是1800千卡。如果是1.78倍,那就是大约3200千卡。这可是长跑运动员才能消耗掉的热量啦。
要想吃进去这么多热量,肯定不能只吃青菜水果和粮食之类的东西,大量脂肪是必须的呢。这个暴食日当中,食物中的脂肪供能比为68%,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62%。也就是说,不仅要吃很多碳水,还要额外吃进去很多脂肪。
到底吃了什么呢?我们看看实验中提供的餐单。(不是必须百分百吃完的,这是提供给受试者的数量,受试者尽量吃就行)
其中含有86克蛋白质、52克碳水化合物、127克脂肪,热量值是1684千卡。(大概相当于有些姑娘一天吃的量了…)
其中含有31克蛋白质、65克碳水化合物、86克脂肪,热量值是1151千卡。(西方人午休时间短,通常午餐比例比较小,下午还有咖啡和点心呢。)
其中含有22克蛋白质、47克碳水化合物、51克脂肪,热量值是732千卡。(这明明就是很饱的一顿快餐好不好…)
其中含有95克蛋白质、7克碳水化合物、173克脂肪,热量值是1944千卡。(终于看到点蔬菜了…)
其中含有6克蛋白质、37克碳水化合物、98克脂肪,热量值是1041千卡。(爱吃甜点的看看数据…)
在暴食前的空腹状态,研究人员测定了受试者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TG)等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试(OGTT)。暴食后的第二天早上,再把这些指标测定一次。
测定结果显示,与暴食前相比,暴食后的受试者的体重平均增加了0.85kg,BMI平均增加了0.26kg/m。
这个结果一点不让人惊讶,对不对。吃了那么多高脂肪高热量的东西,肉类甜点管够吃,也不过增加了不到两斤体重嘛。过个节,这不算什么。
但是,后面的数据很让人担心。
在葡萄糖耐量测试中,和暴食之前相比,餐后血糖浓度上升了17.1%,餐后胰岛素浓度上升了16.4%。胰岛素敏感性则平均下降了28%。
也就是说,仅仅一日的暴食,就对受试者的血糖调控能力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导致了代谢紊乱的趋势。
研究还发现,受试者暴食前后的空腹甘油三酯(TG)浓度差异不明显。但是,在葡萄糖耐量实验当中,受试者的暴食后餐后血浆TG浓度曲线与暴食前有明显差异。
暴食前,受试者的餐后血浆TG曲线基本平稳。但暴食后,受试者的血浆TG浓度在喝了葡萄糖水15分钟后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简单说,在暴食之前,即便喝含有75克葡萄糖的一大杯浓糖水之后,身体也不会出现血浆TG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喝糖水并不会很快合成脂肪。但是,在暴食之后,一喝糖水,血脂就明显上升了。
研究者分析说,这个现象可能与位于肠上皮细胞中的脂肪储存库有关。美餐一顿后,身体会将一部分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暂时储存在肠细胞里。吃的脂肪越多,储存的量就越多。在第二顿饭之后,这些储存的脂肪就会被分泌出来,进入循环系统。
所以,暴食过后,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并没有升高,而在喝了糖水之后就出现了明显上升。
这意味着什么呢?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血浆TG浓度升高,可能是身体对肝胰岛素抵抗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也是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特征。
因此,如果不节制饮食,经常暴饮暴食,可能会导致血浆TG浓度餐后经常处于较高水平,最终导致多种慢性疾病。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餐既高脂肪,又高热量,因此无法确定在一日暴食中,究竟是哪一种因素导致了代谢紊乱,还是二者结合的效果。
但另一项实验时间更长的研究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高脂肪的影响可能更大!
这项研究给受试者提供了两种实验餐:
结果显示,高碳水高热量饮食组的人,不仅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度没有下降,甚至还增加了!另一边,高脂肪高热量组呢,骨骼肌胰岛素敏感度显著降低了。
因此,在前一项研究当中,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不仅仅是能量摄入超标的错,更有可能是高脂的饮食结构带来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招募的都是没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日常规律运动、不抽烟的健康人,代谢调节能力都比较强。他们虽然在暴食后的葡萄糖耐量测试中餐后血糖浓度过度上升,但在餐后2小时后,血糖浓度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不难想象,如果是本身就有代谢紊乱问题,本身就处于肥胖状态,甚至本来就有糖尿病的人,在暴食后,肯定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1 暴食和吃饱是两码事。比如对减肥的女性来说,日常吃1200-1300千卡,叫做节食。过节偶尔吃到1800-2000千卡,属于正常食量,不能叫暴食。在正常食量基础上再增加30%以上,才属于大吃大喝。一餐吃掉正常两三倍的食物,才叫做真正的暴食。
2 假如真的是吃得太多,那么即使是一天的暴食,身体也会出现代谢紊乱趋势。除了增重之外,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问题,使身体趋向于肥胖和慢性疾病。
3 对于健康人来说,一次多吃的反应属于暂时现象,只要后面几天减少食量、增加运动,很快能够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经常出现这种大吃大喝情况,是非常不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
4 就胰岛素敏感性而言,暴吃高脂肪食物,要比多吃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更加危险。高脂肪食物当时虽然不会升高血糖,却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下一餐甚至后面各餐的血糖控制能力下降!
5 多吃几口杂粮豆类,即便吃进去更多淀粉,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不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还能提供膳食纤维,改善肠道菌群。但是,很多节日食物既高脂肪,又高糖高精白淀粉,这种组合可能是最糟糕的。所以,不要因为过节就放任自己大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6 运动能够消耗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所以大餐之后最好不要坐下玩手机或追剧,不如出去散散步,逛逛街,让肠子里存的那些脂肪有分解供能的机会。
所以,节日有理由享受美食的快乐,但放纵也需有度,不能隔三岔五就给自己过节。平时要好好吃饭,好好运动,塑造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它能够承受节日美食带来的偶尔负担。
如果是已经有高血脂、高血糖问题的人,更要高度小心,避免在节假日过度饮食。除了血糖血脂问题,还得考虑到胆囊疾病、胰腺炎、胃肠病之类的疾病风险啊。
对于日常管不住嘴的人来说,不妨在吃油腻食物之前,先吃一些生的蔬菜水果,或吃些清爽的大拌菜,或喝些豆浆、牛奶之类无糖饮品,或吃些蓝莓山药、酸辣蕨根粉之类含抗性淀粉的凉菜,让自己大吃大喝的热情有所下降。在开始吃的时候,先把筷子伸到油比较少的菜肴子里,后吃油腻食物,就不容易吃得过量啦。
主要参考文献:
[1] Parry SA, Woods RM, Hodson L, Hulston CJ. A Single Day of Excessive Dietary Fat Intake Reduces Whole-Body Insulin Sensitivity: The Metabolic Consequence of Binge Eating. Nutrients. 2017;9(8):818.
[2] Adochio RL, Leitner JW, Gray K, Draznin B, Cornier M. Early responses of insulin signaling to high-carbohydrate and high-fat overfeeding.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09;6(1):37-.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坚持减肥一个月了,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
为什么明明体重降低了,但看上去还是很胖?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减了“假肥”,首先你要明白减肥到底是怎么回事。
1.脂肪是怎么来的减肥,说到底不就是减掉身上的肉吗?是的,但是身上的肉,是怎么来的?
你肯定会说,是“吃”,可是同样是吃东西,为什么别人没胖,偏偏你胖了?
我们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和营养,是为了维持生命活动,但每天吃多少,是有底线的。能量摄入超标,就会变胖。
所以说到底,当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时,你就会变胖,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存储起来,这是变胖的根本原因。
脂肪也就是脂肪组织,里面是脂肪细胞,细胞里有一个油滴,也就是甘油三酯。
脂肪细胞在青春期时增长,但是成年后,数量就不变了。换句话说,成年之后的发胖,是因为脂肪细胞变“胖”了。懂了吧?
2.减肥和减重不能划等号很多胖友或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明明体重下降了,可看上去还是胖?
为什么同样体重的人,有的人身材马甲线,有的就不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其实是没有搞懂减肥和减重的区别。
体重是什么,当你上秤的时候,那个数字,是身体骨骼、肌肉、脂肪、水分和各种身体组织的总和,甚至包括衣服。
所以当体重下降时,你并不知道减掉的究竟是肌肉呢还是脂肪呢,特别是在采用一些错误减肥方法的时候,非常容易掉肌肉。
这才是你体重下降了,但看上去胖的根本原因。
因为同样重量的肌肉和脂肪,前者比后者体积小很多。所以如果减掉的是肌肉,却没有减掉很多脂肪,就好像减了一个“假肥”。
综上,严格意义上的减肥,应该关注体脂肪含量,而非体重。
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那些身材姣好的人,脂肪含量一定是比较低的,但是体重未必就很低:正常男性体脂率在15%左右,男性在25%左右。
你达标了吗?
3.这些方法,会让你减成“假肥”过分限制热量摄入:轻断食、不吃饭这类减肥法,本质上都是节食。
因能量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身体通过分解蛋白质来供能(蛋白质可是肌肉生长和修复的重要原料),就会导致肌肉的流失。
营养摄入过于单一:减肥后,有的人靠不吃主食,有的人只吃蔬菜水果,这类方法都会导致身体陷入营养不良的状态,让你在体重下降的过程中,流失大量的肌肉和水分。
过度运动:会消耗人体中的白氨酸。这是一种对肌肉生长非常重要的氨基酸,能够防止肌肉的分解。反之,就会减成“假肥”。
4.简单4招,教你减肥不减肌肉控制热量摄入:控制饮食不是节食,最低能量摄入,不能低于1200大卡。
每天的热量摄入,成年男性应控制在2250大卡,女性1800大卡。减肥时,可以适当减少300-500大卡摄入。
保证膳食平衡: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别不吃主食,但是要少吃精米白面类主食,可以部分替换成谷薯、杂粮类食物,饱腹感强。
另外,还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虾肉,鸡胸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都是不错的。带皮的肉类少吃,肥肉少吃。可以更好地帮助肌肉生长。
保证三餐的规律:定时定量吃饭,有助于大脑和肠胃形成肌肉,否则,饥一顿饱一顿的,不仅对肠胃造成负担,也不利于控制食量。
特别是在长时间忍饥挨饿后,很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导致热量摄入超标。
因此,建议每餐吃7分饱,另外早中晚三餐时间,推荐: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19:30。
合理安排运动: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累计150分钟以上。切忌过度运动。
同时,建议搭配一些力量练习,随着肌肉的增长,也有助于燃脂效率的提升。
如果没有整块时间,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比如提前一站下公交,走路回家,或者多做做家务,爬楼梯等,都可以帮你消耗热量。
哦,对了,最后,每天还要保证睡眠哦,睡不好也容易变胖,建议每天最晚11点前睡觉,保证7-8小时睡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