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高危人群(肥胖的高危人群为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新华网 0 2025-02-08

文章目录:

BMI过高易患脂肪肝 高危人群需及时就诊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王蹊)近日,由天士力控股集团冠名支持的“健康大讲堂”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脂肪肝中心主任张晶,与大家畅聊科学治疗脂肪肝相关话题。张晶表示,BMI过高的人群容易患脂肪肝,有脂肪肝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重视并及时就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脂肪肝中心主任张晶做客“健康大讲堂”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脂肪肝,张晶介绍,首先要观察自己是否有高危因素。BMI是判断脂肪肝的高危因素之一,BMI是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如果BMI超过25就是超重,BMI超过28就是肥胖。除了BMI,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也是脂肪肝高危人群。如果身体有这些高危因素,就需要到医院做超声检查进行进一步判断。

“此外,患者可以做转氨酶检查。就目前中国的肝脏流行病来说,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脂肪肝。可以做这两个检查初步判断脂肪肝,如果有肝病的,就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张晶说。

张晶表示,很多人患上脂肪肝之后不够重视,认为减肥就能恢复健康,这是不太正确的做法。因为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有一类患者是脂肪肝进一步发展的高危人群,需要高度重视。如果患者属于高危人群被检查出脂肪肝,就不要轻易忽视,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

什么样的患者会容易进一步发展脂肪肝?“BMI超过30的患者,属于严重的肥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此外,糖尿病人群,转氨酶持续升高,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人,拥有这些特征的人群诊断出脂肪肝,不应简单采取运动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这种脂肪肝有可能进一步发展,需要到医院里面进一步确诊,要重视。”张晶说。

据张晶介绍,目前脂肪肝的治疗中有两个误区,一个是过度重视,一个是过于忽视。有些人觉得脂肪肝较为常见,不需要去医院检查,这是过于忽视。还有一类患者过度的紧张,反复到医院检查,无论病情轻重坚决要吃药进行治疗,这是过度重视,并不是所有脂肪肝会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有些是单纯的脂肪肝,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进一步长期随访检查。

张晶认为,有脂肪肝高危因素的患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风险特别高

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2.8%,比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10.9%,足足上升了1.9%!据此推算,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298亿!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30-40岁人群已渐成“主力军”,她提醒,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筛早诊早治,特别是腹型肥胖人群。

很多人都知道,“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问题是,现在有典型症状的患者非常少,很多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这种情况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多见。”李延兵介绍,“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危害体现在,糖尿病不容易被发现。有不少患者是体检时发现的或者是做术前检查、分娩等时发现的。还有一部分患者等到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另一个危害就是,即使明确诊断后,由于没有明显的不适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会觉得治不治也没有什么,反正并发症要好多年后才出现,能拖就拖,或者不坚持规范治疗,结果错过“治疗时间窗”,导致过早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腹型肥胖的高危人群更要特别小心。李延兵介绍,很多人觉得BMI正常就不用担心糖尿病,但是BMI正常的人也可能是个“隐形胖子”,就是脂肪都堆积在腹部,肚子特别大,临床观察发现,这类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特别高。(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来源: 广州日报

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风险高

本报综合消息 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2.8%,据此推算,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298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糖尿病发病年轻化,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筛早诊早治,特别是腹型肥胖人群。

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很多患者的症状不明显,病情不易被发现,等到出现并发症时,往往已错过治疗最佳时机。有的患者能拖就拖,或不坚持规范治疗,结果错过“治疗时间窗”。腹型肥胖的高危人群要特别小心。体重正常的人也可能是“隐形胖子”,脂肪堆积在腹部,肚子特别大,临床观察发现,这类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特别高。

上一篇: 淡化肥胖纹的医院(淡化肥胖纹的方法)
下一篇: 去除肥胖纹哪个牌子好(去除肥胖纹品牌排行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