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脚肿看什么科(肥胖脚水肿)

心脏造影%王医生 0 2025-02-08

文章目录:

为什么,中老年人出现双下肢浮肿,首先要去心脏科就诊?

大家好,我是心血馆屋王医生。

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说,中老年人出现双下肢浮肿,首先要去心脏科门诊就诊?

首先需要先讲一下,正常人也是可以出现双下肢浮肿的,称为功能性水肿。

功能性水肿是指:当一个人在环境、体质、体位等因素的影响下,使体液循环功能发生改变而产生的水肿。其常见原因包括:

  • 第一,高温环境下引起的水肿。
  • 第二,肥胖性水肿,因皮下脂肪组织的增多,组织压迫血管、淋巴管,导致血液及组织液回流受阻而导致的水肿。
  • 第三,老年性水肿,考虑与患者血管弹性减弱相关。
  • 第四,旅行者水肿,(如长时间坐火车、坐汽车等)。
  • 第五,久坐椅者水肿,(如长期坐轮椅者)等。

但是,一个人出现腿部浮肿,一定要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因为正常人出现腿肿的所占率不到1%, 那什么样的疾病可以导致双下肢浮肿呢?

  • 第一,首先是要考虑是心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右心衰竭。水肿程度可因心力衰竭程度而有所不同,可自轻度的踝部水肿,至臀部、腰部的重度水肿,甚至是胸、背部严重水肿,严重时还出现胸水、腹水等表现。其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低垂部流体静水压较高,可以理解为水往低处流,如脚踝。
  • 其二,肾源性水肿:可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 其三,肝源性水肿:肝硬化是肝源性水肿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 其四,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水肿,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等。
  • 其五,还有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性水肿,药物性水肿,以及特发性水肿等等,以及一些其他原因。

为什么说,中老年人出现双下肢浮肿,首要要去心脏科门诊就诊?

当前社会环境,随着经济水平地提升,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其患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的人群比率是越来越高,各种慢性疾病随之而来,特别是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占比率很高。

值得说明一下,所有的结构性心脏病的终末期,都是心力衰竭,同时还包括其他疾病,也可并发心力衰竭。

  • 首先,严重的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后可引发严重的心力衰竭;
  • 其次,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重度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其终末期的心脏都是明显扩大的,均伴严重的心力衰竭。
  • 第三,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尿毒症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等等,终末期均会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
  • 第四,各种持续性的快速性心动过速,比如持续性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快速型心房颤动等等,均可出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而诱发心力衰竭。
  • 第五,还有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比如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等,均可诱发严重的心力衰竭。
  • 第六,其他,如严重肝病诱发肝心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损伤诱发心肾综合征,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等,均可出现严重心力衰竭。

从上可知,目前临床上能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很多,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常常伴有双下肢浮肿,通常也合并有呼吸困难,乏力,心慌,胸闷等等。

综合上述,目前临床上出现双下肢水肿的病因,多数是由于心力衰竭所致,对于大部分中老年人群而言,比较容易合并于有相关疾病,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故此,优先去心脏科门诊就诊。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青年女性出现下肢水肿,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其次,对于肝脏不好引起的水肿,通常化验一个肝功能,就能初步得到答案,同样,肾脏不好引起的水肿,也可以通过化验肾功能,小便化验也能初步得到答案。但是对于心源性诱发的水肿,就要进行系统地查体,辅助检查,综合分析病史,以此评估是否合并心衰,并积极寻找引起心衰的基本病因,因为不同心脏病诱发的心力衰竭,处置方法也是不完全相同。

好了,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我是心血馆屋王医生,祝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军医提醒:老年人脚肿需要高度警惕

作者简介:张莉,段育忠,乔见萌,解放军第306医院保健科。

引起老年人脚肿的原因有两大类:一是器官衰老,功能减退引起的;另一类是疾病导致的。人到老年,不仅外貌出现衰老,而且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在减退。主要是由于心脏排出量减少,肾脏血流量下降,皮下组织松弛,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内的液体流向细胞外的皮下间质,所以导致出现浮肿。由于脚处在人体的最下部,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血流向上阻力大,站立时间过长,水肿明显加重。内脏器官疾病也可以引起脚肿,这时脚肿就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尽管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脚肿,但是,不同的疾病,引发脚肿的规律也不同。常见有心源性脚肿、肝性脚肿、肾性脚肿、营养性脚肿、特发性脚肿、功能性脚肿、下腔静脉性脚肿、糖尿病脚肿、痛风性脚肿等。

老年人如果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能减轻或避免腿脚肿胀的症状。穿舒适的鞋子,坚持每天做一些轻松的腿部运动;经常用温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做简单的足部运动,用活动脚腕或用脚趾滚动小球、小棍儿;腿脚长时间活动后,要进行适当休整、按摩;晚上睡觉时,把腿部垫高。另外,减少碳水化合物及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并宜低盐饮食,尽量减少水的摄入。若适当休息和锻炼后浮肿仍然没有消退,甚至加重,则要尽早去医院就诊,进行系统检查治疗。

就医时如果脚肿并伴有剧烈疼痛,应该先去医院骨科检查;如果是脸部也有肿胀,就要去肾内科检查;如果伴有心慌、气喘、憋气,该去心内科检查;若其他症状不明显,老年人则应该去医院老年科检查。

其实,脚肿属于有的“要紧”,有的“不要紧”。那么,又有哪些脚肿是要紧的呢?

如果以前有心脏病史,现在出现脚肿,而且有胸闷、活动后气喘症状,这种脚肿考虑是心脏病性水肿,一定要到医院就医,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如果以前有血吸虫病史、肝炎病史或酒精性肝病已经到了肝纤维化,现在出现脚肿也得重视,因为存在出现腹胀、腹水的可能,所以也要及时就医;

如果脚肿合并早晨起来眼睑或面部水肿,解小便时发现泡沫尿,考虑是肾病性水肿,也要去看医生,并明确诊断和进行治疗;如果平时很瘦弱,面色不好,加上天气炎热进食少,这时出现脚肿,则应考虑是营养缺乏性水肿,建议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一般不久后脚肿就会消退。

临床实践表明,脚肿一般会伴有食欲下降、乏力症状,脚肿的人比一般人怕冷,皮肤粗糙。此外,甲睾酮、内固醇激素、某些降压药等药物也可引起脚肿,但是否是药物引发,需要请专业医生鉴别。如果一只脚肿,另一只脚不肿,或一只脚肿得明显,另一只脚不明显,要排除血管里是否有血栓形成或血管炎。凡是脚肿,都应该引起重视,其中有的甚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就目前而言,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脚肿应对症治疗,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脚肿则抬高两脚,促进脚肿消退,平时可用赤小豆加薏仁米,浸泡后洗净,加水适量,煮稀粥,每日食用,对消除水肿有帮助。

在此推荐济生肾气丸,该药出于《济生方》,由《金匮》肾气丸加味而成,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下肢水肿为踝关节反复发作凹陷性水肿,且其他无明显异常,轻者通过饮食调养,加强体育锻炼,常能自行缓解。重者反复发作,心肺肾功能失调,全身水肿,胶着难治。腰膝以下,肾气主之,肾气衰微,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故见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水气上凌心肺,故见心悸气促。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痛酸重。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故尿量减少,或因下元不固而多尿。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故畏寒肢冷神疲。舌质淡胖,尺脉弱无力,均为阳气衰微,水湿内盛之侯。济生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剂,盖肾为水火之脏,缘阴阳互根之理,善补阳者,必以阴中求阳,则生化无穷,故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两相配合则能补水肿之火,温肾中之阳气。治疗应注意:①重用泽泻、茯苓50g以上;②宜早中服用,晚间不必服用;③疗程要长,不图速效;④饮食宜清淡;⑤调摄心情;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宜久坐。

辩证1:双踝关节凹陷性水肿明显,自觉肿胀不适,舌质淡嫩红,大便不调,腰部隐隐作痛,脉沉弱。辨证为肾气虚衰,阳不化气,水湿下聚。治以温肾助阳,化气行水。药用炮附子20g(先煎30min),肉桂10g(后下),山茱萸、山药、丹皮、牛膝、车前子、熟地各30g,泽泻、茯苓各60g。服7剂,肿消。

辩证2: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夜间小便频数,大便清稀,舌淡胖有齿印,寸关脉沉尺脉弱。辨证为肾阳衰微,水气凌心,阳不化气。治以温补肾阳,振奋心阳,活血化瘀。药用炮附子(先煎30min)、桂枝、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牛膝、丹参、菟丝子各30g,茯苓50g,泽泻80g,三七粉2g(冲服),水蛭粉2g(冲服)水煎早中服,低盐饮食。服3剂后水肿消失,上方加大剂量制成丸药,连服3个月,未再复发。

晨起水肿,警惕是心、肝、肾、甲状腺在报警

水肿,每个人都碰到过。

不是眼睛肿了、就是脸肿了、要么就是脚肿了......

有时候,水肿很快就能消下去;可有时候,它就那么肿着,波澜不惊。

对于这种持续存在的水肿,各位就要警惕了,可能是身体的4个重要脏器在报警。

01

晨起眼肿:当心肾脏

如果前一天饮食正常,睡前也没喝太多水,休息的也算可以,晨起却总是一副“鱼泡眼”,那么就要警惕肾脏问题了。

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维持人体内液体平衡,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去。

可想而知,肾脏一旦出问题,比如最常见的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等,都会导致水肿。

肾性水肿的特点就是——凹陷性水肿。

顾名思义,就是在水肿的地方,用力按下去,会出现一个小凹陷,手指抬起来也不会立刻消失,而是持续一会儿才能恢复。

肾脏问题导致的水肿,最常见于脸和下肢,而脸上又多从眼睛开始肿起。

除了水肿以外,还会伴随尿少、尿蛋白增高等表现,此时需至肾内科就诊。

02

脚踝水肿:留意心脏

如果总是脚脖子水肿,稍微一活动就觉得很累、憋气、呼吸困难,此时就要警惕心脏问题了。

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中心,一旦心脏出问题,比如心肌病、冠心病后心功能不全、甲亢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此时心脏就不能好好工作,身体无法有效完成血液循环,再加上重力作用,过多的液体就会储留在下肢,引发水肿。

心性水肿的特点就是——对称性水肿。

水肿常呈对称性,主要累及下肢,从脚踝开始,逐渐上升到小腿、大腿、甚至外生殖器、腹壁。

除了水肿以外,因为供血不足,所以还会伴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心慌、疲乏、肝肿大、颈部静脉变粗等不适,此时需尽快至心内科就诊。

03

从下向上蔓延的水肿:警惕肝脏

如果发现水肿是从下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但头面部、上肢又很少受累,那么可能就是肝脏出问题了。

肝脏具有合成血浆白蛋白的重要功能,而一旦肝脏出问题,比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必然会影响其合成能力,导致低白蛋白血症,进而引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水肿。

肝性水肿的特点是——由下向上蔓延。

水肿也可先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但大多不会累及头面部和上肢,水肿严重时,可引发腹水,看起来肚子鼓鼓的。

除了水肿,还会伴随黄疸、肝掌、蜘蛛痣、肝区隐痛、乏力、面色灰暗黝黑、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肝病表现,此时需至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

04

面部、四肢水肿:查查甲状腺

如果经常出现脸、四肢出现水肿,而且水肿比较坚实,按压并不容易出现凹陷的,那么很可能就是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的粘液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水肿,不过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水肿更多见。

该类水肿的特点是——非凹陷性水肿。

一般水肿部位皮肤菲薄且泛着光,用力按压也不容易凹陷,颜面及下肢出现水肿多见,严重时也可出现全身水肿。

除了水肿,还会伴有怕冷、淡漠、便秘、皮肤干燥、贫血、女性月经紊乱等甲状腺功能降低的表现,此时需至内分泌科就诊。

05

这6类水肿都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多关注

除了疾病导致的水肿以外,其实更多情况下,身体出现地暂时性的水肿,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于担心。

1.睡眠性水肿

很常见,这是因为人体眼睑组织比较疏松,再加上睡觉时眼睑紧闭、一动不动,血流缓慢,血液很容易在这里聚集,造成水肿。

一般醒后,活动一会,水肿自然会消失。

2.肥胖性水肿

肥胖人群的皮下脂肪组织增多,对血管的支持作用减弱,血管易于扩张,导致下肢血液瘀积,加上活动少,当然很容易水肿了。

本来就胖,还容易肿,所以看起来真的是肿胖肿胖的,想要水肿消退,减肥是关键。

3.老年性水肿

老年人其体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新陈代谢能力下降,且体内结合水分的皮下酸性黏液多糖物质水平下降,这些都会引发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

这是衰老的自然表现,无需治疗。

4.药物性水肿

很多药物,比如常见的避孕药、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氨硫脲、生胃酮等,都有潴留体内水、钠的作用,进而引发水肿,一般停药后水肿可自然消退。

5.高温性水肿

炎热的夏季或在高温环境下,有些人会出现下肢或手部轻度水肿。

这多是由于高温促使人体表面血管扩张、动脉血流量增加、小静脉舒张、血液瘀滞等,导致水肿。环境温度降低后,水肿自然会消失。

6.特发性水肿

约有25%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10-14天出现水肿,多为下肢轻度浮肿,较重的会表现为颜面及手部浮肿。

水肿的发生常与月经周期有关,考虑可能与机体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失凋及催乳素产生过多有关。

06

会吃会动、帮你消肿

1.要会吃

(1)少盐

吃盐太多,不仅会让你大量去喝水,还很容易导致组织水肿,所以容易肿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

(2)利尿食物

另外,类似于冬瓜、黄瓜、西瓜等利尿蔬果,可以适当多吃,帮助人体排出多余水分。

2.学会动

一定避免久站、久坐,不仅容易导致水肿,还会导致静脉曲张。

每1~2个小时,记得要站起来稍微活动一下。

简单一个水肿表现,没想到背后居然还隐藏了这么多健康信号?

记得转发分享给亲朋好友一起了解下哦~

参考文献:

1.王敏.心脏好不好捏捏脚踝就知道[J].中华养生保健,2019,(3):21.

2.林晓雯.眼睛释放疾病讯号[J].家庭保健,2012,(4):15.

3.常红军.这些水肿不是病[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9):25.

4.从6种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4):14-15.

上一篇: 婴儿肥胖会影响发育吗(婴儿肥胖会影响智力发育吗)
下一篇: 肥胖纹按下去会痛(肥胖纹摸着凹下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