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能用的药品是什么(腋臭可以用什么药物)
35
2025-02-24
两名胖到“窒息”的姑娘先后在上海得到救治。
3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获悉,新春伊始,一位重达210公斤的东北姑娘小王辗转3家医院,最终被救护车送到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之后,上海的一位160公斤重的小张姑娘也被送来医院急救。
经多学科会诊,普外科精准“施策”为两人分别减重40千克达到围术期安全后,于同日成功行3孔微创减重手术,目前已先后痊愈出院。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多学科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减重术。
据医院介绍,两位姑娘的问题除了都是严重肥胖,更糟糕的是,还都被诊断出患有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发病隐匿但后果严重的疾病,主要表现是打鼾和夜间呼吸暂停。
OSA易造成患者夜间呼吸道塌陷而无法吸入氧气和不能排出二氧化碳,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可造成严重的持续性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轻则白天易犯困、头晕目眩睡不醒、血糖不稳、血压飙升;严重时,夜不能寐、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并可致夜间猝死,是名副其实的夜间“杀手”。
成年人OSA大多是肥胖引起的。两位姑娘都是极重度肥胖,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分别达到了75kg/㎡和60kg/㎡,远远超过了正常(23.5 kg/㎡)的界限。
如此肥胖加之OSA,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心脏既无法承受大体重负荷又得不到足够的供养,导致衰竭表现。与此同时,她们还面临着肥胖常见的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凝状态。
两人被收治在了一个病房。入院进行初步救治后,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医院医务处的协调下,普外科协同口腔颅颌面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手术麻醉科、神经内科、外科重症监护、消化内科等多学科专家为两位进行了会诊。
结合九院既往抢救肥胖合并极重度OSA患者的多学科协作经验,专家组为两位姑娘拟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首先,普外科通过精准的能量代谢平台测定,对两位姑娘进行了严格的住院期间能量摄入管理和药物治疗,三周不到将两人的体重减去了40千克;经过近两周的抗心衰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两位姑娘的心肺功能衰竭逐渐得到缓解,高凝状态、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也得到有效控制,围术期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同时,手术麻醉科还为两位姑娘制定了细致的围术期气道管理、心功能监控、镇痛和补液方案。
在疫情级手术防护下,手术麻醉科局麻下困难气道插管一气呵成,普外科主任王兵医师团队历时仅1个多小时,为两位高危患者分别实施了3孔微创腹腔镜减重手术,整个手术出血量不到10毫升。
术后,两位姑娘在普外科重症监护和外二病房医护的精心照护下,心肺功能逐渐恢复稳定,分别在术后3天和7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接着就分别出院。
院方提醒,肥胖问题已经是全球性健康问题,肥胖致死的病例也屡见不鲜。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肥胖症患者数逐年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澎湃新闻
两名胖到“窒息”的姑娘先后在上海得到救治。
3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获悉,新春伊始,一位重达210公斤的东北姑娘小王辗转3家医院,最终被救护车送到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之后,上海的一位160公斤重的小张姑娘也被送来医院急救。
经多学科会诊,普外科精准“施策”为两人分别减重40千克达到围术期安全后,于同日成功行3孔微创减重手术,目前已先后痊愈出院。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多学科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减重术。
据医院介绍,两位姑娘的问题除了都是严重肥胖,更糟糕的是,还都被诊断出患有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发病隐匿但后果严重的疾病,主要表现是打鼾和夜间呼吸暂停。
OSA易造成患者夜间呼吸道塌陷而无法吸入氧气和不能排出二氧化碳,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可造成严重的持续性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轻则白天易犯困、头晕目眩睡不醒、血糖不稳、血压飙升;严重时,夜不能寐、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并可致夜间猝死,是名副其实的夜间“杀手”。
成年人OSA大多是肥胖引起的。两位姑娘都是极重度肥胖,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分别达到了75kg/㎡和60kg/㎡,远远超过了正常(23.5 kg/㎡)的界限。
如此肥胖加之OSA,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心脏既无法承受大体重负荷又得不到足够的供养,导致衰竭表现。与此同时,她们还面临着肥胖常见的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凝状态。
两人被收治在了一个病房。入院进行初步救治后,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医院医务处的协调下,普外科协同口腔颅颌面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手术麻醉科、神经内科、外科重症监护、消化内科等多学科专家为两位进行了会诊。
结合九院既往抢救肥胖合并极重度OSA患者的多学科协作经验,专家组为两位姑娘拟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首先,普外科通过精准的能量代谢平台测定,对两位姑娘进行了严格的住院期间能量摄入管理和药物治疗,三周不到将两人的体重减去了40千克;经过近两周的抗心衰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两位姑娘的心肺功能衰竭逐渐得到缓解,高凝状态、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也得到有效控制,围术期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同时,手术麻醉科还为两位姑娘制定了细致的围术期气道管理、心功能监控、镇痛和补液方案。
在疫情级手术防护下,手术麻醉科局麻下困难气道插管一气呵成,普外科主任王兵医师团队历时仅1个多小时,为两位高危患者分别实施了3孔微创腹腔镜减重手术,整个手术出血量不到10毫升。
术后,两位姑娘在普外科重症监护和外二病房医护的精心照护下,心肺功能逐渐恢复稳定,分别在术后3天和7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接着就分别出院。
院方提醒,肥胖问题已经是全球性健康问题,肥胖致死的病例也屡见不鲜。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肥胖症患者数逐年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澎湃新闻
700 多斤的胖子想出门有多难?
消防员都得过来先把大门拆掉。
罗吉莉亚是一个退休教师,体重超过了 700 多斤,两条腿粗得都无法合拢。
由于太过肥胖,连行走都非常困难,大多数时间都躺在破旧的房间内,就连下床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且一般人还无法将她拉起来。
别看罗吉莉亚现在是一个大胖子,年轻的时候可是附近有名的美女,后来因为生病吃了太多的激素药导致她的体重快速增加,如今就连出门都得找几个消防员抬着担架过来。
狭窄的房间内几个消防员不停讨论着怎么才能更方便地将罗吉莉亚抬出来,特别是她的双腿不但很短而且还很肥,连合拢都做不到。7-8 个年轻力壮的消防员费了很大力气才将罗吉莉亚从房间内抬出来送上消防车。
而为了迎接这个重量级的客人,医院也早早做好了准备,两个病床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床,只有这样才能支撑罗吉莉亚的重量。两个消防员脱下鞋子爬上了床,其余的消防员还有医生在下面托举,9 个人共同用力才将罗吉莉亚抬到床上。
这个画面看起来相当震撼,你大概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她无法站起来行走了。就这样的重量压在两条腿上,一般的关节可支撑不住。不过胖也有胖的好处,你看罗吉莉亚已经 67 岁了,脸上却没有一丝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