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又称狐臭吗图片(腋臭是一种什么味道)
45
2025-02-24
中医把肥胖分为不同类型,有的是实性体质(实胖),有的则是虚性体质(虚胖),有的属寒,有的属热。在平和、阳虚、阴虚、痰湿、湿热、气郁、气虚、血瘀、特禀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中,与肥胖关系最密切的体质是痰湿体质。
脾虚是肥胖的根本病机中医理论认为,肥胖是由于代谢不出去的痰湿积聚在体内造成的,而痰湿的生成主要责之于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中医称之为脾虚。以痰湿为主而脾虚不明显,为实胖。以脾虚为主,则为虚胖。
如上所述,脾虚是肥胖的根本病机,脾虚不去,肥胖不减。如果不明病理,盲目节食,饮食不规律,会导致更严重的脾胃功能紊乱,加重脾虚。脾胃越虚,痰湿在体内就会越积越多,人就越来越胖了。
所以,减肥一定要标本兼治,健脾化痰是关键。需要健脾益气,以复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消化吸收功能变强,这是治本之法。
减肥应根据体质选食材根据个体体质的不同,肥胖人士需要有差异地选择解决痰湿脾虚问题的疗养食材,进行个性化调养,才能更易达到减肥易瘦的目的,让身体更健康。
痰湿体质
饮食应以化湿运脾为原则,多选择具有燥湿健脾、利水渗湿功效的食材,如赤小豆、绿豆、薏米、白扁豆、荷叶、冬瓜、茯苓等。食疗方推荐如红豆薏米粥、绿豆荷叶粥、白扁豆茯苓粥、冬瓜汤等。
注意:不宜多食荤腥油腻及大枣、糯米、百合、银耳、牛奶、阿胶、酒等助湿生痰之品。
胃热体质
饮食应以清胃泄热为原则,清淡为主,多选择入脾胃经、具有清热作用的凉性食材,如绿豆、苦瓜、黄瓜、苦菜、丝瓜、莲藕、生菜、绿豆芽、萝卜、茄子、梨、柚子、西瓜、草莓等等。食疗方推荐如凉拌苦瓜、凉拌脆藕、大丰收蘸酱菜、荷塘小炒、蒜泥茄子等。
注意:不宜多食温热性食材如辛辣之品,如辣椒、花椒、洋葱、大蒜、芥末、胡椒、生姜等。
肝火体质
饮食应以清肝泻火为原则,多选择入肝经、具有清热平肝功效的凉性食材,如西芹、菠菜、荠菜、马齿苋、蘑菇、玫瑰花、菊花、决明子、茵陈等。肥甘厚味、辛辣煎炸之品会助火生热,不宜多食。食疗方推荐如芹菜羹、凉拌菠菜、菊花茶、决明子茶、茵陈茶等。
脾虚体质
饮食应以补中益气、健脾化湿为原则,多选用入脾胃经、具有健脾补气功效的温性食材,如粳米、糯米、南瓜、香菇、山药、莲子、茯苓、桂圆、荔枝、樱桃、牛肉、鸡肉、鲤鱼、鲫鱼等。食疗方推荐如健脾八宝粥、山药薏米粥、茯苓粥、南瓜粥、赤小豆鲤鱼汤、莲藕玉米排骨汤、八珍糕等。
注意:不宜多食绿豆、冬瓜、苦瓜、西瓜、柚子等性质偏凉或寒的食材。
肾虚体质
饮食应以补益肾气为原则,多选用入肾经、具有补肾功效的温性食材如山药、板栗、芡实、枸杞子、桑葚、樱桃、桂圆、白果、核桃、黑芝麻、羊肉、鸽蛋、鸽肉、海参、淡菜、枸杞菜、银耳等。食疗方推荐如南瓜枸杞燕麦粥、山药板栗粥、桂圆白果粥、生姜羊肉汤等。
注意:忌吃或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黄瓜、西瓜、甜瓜等寒凉之品。
(丰洁明)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脾虚痰湿型肥胖是现代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患者常常容易感到疲劳、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困重等不适症状,甚至很难减轻体重,甚至容易反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医药重点强调调理体质,以脾为中心,通过中成药减轻症状,提高免疫力和消化能力,达到长期控制肥胖。
中成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配合使用:
1. 健脾化湿
推荐使用健脾化湿的中成药,如陈皮、山楂等。这类成药能够帮助消化、调理内分泌和代谢,减轻脾虚和湿气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如香砂六君子丸、沉香陈皮丸等。
2.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中成药能够减少食欲不振、胃痛、便秘等症状。推荐使用小柴胡饮、黄连解毒片等。
3. 强身健体
中成药中还有一些强身健体的成分,如人参、灵芝、当归等,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耐受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如双参饮颗粒、花旗参片等。
总之,脾虚痰湿型肥胖需要综合调理,以中成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选择中成药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搭配用药,如配合运动、饮食调整等,才能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同时,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健康##减肥##中医减肥##夏日生活打卡季##中医##脾胃#
经常痰多,身体肥胖?很多朋友经常觉得自己痰多,比周围人都爱长肉,而且身体总是很“虚”没力气,不爱动,尤其是吃了饭之后,总感觉困倦,昏昏沉沉,还经常喜欢吃甜食,脾胃功能不好,经常动不动就拉肚子,大便很稀。短期影响消化,长期会形成痰湿体质,肥胖等诸多问题。
为什么会形成痰湿体质,而且体型肥胖呢?
实际上,中医认为,痰湿体质,身体肥胖,与我们脾虚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不仅化生气血,而且能代谢痰湿,若脾虚不足,痰湿不化,对机体内,很容易导致体内水湿泛溢,湿聚成痰,逐渐形成痰湿体质,而且总是痰多,消化也不好,总是胃胀,大便稀,皮肤油腻。有的朋友不仅会有痰湿严重,而且还会体脂多,腹型肥胖严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中医认为,痰湿在体内排泄不出去,会阻碍人体营养的吸收和代谢,导致该吸收的营养没有吸收,该排泄的废物堆积在皮下,内脏等部位,出现人很“虚胖”,但是没有力气的现象,而且痰湿堆积在胃肠,还会导致上面没胃口,下面却经常大便稀,大便频,拉肚子的局面。同时,这类人群往往兼有不爱运动,耐力差,又很爱吃甜食,爱吃高热量食物的情况。
怎么解决痰湿体质,身体肥胖没力气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味中药组成的方子,健脾胃,祛痰湿,分别是茯苓和薏苡仁,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看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常用于各种脾虚问题,能补中健脾,对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湿盛泄泻等问题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此外,茯苓还具有安神养心的效果,对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心悸、失眠也有不错的作用。
茯苓
《本草衍义》:“此物兴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其次看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和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功效,对于脾虚湿滞,痰水互结,水肿腹胀,食少泄泻等问题,都有不错的改善效果,尤其是麸炒薏苡仁,可有效祛湿除痰,达到湿去肉消的效果。此外,薏苡仁还能祛湿痹拘挛,对于筋骨拘挛不舒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萎、肺痈用之。筋骨病,以治阳明为主,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
综上,茯苓配合薏苡仁,健脾除湿,尤其是健脾扶正,改善脾虚正气不足,痰湿泛滥导致的肥胖,痰湿内盛问题,调理痰湿体质,对于胃胀,腹泻,失眠多梦,腹型肥胖也有不错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