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慢性疾病吗(肥胖慢性疾病生小孩有关系吗)

中国青年报 0 2025-02-07

文章目录:

肥胖是一种需要长期防控的慢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近日,“健康城市 健康体重”肥胖防控主题系列活动启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处长黄欣在启动会上表示,肥胖不仅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肥胖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表示,在营养管理临床工作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肥胖患者无法靠一腔热情“管住嘴”,这是因为人的本性决定了“吃是快乐的源泉”。

面对减肥这个“顽疾”,去年5月11日,“健康城市 健康体重”2022年肥胖防控活动启动会发布了《中国家庭健康体重倡议书》,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肥胖防控联盟。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应在健康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把健康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作为重要抓手,特别是要持续加大肥胖防控的工作。“健康城市 健康体重”活动已经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工作要点。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启动会上致词。主办方供图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肥胖防治分会主任委员赵莉认为,公共卫生的实质是政府主导,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全民共同努力,共建共享健康的环境,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可通过研究相关政策、实证研究、综合国内外肥胖防治成果,提出肥胖防控政策建议,让健康体重更具科学证据支持,有保障、可持续。

赵莉表示,目前还没有将肥胖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纳入医保,但已有研究建议将肥胖纳入慢病防控示范区建设,从而使肥胖研究、肥胖防控政策有机结合服务更多人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郑华光表示,肥胖会通过影响血脂、血压和血糖以及其他分泌物来增加心肌梗死、心衰、脑卒中和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研究发现,肥胖儿童从8岁就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可以说肥胖是“万病之源”。

普通公众该如何防控肥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何丽在启动会上分析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的三大营养素,对减重同样重要:优质蛋白质是减重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主食要控制,但不等于完全不摄入碳水化合物,而是用杂粮、杂豆等既补充能量又能长时间有饱腹感的食物替代;第三,每一餐建议先饮用少油少糖的汤,再食用叶菜,然后摄入肉类,最后吃主食。

责任编辑:姜蕾,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肥胖也是种病,怎样防治?专家来支招

2024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8日,株洲市中心医院举行多学科联合义诊,促进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中心、代谢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科室有关专家现场坐诊,为市民提供营养指导和减重咨询;营养师、运动治疗师现场支招,教大家如何科学有效减重;现场还有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糖、血压,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人体成分分析等项目。

肥胖作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提醒,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还会造成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多囊卵巢不孕不育、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会引起猝死。此次义诊,旨在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肥胖,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正确进行治疗,让更多群众知晓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的健康宣教,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需要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株洲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肝胆胰中心主任唐才喜介绍。

如何如何防治肥胖?专家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日常饮食、生活习惯规律

要知道,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体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热量。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比如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限制每日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养成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及科学饮食的习惯,包括进食时间、次数以及进食速度等科学性。

二、及时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水分,能够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基础代谢。

不仅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同时还可以让身体变得易瘦。每天喝温热的水在2升左右,既能够有饱腹感,还可以限制饮食和改善代谢。

无论是否在减肥瘦身期间,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还能够起到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要注意,一次性不能够喝得过多,饮水的时候可以分次慢饮。

三、定制一份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每天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的运动方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运动量不要太大,可以慢慢地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同时要做到每天坚持。

四、保持作息规律,以及睡眠时间充足

睡眠不够会导致皮质醇的增加,进而导致人体无法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继而导致脂肪的储存以及肌肉的消耗。

保质保量的睡眠能促进肌肉高效生长。同时,人在熬夜后还会触及食欲相关激素,从而会偏向于渴望吃高热量的饮食,同时还会失去人体宝贵的肌肉,让人进入易胖体质。

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依然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法宝。只有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才能收获健康。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来源: 潇湘晨报

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科学减重需长期管理

【来源:健康时报网】

“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当体内脂肪过度蓄积,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演变为肥胖症。”11月22日,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普通外科潘立峰主任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肥胖症需要科学减重,并进行长期管理。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胃肠外科潘立峰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不健康⽣活⽅式、社会⼼理因素、致胖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潘立峰介绍,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影响的不仅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降低生活质量,还和诸多疾病息息相关,很多肥胖患者可能会合并多种疾病,像代谢综合征就曾被称为肥胖血脂异常综合征,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此外,儿童肥胖还会导致孩子的生长发育迟缓,出现健康问题。

正确的肥胖诊断与评估是优化肥胖患者管理的基础。肥胖症诊断最基础的措施就是评估身体质量指数(BMI),也就是用我们的体重公斤,除以身⾼米的平⽅,得出的数值,正常范围在18.5~24之间,24~27.9属于超重,28~32.5属于轻度肥胖,超过32.5-37.5属于中度肥胖,超过37.5属于重度肥胖。此外,腰围是腹型肥胖的主要诊断指标,⼥性腰围超过85厘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属于中心性肥胖,应该警惕。

潘立峰谈到,虽然肥胖症被定义为⼀种疾病,但是可以被治疗和管理的,应该向专业医疗⼈⼠寻求咨询与指导,获取科学、个性化的解决⽅案。肥胖症的治疗提倡全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手术、用药、饮食、运动等。如果BMI超过30,就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中枢性减肥药如每周皮下注射的周制剂司美格鲁肽,以及中草药制剂等,用药前一定要完善必要检查。对于BMI≥32.5的病人,强烈推荐行减重代谢手术;27.5≤BMI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是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的代谢病医院,以治疗包括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等代谢性疾病为特色,医院内开设减重与糖尿病微创外科门诊开展肥胖症治疗,设有包括普通外科、内分泌科、代谢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在内多学科会诊减重团队,设置个案管理师进行生活随访,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责编:荆雪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上一篇: 去除肥胖纹有效的方法(去除肥胖纹涂什么最有效)
下一篇: 腿上肥胖纹祛除药(腿上肥胖纹可以自然去除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