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微创褶皱多久消失啊(微创腋臭手术疤痕褶皱)
39
2025-02-24
你知道吗?吸烟、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情绪不稳定、不合理膳食……这些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如果你身边有冠心病患者,更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那么问题来啦: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发生前是否也会有预兆,哪些征兆值得我们关注?在此,小编邀请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夏秋澜医生为大家答疑解惑!
来源: 健康上海12320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前两日,
气温回暖,一秒入春。
在炎热的午后来一盒冰激凌,
可谓是十分享受了。
但武汉的黄先生却没想到,
一盒美味的冰激凌差点要了他的命。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47岁的黄先生饭后吃了盒冰激凌,
上腹疼痛、胸闷了2小时,
还以为是肠胃炎发作.
到医院一检查,
血压竟高达200/123毫米汞柱,
怀疑是十分凶险的急性心肌梗死,
或是死亡率极高的主动脉夹层。
刚准备送进手术室,
人突然没了心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团队联手,
抢回心跳后,
冒险在全麻下植入心脏支架,
打通血管。
昨日,专家表示,
这种心梗症状不典型,
很容易导致病情延误,
说到底还是和年轻人不良生活习惯、
肥胖等高危因素脱不了关系。
一盒冰激凌诱发心梗
黄先生家住武昌,2月20日晚,他和女友吃过晚饭,路过便利店时买了盒冰激凌,吃下没多久竟开始腹痛、胸闷,一直持续了2小时,仍不见好转。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当晚8时,黄先生赶到梨园医院急诊科就诊。
检查发现,黄先生血压高达200/123毫米汞柱,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梗可能”,急诊医生当即将他收治入院。根据症状,除了急性心梗可能,还要排除十分凶险的主动脉夹层,需立即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当晚9时许,医生正准备将他送进手术室时,黄先生突然心脏骤停,医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进行电除颤,2个循环后,黄先生才恢复心跳。由于呼吸功能也不好,医生立马进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介入中心主任刘国勇回忆,当时患者出现烦躁情绪,穿刺都成困难,无奈只能选择在全麻下进行介入手术。患者血压、心脏情况本就不好,在全麻下面临的风险相当大。加上黄先生是个“大块头”,1.75米的个子,体重达90多公斤,6个医护人员合力才将他抬上手术室,厚厚的脂肪给介入造成很大难度。
当即,介入团队紧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心脏一根重要血管——左前降支近段几乎完全闭塞,大片心肌没有血液灌注。“必须尽快开通,否则心肌坏死不可逆转。”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黄恺教授也赶到现场指导。在抽吸了血栓后,成功送入2枚支架,仅5分钟打通血管,心脏恢复血流灌注。
肥胖等是高危诱因
昨日,黄先生复查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可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事后,刘国勇仍心有余悸,黄先生心梗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凶险,抢救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是绿色通道争取时间,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及导管室等多个团队通力合作,很难保住性命。
值得注意的是,黄先生年纪轻轻,造成急性心梗与不良生活习惯、肥胖、高血压有很大关系。“说起猝死,很多市民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刘国勇说,随着冠心病、急性心梗等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心源性猝死的中青年比例上升明显。
在门诊,不少30多岁的年轻人血管已经出现问题,如冠脉血管出现“斑块”和狭窄,但由于平时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偶尔有胸闷胸痛发生时,咬咬牙挺过去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天气交替、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容易突发急性心梗。一旦发生急性心梗,猝死率往往比老年冠心病患者更高。
四大心梗非典型症状得注意
胳膊疼痛,尤其是左边胳膊,疼痛感呈放电式,且持续时间长,其它常规治疗酸痛的方法并不能改善。
胃部不适,没有吃不干净的食物,却像吃坏了肚子,有的会恶心想吐却吐不出来,胃部不适会持续加重,范围也越来越大。超过35岁的患者,如疼痛感发生在口腔跟肚脐之间,最好做个心电图检查。
如果患有高血糖,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流汗、血压下降等情况。
其它症状,如不是龋齿引起的牙痛也应引起注意。不要以为症状缓解就没事,最好及时检查身体状况,预防意外发生。
你有这些症状吗?
快转发到朋友圈
和家人朋友一起自查
现代社会,有一类年轻人群似乎在增加,这类人群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胖!有些人是因为先天遗传,有些则是后天作息不规律。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健康威胁不是别的,恰恰是心血管疾病。
前些日子,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楼秋英正好值夜班。当天后半夜,一辆出租车疾驰而来,停在急诊室门口。伴随着家属着急的呼喊,急诊科医护团队连连赶到,发现出租车后座一名30多岁、胖胖的男性患者一动不动瘫在那里。护士伸手一探,不好,病人已经停止呼吸了,赶紧七手八脚把他挪到医院急救床上并送往抢救室。途中,一名护士跪在急救床上给病人做心肺复苏。
幸运的是,心肺复苏术和除颤下去后,病人心跳回来了。此时导管室也准备就绪,病人转送导管室,果然,心脏内有一根血管严重堵塞,也幸好抢救及时,病人的生命挽回了。
病人的妻子在得到好消息后也一下子放松下来,她告诉医生,自己的丈夫一直就很胖,工作很忙,也没什么时间去运动,他觉得自己没啥其他毛病,胖一点就胖一点了。当天睡下去时还好好的,后半夜突然胸口一阵闷痛,本来想忍一下的,但她不放心,坚持要让他去医院就诊。幸运的是,他夫妻俩一下楼出小区就看到一辆空闲的出租车迎面而来,20分钟后就赶到医院了。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容易感到疲劳,有时候疼痛表现为一阵一阵,为了不耽误工作,也就熬过去了,但有时候很可能熬过去的是生命。”楼秋英说。
早在2001年,世界著名的梅奥医院就对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而入院的病人做过统计,发现肥胖患者(BMI>30)的发病年龄要显著低于超重患者(BMI 25~30)和标准体重(BMI<25)的患者。这个论点,杭师大医学院执行院长、杭师大附院副院长、杭州市胸痛诊治中心主任张邢炜教授也非常认同。
张邢炜教授说,一个人是否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都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看家族史。如果父母,或者直系三代以内的近亲有过这类疾病的,那么要多留意。
其次,看自己。如果是“三高一吸”人群,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吸烟,那么,他患有心脏病的概率是很高的。此外,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子之一,所以也可以称作是“四高一吸”(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体重、吸烟)。
“此外,熬夜和精神紧张也都是引发心脏病的重要因素,女性在绝经期前雌性激素水平下降,这个阶段也要注意。”张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