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腋臭手术过后会疼吗(做完腋臭手术后)
25
2025-02-25
保育员对特殊幼儿的护理,保育员怎样照顾肥胖儿
有的幼儿饭量很大,胃口特别好,优点是不挑食,缺点是喜欢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肉食和甜食。这让不少家长和保育员老师又恨又爱。为啥呢?因为能吃不胖的人比较少,肥肥的体型不爱运动、劳动,时间久了还容易产生疾病。
保育员老师怎样照顾肥胖儿这个问题,也是专业的保教知识中需要学习的,本文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改善幼儿膳食,教会孩子科学的饮食习惯 告诉孩子不要过快的进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1、控制幼儿的饮食量,每天吃饭前请幼儿先喝汤,后吃主食;以菜为主,肉味辅,降低幼儿的饮食量。
2、指导幼儿吃饭时学会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贪食,不暴饮暴食。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教育孩子不要进食后就睡觉。
1、利用户外活动时间,指导幼儿做一些活动量大的运动项目。俊熙最喜欢玩沙包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以幼儿感兴趣的运动为主,其他项目为辅,让幼儿在减肥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开心、有趣的去玩,同意也达到了我们预想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好的减肥策略。
2、在午餐后,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散步,避免幼儿直接午睡,造成消化不
良。
(三)家园配合,与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协助帮助幼儿安排减肥计划。
1、 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不要过量地让孩子进食。
2、 尽量让孩子到室外多做些体力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
3、 要限制孩子吃高脂肪食品和糖果、糕点,少吃荤油、肥肉。给孩子准备适量低热量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
4、 大人要有科学的饮食习惯,给孩子做出榜样。
5、帮助孩子养成吃饭细嚼慢咽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大脑有时间接受饱腹信号,有助于防止过度进食。
如果你对保育员职业报考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了解更多
在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中,需要格外重视的就是对特殊体弱幼儿的照顾,保育老师和幼师需要按照相应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的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如何照顾肥胖儿的护理制度和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肥胖儿的情况必须做到了解,做到保教、保健配合,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特殊照顾及个别护理,使他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体弱儿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肠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肥胖等。其中肥胖儿是最为常见的。
下面将分别的展开介绍一下保育照顾肥胖儿的情况:
肥胖儿童管理
1.管理对象:在儿童入托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超重与肥胖儿童。
2.诊断标准:
(1)超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19%;
(2)轻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29%;
(3)中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49%;
(4)重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50%及以上。
3.对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建立肥胖儿管理卡片(包括超重),进行专案管理。
4.仔细分析病因,如考虑为其它疾病引起的肥胖要建议家长带患儿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因,配合治疗。
5.定期监测患儿体重、身高增长幅度,每月测量体重1次,每3个月
测量身高1次,测量日起要相对固定,并且在测量身高后对患儿的身高、体重生长情况进行评价。
6.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正确的、科学的育儿知识;使家长重视肥胖的危害性,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基础上,家园共同配合参与对患儿饮食起居上的调整。
(1)进餐时要在满足儿童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限制患儿食量:在幼儿要求添饭时,给予体积大、热量少的食物,如多给蔬菜,尽量少添加主食。
(2)控制进食速度:在进餐过程中,保教人员要不断提醒肥胖儿“慢点吃”、“慢慢嚼、把饭嚼烂”等,使幼儿放慢进食速度。
(3)家园配合调节幼儿饮食,控制脂肪的过多摄入,蛋白质必须保证每天不低于1—2g/kg;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限制甜食、零食的摄入;指导家长在饮食原料上多选择绿灯食品,少吃黄灯食品,尽量不吃红灯食品。
7.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加强对肥胖儿童的体能锻炼:指导保教人员从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等方面对肥胖儿进行调整与锻炼。
8.儿童期单纯性肥胖不提倡药物治疗,不提倡快速减肥。
9.总结:
(1)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值正常后继续持续3个月方可结案。
(2)肥胖程度减轻并在半年内稳定,为管理有效。
如果你对保育员报考学习感兴趣,可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了解更多
一、肥胖儿的管理
(一)进行肥胖儿的原因调查及分析,以利对症下药
1、标准体重:1—12岁的体重(千克)=(实足年龄×2) 7~8千克,超过标准体重的20%称为肥胖。
2、吃得多、动得少,是造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根本原因。
3、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即父母双方都胖的,孩子胖的可能性有80%,父母正常的,孩子胖的可能性只有14%。
(二)家园同步,采取有力措施,循序渐进地矫治肥胖儿
1、对肥胖儿进行登记。医务室把肥胖儿记录在册,制定肥胖儿管理卡片,每1—2月为肥胖儿进行一次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并描记他们的生长发育曲线,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速度。
2、培养肥胖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可通过教学活动、讲故事等,让幼儿知道蔬菜营养好,要多吃蔬菜。教育肥胖儿少吃甜食,晚餐少吃,睡前不吃。同时,让肥胖儿学会控制咀嚼与吞咽工作的频繁,充分咀嚼,仔细品尝每一种食物的滋味,这样能延长进食时间,有利于部分食物开始消化后产生饱腹信号而达到控制食量的目的。
3、合理营养搭配,平衡膳食结构。对于肥胖儿童,一方面要限制孩子的饮食,另一方面又要不影响他们的生长和发育,这就需要家长也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计算孩子每天需要的营养素,为他们制定合理的食谱。
4、加强锻炼,改变运动不足的状态,可积极为肥胖儿创条件,有目的地在游戏中进行训练。为了提高孩子对参加锻炼的兴趣,体育运动尽量选有趣味、有游戏性的。
5、重视预防,家园配合。
二、体弱儿的管理
(一)调查体弱儿的发展情况
1、应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儿童的卫生饮食等方面情况,以及儿童是否患有哮喘等疾病,这样幼儿园保健医生就有了体弱儿童的名册。
2、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儿童在家的健康情况、生活和行为习惯,特别要向家长了解儿童病情的症状、发病前的预兆,发病的季节和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体弱儿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检录体弱儿专案管理卡。
3、将体弱儿童放在班内有教师管理,要求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并努力学习学习护理机专业知识。
(二)对体弱儿的身体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工作
体弱儿童应加强户外活动的管理,对经常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应让他们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在锻炼时,保教人员注意儿童的精神面貌,活动密度、强度、衣着情况等,对个别在活动中出汗多应适当控制其活动量,并及时给其脱衣和干毛巾擦汗。
对早产儿、缺铁性贫血儿童应根据生理特点,看计划、有步骤地增加活动量,鼓励他们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对于运动量过度的幼儿要减轻他们的活动量,使体能消耗适当减少,并同时做好活动前后穿脱衣物等工作,而肥胖儿要多参加有效而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饭后散步等,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食欲激增。
(三)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不仅营养量充足,而且营养的质要全面,各种营养素都要具备,如果营养不良、能量不足,会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
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应加强膳食管理,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黄、猪肝、肉,并适当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C,以促进铁的吸收,预防贫血。
制定每周的食谱中,多安排一些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等。
幼儿园根据不同病因,对体弱儿童进行科学的饮食结构调整。
(四)做好防病消毒工作,避免互相传染
儿童在园一日时间长,而且儿童比较集中,容易相互传染,因此要认真做好防病消毒工作。午睡室和活动室要经常保持空气流通,每周用紫外线消毒两次,餐具、被子、桌面、每天消毒,玩教具定期消毒。
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餐具等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抹布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五)加强体弱儿的家园联系
对于体弱儿可利用家长接送的空隙时间,通过家园联系栏、宣传橱窗加强宣传,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营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