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住院哪个科检查(腋臭手术是门诊手术还是住院手术)
44
2025-02-24
在这个普遍追求骨感的时代,却对一个群体格外宽容——宝宝!
奶奶们带宝宝遛弯,晒太阳一扎堆。先不说啥,就盯着你家宝宝一通夸:“看这小脸蛋,小手手,长得可壮实,你给你家孙子一天吃的啥呀?”
宝宝的体重也就成了长辈最为得意的谈资,宝宝肉肉越多,在长辈眼里就越健康。可是,长辈眼里的这个“健康”和真正意义上的宝宝“健康”,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肥胖,我们不做任何思考,就会给它贴上笨、懒惰、没有魅力等一系列负面标签。这种既定的偏见带给宝宝的,更戳心的是心理上的灰暗影响。宝宝的自我评价也会很消极,明显不合群,幸福感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验证,成年肥胖者无论是在工作上,寻求爱情上都会较平均水平低。
其次在健康层面,肥胖会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骨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无奈,这些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疾病,我们都只是当做知识听一听。对宝宝来说,就更是远在天边了,不引起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小时候一直胖的人,成年后肥胖的几率也会很高,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有肥胖表现,成年后出现肥胖症的概率达14%;而在7岁出现肥胖的宝宝,成年后肥胖症的概率则会高达41%。
至于宝宝身体是否处于肥胖状态,就要根据这个表来衡量了。
超过2岁的宝宝,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BMI,来衡量宝宝的健康程度。
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例如,一个3岁的男宝宝,体重14kg,身高95cm,那么他的BMI=14÷(0.95)2=15.51。
具体的操作方式:1.横向对应年龄处,画垂直竖线;2.纵向找到算出的宝宝的BMI值,画线;3.检查二线相交的点,落在哪个区域。
横线代表年龄;竖线代表BMI
蓝色区域:体重过轻;
绿色区域:健康
黄色区域:即超过85%就属于超重
粉色区域:即超过95%就属于肥胖
宝妈根据以上方式,就可以判断出宝宝的健康程度。宝宝肥胖和家族遗传、内分泌疾病等也有关系,有这些原发病,我们要先积极治疗。排除了这些原发病,根本原因就是,宝宝“被吃的太多了”!
由于宝宝还不具备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对自己的饮食摄入控制能力差,这个“被吃饭”就是导致宝宝肥胖直接的元凶。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塑造宝宝正确的饮食观,预防宝宝出现肥胖。
1.尽可能地母乳喂养
建议在6个月以内,给宝宝纯母乳喂养。到宝宝添加辅食时,辅食 母乳混合喂养,逐渐至2岁。这一点很好理解,宝宝吃母乳时,饱了会自己减慢速度,或者停下来。这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识别自己的饥饿信号,调节自己每顿吃母乳的量。饿了吃,饱了停的这个好习惯会影响到他的整个童年时期。
2.给他提供优质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宝宝成长活动的能量必备来源。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时,含有丰富纤维的谷物,如小麦、大麦、全麦面包等;新鲜蔬菜,白菜、萝卜、芹菜等;水果苹果、梨、香蕉等都是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3.吃饭时,和电视绝缘
说实话,宝宝的坏习惯,源头在于家长。我说过数次的“吃饭不开电视”,仍然有宝妈为了“这次”哄宝宝吃饭,打开电视。好了,有一就有二!
4.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活动还得宝妈先来,带动宝宝。在宝宝还只会爬的阶段,宝妈可以躺下来,或者蹲着和宝宝的视线齐平,鼓励宝宝多爬,多动。特别是3-4月龄期间宝宝翻身,以及7-8月龄期间爬行训练。宝宝会走了,就可以带他户外散步,把花费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到运动上来,一举两得。
宝宝小时候胖嘟嘟的,我们看着是挺可爱的。可怕的是,我们把这种肉嘟嘟当做了“宝宝健康”的标准,而实则,我们早给宝宝成年后,阳光的社交、完美体型,健康生活习惯埋下了引爆线。趁着时间还来得及,从现在开始,给他养成受益终生的饮食习惯!
▶图片来源:360图片
科学成分检验证明,母乳是高能量密度的食物,能满足婴儿快速生长的体脂积累,并且有相对高的乳糖供能,低聚糖诱导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和抗原库的形成,促进免疫的成熟。母乳喂养能建立起有效的能量摄入自我调节机制,控制食欲和饱腹感。据研究证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超重发病率越低。所以六个月内的宝宝应当以母乳喂养。
▶图片来源:360图片
肥胖儿童管理措施有很多,如:均衡膳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运动锻炼等。
1.均衡膳食:在满足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均衡膳食,指导儿童先喝汤后进食,细嚼慢咽。控制能量摄入,避免过度喂养。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糖果、蜜饯、巧克力、冷饮、甜点心、膨化食品、西式快餐、肥肉、黄油、油炸食品以及各种含糖饮料。选择正确的进餐顺序是应该按照汤、蔬菜、荤菜、主食的顺序进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后,家长尽量不再添加主食和荤菜,可少许添加一些汤或者蔬菜。
2.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时长。减少静坐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3.加强运动锻炼:适当锻炼,加强体质。推荐一些居家亲子游戏,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亲子开合跳、萝卜蹲游戏等。
婴幼儿肥胖是常见症,家长无需过多担心,按照科学的方法喂养孩子非常重要。家长的陪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运动锻炼的时候家长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不仅可以锻炼出健康的身体,同时家长的陪伴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拥有开朗乐观的性格。
▶图片来源:360来源
出场专家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王少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嘟嘟的小宝宝越来越多了,这引起越来越多爸爸妈妈的担心,肥胖不仅会威胁宝宝现在的健康,而且还会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症呢?
宝宝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型,只有少数是因为病理原因造成的。单纯型肥胖主要因为饮食不平衡;运动少,能量消耗少,造成体内脂肪的积累以及部分病理原因。
家长如何预防宝宝变胖?首要目标是保证摄入和消耗之间的平衡,使体重稳定而不至于过快增加。要适量限制糖类的摄入,鼓励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食物,比如萝卜、胡萝卜、青菜、黄瓜、番茄、莴苣、苹果、柑橘、竹笋等。剔除高脂肪、高能量食物以及高血糖指数食物。不能使用节食手段,要能量平衡,保证三大营养素比例,建议蛋白质、糖、脂肪的比例为1:3:6。其次要增加运动。除儿童每天的体育活动外,应该再有所增加,除去学校的体育活动,起码再保证30分钟到1小时的活动。注意不要太剧烈,保持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第二天不感觉肌肉酸痛为宜。(记者邱天通讯员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