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不胖有肥胖纹(小腿不胖大腿胖是怎么回事)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0 2025-02-07

文章目录:

我明明不胖,为什么也长「肥胖纹」?一文解救裂开的皮肤

编辑/排版:Fanny 责编:Jeing 审核:李云

7天年假即将结束,相信大家在开心过年的同时也吃了许多好吃的,在此建议各位干饭人年后抓紧变身运动人,否则囤脂肪太猛了,长胖不说,还可能长肥胖纹噢~

说起肥胖纹,有小伙伴就要问了:

大腿上这一条条纹路,究竟是不是肥胖纹?

我明明又高又瘦,为什么也长「肥胖纹」?

你看我这纹,还有机会吗?

别急,身体上出现的这种奇怪纹路,今天一次说清楚。

肥胖纹到底是什么?

肥胖纹、生长纹、妊娠纹……其实全都是一回事,都叫膨胀纹或者萎缩纹,下文统称膨胀纹。
● 出现在青春期的膨胀纹,叫做“生长纹”,有1/3的青春期人群身上会长。

● 而出现在孕期的膨胀纹,就叫做“妊娠纹”,约75%的孕妇会产生妊娠纹。

那么肥胖纹是不是就是因为太胖了而产生的呢?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膨胀纹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皮肤因弹性纤维变性而脆弱,再受过度伸张使之断裂,造成皮肤“裂开”的现象。
膨胀纹在发展前期和后期,会长成不同的样子。

前期:红纹

膨胀纹初期是红色、粉红色紫红色的条纹,所以得名红纹(striae rubra) ,无症状或伴轻度瘙痒,会轻微凸起,膨胀纹一名由此而来。

后期:白纹

在6个月至两年后,红纹会逐渐褪色成苍白色,因此得名白纹(stirae alba) ,带有光泽、表面平滑、有细微皱纹,多无自觉症状,会轻微凹陷,所以有了萎缩纹的叫法。

(凸起的红纹VS凹陷的白纹)

膨胀纹和橘皮纹,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其实这俩有挺大差别,看下方对比图就能看出来了。

(橘皮纹VS膨胀纹)

它们最喜欢“爬上”这些部位

膨胀纹发病率的范围为11%~88%,好发部位包括腹部、胸部、股部(大腿)、臀部,并且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其发病率、发病部位也不同。在青春期,女性膨胀纹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的。

女性
青春期女性的好发部位是大腿、臀部、胸部。妊娠期成年女性好发部位是腹部、胸部、大腿。非妊娠期成年女性好发部位为胸部、大腿。

男性
青春期男性好发部位是臀部、大腿、小腿、背部。成年男性好发部位为臀部。

(图表源于:文献2)

为什么长纹的总是你?

生长太快

「肥胖纹」不等于肥胖,它的出现不只是因为胖得太快

假如你短期急速减肥青春期时身高突飞猛长过度健身增肌,超过皮肤延展速度,真皮层胶原组织也会因此撕裂,在皮肤上产生一条条膨胀纹。

怀孕

妊娠纹是女性怀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怀孕之后,肚子变大,皮肤这张“网”会被撑大,超过一定限度会引起“网”的断裂,便产生了妊娠纹。

关于妊娠纹,具体可戳--过半数女性都会经历,这东西的“痛”不亚于分娩

使用激素药物

长期系统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出现膨胀纹,并且纹路会更加明显、粗大,分布范围更广泛。

内分泌疾病

患有库欣综合征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也有可能出现膨胀纹,若病因不明显,可考虑进一步做内分泌功能检查。

这些难看的纹路,有办法祛除吗?

首先说明,膨胀纹随时间推移可以减轻,并不影响健康,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扎心的是,目前并没有彻底能治愈膨胀纹的方法。

市面上所谓的“除纹霜”、按摩油、肚皮面膜等,宣称“涂抹后能彻底消除妊娠纹、肥胖纹”。

其主要成分基本为橄榄油、可可油、透明质酸等,对于皮肤保湿是没有问题的,可对于膨胀纹,很遗憾,这些护肤品并没有明确疗效。

(宣称能“消除预防妊娠纹”的肚皮面膜)


若想看起来好看美观些,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外用维A酸、化学/机械性剥脱术、激光治疗、光与射频治疗等科学手段,能有一定改善。

红纹首选脉冲染料激光、维A酸


当膨胀纹还是紫红色或红色条纹时,是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推荐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585或595nm染料脉冲激光治疗,可以有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也较少。

此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维A酸,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妊娠期及哺乳期避免使用。

白纹首选点阵激光、微针射频

如果膨胀纹已经变白了,点阵激光是目前相对比较有效的治疗选择,建议选择非剥脱性或剥脱性点阵激光,当然微针射频也是有效的。

及早预防胜于后期治疗

对于因生长太快、使用药物、相关疾病等引起的膨胀纹,可能是没法避免和预防的。
但是对于体重变化太快、增肌速度太快导致的膨胀纹,还是那句老话——“管住嘴迈开腿”,避免暴饮暴食、暴瘦暴胖,科学合理运动健身,逐步适度减肥,可以很好的预防和避免膨胀纹产生,省下激光治疗的几千几万大洋。

如果你也发现自己长了膨胀纹,不必太焦虑难过,大可选择砸烂镜子、眼不见为净,毕竟它们多数发生在“不轻易见人”的部位……

若发生在比较明显的部位,也可大大方方示人,骄傲地告诉别人:
这是我曾经成长、生娃、健身撸铁换来的「勋章」。

〔参考文献〕

[1]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下 第2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4.

[2] 周莹,吴贤杰."萎缩纹的研究和治疗进展."《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935-939.

[3] 冯永强,黄绿萍,张振,卢忠,曾维惠,李雪莉,周志强,朱敏刚,何梅.膨胀纹的光电治疗及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36-41.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1年02月17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设计:blurrr

长高、长胖留下的膨胀纹,要如何才能去掉?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经历了体重和身材变化,皮肤就会出现各种纹路:

  • 孕妈「卸货」后,肚皮仍有妊娠纹;
  • 正长个儿,膝盖出现生长纹;
  • 减肥瘦身,肥胖纹依旧「站岗」……
  • 这些顽强的纹路,到底是啥来头?
膨胀纹,恼人的纹路

以上提及的妊娠纹、生长纹和肥胖纹都有共同的名字:膨胀纹,亦称牵拉纹,萎缩纹。

膨胀纹,顾名思义是皮肤膨胀后出现的纹路。

可以理解为,皮肤赶不上身材变化,真皮层被过度拉扯,破坏了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使皮肤弹性和延展性变差,从而形成萎缩性瘢痕的皮肤损伤

膨胀纹的一生会经历两个变化

刚长出来的膨胀纹呈红色或紫红色的隆起条纹,故称红纹。具有「无症状或轻微瘙痒、疼痛,颜色随时间推移而变淡」的特点。

变淡后的膨胀纹呈灰白色,亦称白纹。有「轻微凹陷、触之柔软,无明显不适,不会自行消退」的特点。

膨胀纹爱长这些部位

青春期快速长高、肥胖、妊娠、肌肉剧增等情况会诱发膨胀纹;

有些疾病如糖尿病,或正接受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亦可导致膨胀纹的出现。

这些纹路通常盘踞在大腿内侧、腰部,腹部和臀部等处,不同年龄和性别分布的部位还不一样:

  • 青春期女性

膨胀纹好发于大腿、臀部和胸部;

  • 成年妊娠女性

膨胀纹好发于腰腹、胸部和大腿;

  • 成年非妊娠女性

大腿和胸部是膨胀纹的好发部位。

  • 青春期男性

膨胀纹好发于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

  • 成年男性

臀部是膨胀纹的好发部位。

有朋友问,孕妈能避免妊娠纹吗?

妊娠纹与肚子维度增加,雌孕激素有一定关系。

如果孕妈有家族妊娠纹史孕前BIM>26(即体重越高)、孕期体重增加越多(>15kg)等情况,发生妊娠纹的风险越高

看着这些纹路,心里就不舒服。想用那些宣称能消除改善的产品,靠谱吗?

外用产品能否减轻膨胀纹?

尚缺乏客观评判标准

我们的需求在哪,商家的营销就在哪。

健康君也曾因广告效果入手,到手发现基本是维生素E、橄榄油、杏仁油、透明质酸等制品。

说白了,这些产品的核心是给皮肤做好保湿工作,避免皮肤干燥而降低皮肤弹性,导致弹性纤维断裂。

换句话说,这些产品和一般的保湿润肤霜没啥区别

想要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有稍微改善作用,可避免新纹出现。但是对于陈旧纹路依旧无能为力。

激光疗法可改善

膨胀纹不影响健康,但影响美观。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出于美观考虑,可选择外用药物或激光疗法改善:

对于红色或紫红色膨胀纹,可以混合维A酸类药膏加乙醇酸之类的药物外用,坚持使用有一定改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想更快见效的,可以选择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就是价格稍贵,需定期维护。

如果是灰白色的陈旧膨胀纹,可选择点阵激光或射频等激光疗法改善。

膨胀纹是皮肤的印记,也见证了我们的身材变化过程。

对于青春期生长导致的生长纹,我们没办法控制;

对于肥胖纹,我们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借助运动和健康饮食习惯避免忽胖忽瘦;

除了这些,也要做好皮肤保湿工作哦。

22岁女生小腿上多出一块“大理石纹”,医生:过于“贪暖”造成

来源:温州晚报

热水袋、暖风机、暖宝宝……到了冬天,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取暖设备受到很多市民的欢迎。不过,这些取暖设备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伤到自己,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接诊到不少被热水袋等取暖设备烫伤的患者。

01 暖风机对着吹小心吹花皮

前不久,上述医院皮肤科接诊了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周小姐(化名)。

22岁的周小姐,某一天无意中发现自己小腿上多出了一大块网状黑红色的花纹,就像是大理石纹花纹一样,怎么都除不掉。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看后,王小姐被告知,这是她过于“贪暖”造成的。

王小姐平时爱美,喜欢穿裙子,只要在办公室,就一直没离开过“暖风机”,每天对着双腿吹。久而久之,吹出了难看的花纹。

医生说,像这种大理石花纹的烫伤临床上被称为“火激性红斑”,这是由于皮肤在长时间接触较高温度后,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导致色素沉着而产生的。这种火激性红斑一般和暖风机取暖有关,呈紫黑色,网纹状,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伤害,也属于低温烫伤,痛感不明显,但影响美观,恢复期较长,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时间能自动修复。

02 腿上冒出大水泡,都是“贪暖”惹的

几天前,10岁的冉冉(化名)早上起来,突然发现自己腿上冒出个水泡,吓得他连忙用手抠,终于把水泡抠破,没想到过了两天,这地方又红又痛……冉冉妈妈赶紧带着他到医院皮肤科看病。

医生看到了冉冉腿上的红肿,立刻就找到了病因——低温烫伤。原来,冉冉妈妈每晚睡觉前都会给冉冉冲个热水袋。睡觉时,冉冉就把热水袋夹在大腿位置,一晚上下来,被热水袋烫伤了。

冉冉腿上的水泡

“别看热水袋不太烫,烫起你来毫不留情面。”医生解释,冬天,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觉会变得迟钝,特别在熟睡中,皮肤对外界温度更不敏感,如果贴着热水袋的位置长时间不变,就很容易烫出水泡,形成低温烫伤。

医生说,一旦产生水泡千万不要弄破水泡,水泡液是极佳的细菌培养液,破了后很容易发生感染。

03 热水袋、暖风机、电热毯,小心它们温柔的一刀

进入冬季以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几例因为贪暖而被低温烫伤的患者。这类患者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医生说,冬季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烫伤,叫做“低温烫伤”。

和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在一开始并不容易被注意到,但是,一旦形成伤害,就会比较深。

像冉冉这样一觉醒来后发现被热水袋烫伤的患者还真不少,很多病患甚至根本就想不到这是被烫伤了。医生说,除了热水袋以外,大家冬季用于取暖的热水袋、暖风机、暖宝宝、电热毯……这些取暖用品其实都超过了安全温度,特别是热水袋,由于棉被具有蓄热能力,最容易烫伤。

当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会造成表皮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

04 超过体温就有可能造成伤害

自己在取暖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到烫,怎么就会烫伤呢?

医生说,皮肤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娇贵。只要长时间接触超过体温37℃的温度,就有可能对皮肤产生伤害。当皮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

大家常用的热水袋、暖风机等取暖用品的温度都在50度以上,大大超过了安全温度,短时间内感觉不烫,但只要接触足够的时间,过度贪“暖”就可能被温柔地烫伤了。

05 老人、小孩和糖尿病患者多留意

造成低温烫伤的两个基本原因,一个是热度,一个是时间长度。一般人体有自我保护机制,会让人主动脱离热源。所以低温烫伤更常发生在痛觉迟钝的人身上,怕冷的老人和皮肤娇嫩的小孩要特别小心。对一些特殊患者,要特别当心。

比如:瘫痪患者,因为不能翻身,就不适合长时间用电热毯;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末梢神经病变的病人,皮肤神经感觉迟钝麻木,也不适合用;小孩由于皮肤娇嫩,睡着时热觉和痛觉敏感度下降,也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一些简单的方法也能避免被低温烫伤。冲热水袋的时候,水温不要太热,最好给热水袋穿上“外衣”,避免热力直接作用于皮肤;使用取暖物品尽量不要过夜,电热毯上床后应及时关掉电源;用暖风机时,避免对着吹,皮肤如果有发烫的感觉,说明距离太近,有被低温烫伤的危险。

上一篇: 和肥胖妇女的爱视频(和肥胖妇女的爱爱小说)
下一篇: 脾胃虚肥胖喝什么茶(脾虚肥胖用什么泡水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