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肥胖怎么减肥(抗抑郁药导致的肥胖如何治)

老庞中医养生科普 0 2025-02-07

文章目录:

哪些抗抑郁药会导致肥胖?哪些不会?体重增加该怎么办?医生告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一个人明明只是因为情绪低落去看医生,结果身体却变得越来越沉重?

不是因为吃得多,也不是因为懒得运动,却发现体重在不知不觉中蹿升,甚至连衣服都开始“抗议”了。这时候,才辗转想起,或许是那些抗抑郁药惹的祸。

抗抑郁药,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重要工具,帮助无数人从情绪低谷中走出,但它们有时候也像个“隐形推手”,把体重悄悄往上推。

而更让人困惑的是,不是所有抗抑郁药都会这样,有些甚至可以帮你保持体重稳定。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抗抑郁药会导致肥胖?哪些不会?如果体重真的增加了,又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带你找到答案。

抗抑郁药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场复杂的化学博弈。很多人刚开始服药时,并不会注意到体重的变化,直到几个月甚至一年后,才发现自己“膨胀”了不少。

根据研究,超过25%的抗抑郁药使用者会经历明显的体重增加。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可能带来血压升高、糖尿病风险增加等健康隐患。可是,为什么抗抑郁药会让人发胖呢?

科学家发现,体重增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新陈代谢减慢:某些抗抑郁药会影响身体的代谢速度,让你燃烧热量的效率降低。
  2. 食欲增加:有些药物会刺激大脑中的食欲信号,让人忍不住多吃两口,甚至形成暴饮暴食的习惯。
  3. 激素变化:抗抑郁药可能干扰与体重调节相关的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导致脂肪更容易囤积。
  4. 情绪改善后的补偿性进食:部分患者在情绪好转后,通过饮食寻找多巴胺的额外奖励,导致摄入热量超标。

这个过程看似复杂,却很真实。试想,一个刚从抑郁泥潭中爬出来的人,面对突然放松的心情,可能更容易对食物失去戒心,再加上药物的“推波助澜”,体重自然会悄悄爬升。

既然抗抑郁药有可能让人发胖,那么具体到药物种类上,哪些是“高风险选手”?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例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这类药物是老一代抗抑郁药,虽然疗效显著,但容易让人发胖。研究表明,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体重增加的风险更高,尤其是在长期治疗中。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比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等,虽然不如三环类那样“著名”,但它们也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

3.特定的SSRI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现代治疗抑郁症的“主力军”,其中的帕罗西汀(常见商品名为赛乐特)被认为是最容易引起体重增加的一种。

4.米氮平

米氮平常被用来治疗抑郁症,同时改善睡眠和食欲,但它也经常被患者戏称为“增肥神器”。研究显示,这种药物可能导致显著的体重增长,尤其是在治疗初期。

值得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抗抑郁药都会让人发胖,以下几类药物对体重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可能帮助部分人维持体重稳定:

1.舍曲林

舍曲林是一种常见的SSRI药物,不仅疗效显著,对体重的影响也较小。

2.氟西汀

氟西汀(俗称百忧解)甚至被认为可能帮助一些患者减轻体重,因此特别适合对体重敏感的患者。

3.文拉法辛

文拉法辛属于SNRIs(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对体重的影响较为中性。

4.布普洛尼

布普洛尼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症状,还可能对体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用于辅助减肥。

面对抗抑郁药引起的体重增加,你并非束手无策。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应对:

1.与医生沟通

这一步非常关键。不要擅自停药或减量,否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状反弹。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选择对体重影响较小的药物。

2.饮食调整

适当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可以帮助控制食欲,避免暴饮暴食。

3.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运动不仅能帮助减肥,还能改善情绪,辅助抗抑郁治疗。

4.监控体重变化

养成定期称体重的习惯,及时发现体重的异常波动,避免问题积累。

5.心理支持

体重增加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沟通,获得支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面对变化。

如果你正在服用抗抑郁药或即将开始治疗,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降低体重增加的风险:

  1.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体重增加的“三大法宝”。
  2. 定期随访: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3. 关注心态变化:避免用食物奖励自己,尝试用其他方式(如阅读、听音乐)满足心理需求。

抗抑郁药就像一座双刃剑,它在治疗情绪问题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体重增加。但别忘了,健康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情绪的平衡和身体的健康需要共同守护

或许你会发现,调整生活习惯、与医生沟通、坚持锻炼,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最终会成为你掌控健康的关键。健康的生活,从不只是药物的功劳,更是你对生活的态度。

参考文献

张明园,《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科学出版社,2020年。

王玉梅,《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

李晓兰,《抗抑郁药与体重变化的研究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年。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健康与药物治疗的指导原则》,2019年。

健康大课堂 | 精神科药物所致肥胖的防治策略

2019年北京安定医院健康大课堂科普系列讲座——

精神科药物所致肥胖的防治策略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常见到患者在吃了一段时间的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明显的肥胖,这会严重影响患者对药物的服药依从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副作用?很多家属或病人常有这方面的疑问,认为是这些药含有激素,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抗精神病药物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变化?如何降低抗精神病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2019年9月17日(周二)下午3:00--4:30,北京安定医院3号楼阶梯教室举办健康大课堂活动,我们请来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尹冬青医生从中医角度讲授《精神科药物所致肥胖的防治策略》。

将进行网络直播和互动

时间:2019年9月17日(周二)下午3:00到4:30

地点:北京安定医院3号楼阶梯教室

免费讲座,不用报名,免费发放宣传资料。

专家介绍

尹冬青

●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

● 长期从事精神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精神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针刺干预研究》,对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的中医药干预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北京青年医师协会理事

● 独立承担北京市课题4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制定中医“治未病”标准5项,制定双相抑郁和酒精戒断中医诊疗临床路径2项,参与编纂书籍5部,主编书籍1部

微信号 : 北京安定医院

新浪微博:@北京安定医院

医生说 | 吃抗抑郁药一个月发胖八斤,该怎么办?

精神类药物在治病的同时,易造成体重增加,很多病人由于不想发胖,于是偷偷减药甚至拒绝吃药,结果反而造成病情加重、迁延反复。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既治疗精神疾病、又可以控制体重呢?

为什么抗精神类药物容易引起发胖?

该怎么正确减肥?

抗精神病药并非通过单一途径引起肥胖,药物引起患者食欲增加、睡眠增多,再加上精神疾病患者普遍运动量不高,就非常容易发胖。

想要控制体重,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1、更换药物: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由医生更换为其他药物,注意不可自行调整;

2、控制饮食:控制热量的摄入,低脂、高纤维食物能增加饱胀感,降低美味性,从而降低能量摄入;

3、增加锻炼:锻炼应根据个人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且能长期坚持的低强度运动为宜,尽量避免空闲时间久坐不动;

4、不要使用减肥药物:减肥没有捷径,市售减肥药很多都对身体有害,容易造成体内代谢紊乱,导致造成精神疾病加重或者复发。

吃药长太胖,是药含有激素吗?

精神类药物引起发胖是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困扰之一,很多患者以为药物含有激素发胖,于是干脆不吃,反而加重了精神疾病。

那么,精神类药物到底含有激素吗?

1、精神类药物到底含有激素吗?

精神类药物不含有激素。精神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都不同于激素,与激素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只要严格遵从医嘱,患者可以放心服用药物治疗疾病。

2、激素是什么?

激素是由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类化学活性物质,主要影响人体的代谢活动。其中一类激素如糖皮质激素,持续超量使用容易造成肥胖,这也是很多人谈“激素”色变的原因。事实上,规范使用激素,也没有那么可怕的。

3、为什么大家误认为精神类药物有激素呢?

很多精神类药物容易引起人肥胖,和激素作用类似,因此使得很多人以为精神类药物里含有激素。

4、体重增加怎么办?可以停药吗?

千万不可以停药。可以找医生商量,请医生调整用药,更换为其他药物。此外,还需要加强锻炼、控制热量摄入,保持一颗平常心,多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缓解心内压力。

坚持治疗,即使体重有所增加,也比精神疾病加重的后果要好,治病是第一目标,在治病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很多办法减轻体重,不可因为恐惧体重而擅自停药。

上一篇: 肥胖会引起胆红素高吗(肥胖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肥胖症伤寒论(肥胖病的中医病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