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腋臭自卑导致没有朋友(有腋臭自卑导致怎么办)
45
2025-02-24
医生正在对患者问诊。
医院供图
武汉晚报讯(记者李丽 通讯员周珊)一日6杯奶茶配各式重口味小吃,女子患上胃食管反流症,连尿都变成“茶色”。消化专家提醒:腹型肥胖人群暴饮暴食后更易发病,一旦出现症状一定要禁嘴并及时就医,以免引起食管、贲门损伤,甚至诱发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24岁的董佳颖(化名)是位美食达人,每到休假她便寻觅大街小巷品尝各类美食。上周末,董女士与好友相约到长沙某知名美食街尝鲜,糖油粑粑、麻辣仔鸡、口味虾、特色臭豆腐等重口味小吃不断,还一口气买了拿铁、鲜奶等6种口味的奶茶,边逛街边吃喝直到凌晨返汉。
“原本指望过个惬意的周末,结果却吃了大苦头!”次日醒来,董女士便感觉口干舌燥,反酸烧心,毫无食欲,想是玩得太累休息不够,谁知喝杯白开水后竟全部吐了出来,解出的小便也是茶褐色的。害怕之下,她赶紧请假来到附近的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看病。
经详细询问病史、病情,并完善检查,董女士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正常情况下,食管有一道完整的抗反流防御机制。接诊专家谢伶俐主任表示,患者本身属于腹型肥胖体型,腹压长期过高,猛然进食大量重口味、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上熬夜、休息不足便会导致这道自然的防御屏障功能失衡;同时,超量饮用含咖啡因、高甜高糖高脂等成分的奶茶又易引起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综合影响下,董女士便突发了胃食管反流病,其出现的茶褐色尿液正是大量饮用奶茶形成的尿液沉积。
考虑患者发病急、症状典型,谢伶俐建议她立即调整饮食结构,给予护胃、抑制胃酸等对症药物治疗,并反复叮嘱要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不适随诊,定期复查。
美食好吃、奶茶好喝,均要适可而止。谢伶俐提醒,奶茶富含茶叶成分,短期大量饮用会让人过度亢奋、体力消耗,导致失眠;另外,它含有高糖、咖啡、脂肪等,也易导致胆固醇升高、肥胖,引起胃食管返流病。因此,她建议日常饮用奶茶以每次不超过200ml为宜。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体脂体重超标尤其腹型肥胖等人群,应清淡饮食,用餐半小时后可适当运动促进消化。一旦早起刷牙出现恶心、干呕,烧心、口苦、反酸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胃食管返流致病的可能。
来源: 武汉晚报
应粉丝要求,说说经常头晕呕吐,水气上逆怎么办?
身体的水液的正常代谢,离不开五脏的协同作用,对于水气上逆,与心脾肾三脏最为密切,脾为生湿之源,肾主水液,是生源之本,而心具有镇摄水气的作用,心属火,脾属土,火能生土,当心阳虚,火不能培土,土虚则水气上逆。
心是君火,肾有相火,也有肾水,君火相火共同温化寒水,如果心阳不足,但肾阳足不会上逆,但如果肾火不足以单独制约寒水,水气也会上逆。
一患者说脚冷,有过敏性鼻炎,如果晚上记得加盖脚,就能睡到6点,不然就会4点就冻醒,并打喷嚏,口水多,舌淡胖水滑,有时候想咳嗽,头晕想呕,没胃口,大便不成形。
我就问他,那你被子盖身上,不盖脚,能不能睡到6点,他说不能,一定要盖脚,身上盖一张,脚还要加盖一层。
好,我给他开了真武汤加桂枝,仙灵脾(茯苓,白芍,生姜,附子,白术)
冷,是寒,是什么部位冷?是脚,脚是下焦,哪里管下焦脚?属肾,所以是肾寒啊。口水多,舌淡胖水滑,是水多,是什么部位水多?口,而头晕想呕,是头,也就是上部水多,这要一摆就明白了吧,下焦寒多,上焦水多,不就是阳虚水逆,是肾阳虚,拦不着水了。
怎么调理呢?患者说盖脚,就能多睡2小时,这就是寒者温之吗?温那里?温脚不就是温肾吗?所以身体的表现全都告诉你了。
真武汤,用附子来温肾阳筑第一道防线,用白术生姜温脾阳筑第二道防线,用茯苓白芍利水敛阴,防姜附术太燥。加桂枝温心阳,起镇摄作用。
又有另一患者,说早上老是困,苏医生,你科普说最好起床后温酌小半杯热水,但我从来不敢,因为一喝就头晕心慌,但吃完早餐后,再喝就没事。
好,我给她开了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甘草、白术)
之前说过早上睡不醒,是阳气不升,不敢喝水,一喝就头晕,是水多,但吃完早餐就好,说明是脾虚,吃早餐就是“补脾”啊,补脾之后,脾气升清,而肝随脾升,阳气上去了,人就不晕了。
用桂枝、甘草温心阳,心阳足,可以制摄水气,让水不上逆,白术补脾益气,茯苓渗湿利水。
还有一患者,背部有巴掌大的地方觉得特别冷,胃中有振水声,口淡喝水即吐,心悸失眠。
好,我给他开了茯苓甘草汤加龙骨、牡蛎。(茯苓(加大量),桂枝,甘草、生姜、生龙骨、牡蛎)
心之腑在背,饮留心下不去,就会阻碍阳气布散,使背寒。而胃中有振水声,说明水多,积在中上焦。为什么要将生姜代白术呢?因为胃中振水为胃中有死水,而白术偏补,生姜温散可以散死水。加大茯苓祛水利湿。而生龙骨、牡蛎可以重镇安神助眠。
总结:心阳虚水泛用桂枝,脾阳虚用生姜,肾阳虚用附子。
以上说到中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清风计划##健康科普排位赛#
甲亢,甲减都是甲状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如何缓解甲减带来的相应症状。
很多甲减患者不仅要不间断地服用优甲乐,身体还会出现各种甲减带来的不良症状,如虚胖水肿,心悸气短,舌淡有齿痕等等症状,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还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工作。
有些患者就问有没有一种方子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呢?
这当然是有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治疗的方式也不太相同,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方子叫做真武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有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芍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等等。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1.用于脾气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疲劳乏力、消化不良、腹胀、大便稀薄或腹泻等。2.用于脾虚所致有形之水积聚的水肿及无形之水积聚形成的痰饮。3.用于气虚引起的自汗。4.用于脾虚引起的胎动不安
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胃经。能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
最后一种是附子,性味归经: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本品辛热纯阳,峻烈有毒,入心、肾、脾经,药力颇强。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辛热走散,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上面这些药材搭配在一起,可以起到缓解甲减症状的作用。
当然了,这属于基础的经典方子,我在平时使用的时候,往往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处理,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如果你也被相似的症状困扰,不妨试试用中医调理一下,或许情况就会有一定的改善。
下面看一个医案:
李女士,32岁。患者自2个月前产后,出现面色苍白,体胖肢肿,头昏晕如坐舟车。
曾在某医院检查: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0.85wmol/L, 总甲状腺素25.8nmol/L, 诊断为甲状腺机能重度减退, 靠服甲状腺素片维持。
近来病情加重,除见上症外,还有精神极度疲乏,畏寒肢冷,易感冒,食欲不振,月经量少色淡,便溏,每日2~3次,小便清长,夜夜频数。
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
最后证属脾肾阳虚,治拟温阳补肾,健脾利水。
用真武汤加味,处方:制附片、桂枝、白芍各,炒白木、茯苓、仙灵脾、仙茅,干姜、防风各,黄芪,生姜。
二诊:5剂后,面浮肢肿骤然消退,畏寒肢冷也感好转,纳增,精神转佳。
药已中的,上方去防风,加潞党参,陈皮,淡附片增至,再进,诸症均有明显改善。
本文的目的旨在说明中药对调理甲减症状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当然,如果你身体的确不适,应该及时咨询相关医生,及时调理改善,这样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