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去腋臭最佳方法视频(激光去腋臭多少钱啊)
37
2025-02-24
李泰是一个心思机灵的人,心知父皇不想暴露身份,“昨日孩儿在太医院结识了一个小道长李牧,他教给孩子很多养生的方子,今日特意来拜访李牧。”
李世民一愣,胖青雀走路来竟然是听了李牧的话?
不禁对李牧更加刮目相看。
心中一动,拉着李泰来到一旁,低声吩咐了几句。
李泰一脸茫然,可还是连连点头,表示都记下了。
目送李世民离开以后,李泰带着重重心事走进道观,看到李牧躺在院子内,和昨天在太医院的姿势同出一辙。
滚圆的脸蛋忍不住抽搐了几下,你教我多运动,你反而躺在这里?
可是想到昨天李牧给自己展示的八块腹肌,李泰又摇摇头,人和人没法比啊。
“李牧!”
李牧刚刚送走李世民,感觉有些累,准备小憩一会。
哪知道又听到有人喊自己,小暴脾气顿时起来了,怎么睡个懒觉这么难?
“谁……原来是越王殿下!”
李牧正要发火,结果看到了一个滚圆的肉球,立刻堆出满脸笑容,不但站起来,还主动把自己的竹椅让给李泰。
若是让李世民看到这一幕,恐怕李牧在他心目中的仙气会立刻荡然无存,这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
李牧恐怕也会很委屈,我清高,又不是想死?我得罪了“杀子传弟”的李泰,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泰被李牧瞬息万变的表情惊呆了,他木讷的坐在竹椅上,“李牧……你的脸部表情真丰富。”
“呵呵,越王殿下来这里有何事?”
李泰想起李世民的叮嘱,为了不引起李牧怀疑,主动请教起养生的问题,如何解决自己的肥胖症。
但凡皇家的人,没有一个不怕死的。
等说的差不多,李泰盯着李牧:“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李牧盯着李泰,这个死胖子长的和汪峰老师也不像啊,也没坐着转椅啊!
最关键的是也没拍灯啊,怎么就突然问了一句“告诉我的你梦想是什么!”
很懵圈。
还好李泰也演技在线,没有让李牧产生怀疑。
李牧犹犹豫豫:“我也没啥梦想,就是想开个小酒馆,卖卖药膳什么的,能养家糊口就行!”
汪峰……不,李泰老师直接站起来大声道:“你的梦想,我来帮你完成。放心,有我在,整个长安城没人敢找你的麻烦。”
李牧心动了!
他非常喜欢钱,可是李牧知道,有命拿钱,也要有命花钱。
没有人是真的喜欢寂寞和贫穷,只是被逼无奈。
他要是有权有势有钱,肯定不会一个人躺在竹椅上在破道观里纳凉,绝对会找几个貌美肤白大长腿的丫鬟。
两个人手持摇扇、一个人给自己端茶倒水、一个人喂自己吃水果、一个人给自己捏腿……
李牧觉得自己不是贪图钱财,更加不是看重李泰这座山,虽然肥、胖,遮挡面积又大、又稳固。
而是进了长安城,找到吃鸡少女的几率要大一些。
“真的?”
“真的!”
李泰有些不高兴了,我堂堂越王,还能言而无信吗?
说到这里,李泰心中一动,越王府的财务也不宽裕。
现在国库、内库都空虚,别看李世民赏赐不断,频率高,但是效率低。
而李泰喜欢看书、喜欢书画、喜欢宴请文人骚客,哪一项都是烧钱的行当。
他知道母后的病就是李牧开的药方,太医院那帮废物跟李牧一比就是十足的废物,李牧给自己调养身子的方子也很有效。
综合条件加起来,李牧的酒馆肯定会爆、会挣很多钱!
李泰看李牧的眼神变了,仿佛在看一堆堆的银饼。
李牧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只是记得李承乾喜欢激情四射,不记得李泰有这个嗜好啊。
想到一个肥胖的身体向自己扑过来,自己是不从呢还是不从呢?
“越王殿下?”
李泰回过神来,“你的酒楼,我出钱,我找人,咱们五五开,但是有一个条件!”
李牧有点蒙,五五开?这也太大方了吧!
别的不说,单单是李泰充当“酒楼势力”保护伞一条,白拿三成就不过分。
“越王殿下,您请说……”
李泰一脸郑重:“不能让人知道里面有我股份!”
李牧恍然大悟,这个时候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
那些达官贵人、门阀世家,名下各种商铺一大堆,都是交给不相干的人打理,自己都是不屑一顾的表情。
经商的是周迅,关我鲁树人什么事?
谁家都有,就是不承认。
若是李泰经商的事情传出,参李泰的奏折会如同鹅毛大雪一般飘进太极宫。
李牧一副“我懂了,你懂了”的表情,“了解,酒楼是我李牧的,跟越王殿下丝毫关系没有。”
李泰开心的拍了拍李牧的肩膀,一...
“你准备一下药膳的事情,我去安排酒楼的事情,用不了几天就能开业,你可别拖后腿。”
李牧开始在脑海里搜刮书籍,整理这个时期有的调料和食材,然后用这些食材又能做出什么菜品,这些菜品又如何包装出功效来。
以及需要打造什么厨具。
看到李牧那令人作呕的字体,李泰很大方的从王府里安排了一个能写能画的下人过来替李牧写。
一晃五天过去了,孙思邈还没有一点消息,还好刘文通派人来告诉李牧,没事,咱师傅给皇后看病,在皇宫里吃香的喝辣的,生活很滋润,不劳担心。
李牧:“……”
再次看到了李泰那肥胖的身体,李牧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自从李泰听了自己的话加强锻炼、注意饮食以后,那滚圆的脸蛋好像小了一圈。
李牧感觉李泰没有以前可爱了,而且也不知道胖青雀变瘦以后,靠山还稳固不稳固。
李泰直接无视了李牧的眼神,“走,我带你去看看咱们的酒楼,你记清楚,不管谁问,都是我为了答谢你帮我看病,给你的谢礼。”
李牧走了几步就感觉有些累,可是人家越王殿下都是步行,你好意思坐马车?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走到长安城,李牧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反而李泰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到了目的地,李牧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眼睛。
尼玛,说好的小酒馆呢?
太子谋反可以说是古代皇位传承中最大的笑话了,唐朝还就发生过这一件事情,当时被李世民立为太子的李承乾谋反,虽然被李世民迅速扑灭并将其废黜,但这件事也让李世民悲痛万分,有人说当时的李承乾他不已经是太子了么,为什么还要去谋反呢?
而对于李承乾谋反这一事,有人说是因为是李承乾患有足疾,行走艰难,而在注重仪表和形象的皇家里,这一身体缺陷被无限放大,所以当时的朝廷大臣以及李世民就压根没有考虑过让李承乾来继位。最后使得李承乾谋反。
这个原因,根本就没什么可信度,因为古代还有让智力低下的人当皇帝呢,比如“何不食肉糜”这句话的主人公晋惠帝司马衷,其智商就明显低于常人,在理政方面近乎痴愚,却依然稳坐皇位。
再者据史料记载,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这之后不久,李承乾的腿出现了问题,变成了残疾人,也就说李承乾是在贞观十年(636 年)左右患上残疾,而李承乾谋反是发生在贞观十七年(公元 643 年),这期间已经相隔七年,李世民都并有废太子,以及改立太子的想法,加上李世民还为李承乾配备了顶尖的师资团队,如李纲、房玄龄等名臣悉心教导,辅佐太子,这些都足以看当时李世民对李承乾所寄予的厚望。所以李承乾如果不谋反,他的太子,皇位,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
至于为何李承乾最后走上了谋反之路,我认为是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可以说除了谋反,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而造成此事的原因,也绝对与这件事情的主角之一的李世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承乾谋反这一局面,就是李世民自己亲手酿成的。
而细究其原因呢,这里就要提到另一个当事人李世民的嫡次子魏王李泰了,李泰这个人自幼聪慧,才学出众,当时深得李世民的宠爱。贞观二年(628 年)年仅9 岁的李泰就被封为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管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随后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当时李泰封地多达22州,手中掌握了这22个州的军事大权。不懂的朋友可能对其没什么太大感觉,举个例子,一起受封的皇子还有李恪,他的封地只有8州。对比一下,大家就知道李世民有多宠爱李泰了。
而且重点来了,李泰随后又在贞观八年(634 年),李泰又被授予雍州牧与左武侯大将军的官职。而雍州是唐朝都城长安所在之州,所以地位不言而喻。并且李世民在之前也担任过雍州牧,这个直到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依然是雍州牧。你说这种情况下,身为太子的李承乾他慌不慌?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都知道历史的李泰身材肥胖,李世民就担心李泰上朝趋走参拜困难,所以便特许李泰坐轿子到上朝的地方,这个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并且因为李泰爱好文学,李世民还特令李泰在魏王府置文学馆,任其引召学士,后来与李泰共同编撰《括地志》的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便是在此时招纳的。这一看好像觉得没什么,可问题是李世民在武德时期所开设的文学馆也是当时李渊批准的。并且从里面走出了十八学士,其中就包括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当时为了让李泰更好的编撰书籍,还打算让李泰搬进武德殿,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大概解释一下,古代皇宫以东的方向是有代表太子的含义,比如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东宫,而武德殿地理位置很特殊,位于皇帝所住的太极宫以东,再往东才是太子所住的东宫,所以也是有代表太子的含义,被视为 “第二东宫”。
资治通鉴
虽然此事在魏征等大臣极力劝谏下,指出此举不妥,李世民才收回了成命,但从以上都能看出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是已经超过了一般的父子之情,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所以李承乾的谋反很大程度上就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毕竟从当时李承乾的视角来看,老老实实当太子是并不见得就能获得皇位的,这个别说能不能获得皇位了,估计很可能连自己命都保不住,比如李承乾他的大伯,当时太子李建成被他爹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做掉,在往上是隋朝的太子杨勇就被自己弟弟隋炀帝杨广做掉。再往前太子顺利继承皇位那都是南朝陈的太子陈叔宝了。
而这些可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啊,可见当时的太子就没有什么好结果的,这种情况下,你想想李承乾除了谋反还能有什么办法?所以说实话,这个时候别说是李承乾谋反了,你换做谁来,结果都是一样的,只能谋反。
引用一个电视剧的片段,不知道大家伙有没有看过,就是贞观之治电视剧中,李承乾谋反后,李世民就问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李承乾的回答是:“谋反是为了自救,自救必然冒犯根源”,虽然这是电视剧演绎,但确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历史上李承乾的处境。
前因探源
在历史的长河中,626年7月的玄武门之变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唐朝初期的宁静。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了自保,果断地在玄武门发动了兵变。太子李建成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惨遭射杀,李渊遂将李世民立为太子,继而在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李世民的统治自此开始。
而在626年(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后,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寄予厚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的命运却悄然转折。643年(贞观十七年),他在弟弟魏王李泰的威胁下,暗中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意图起兵逼宫,重演父亲李世民当年的壮举,然而阴谋败露,李承乾最终被流放,历史称之为李承乾谋反。
李承乾自幼便受到李世民的宠爱,李世民即位后,迅速将年仅八岁的他册立为太子,并为其安排了名师教导,诸如陆德明、孔颖达等儒学大师,以及房玄龄、魏徵等朝中重臣,倾尽心血培养他成为未来的接班人。
然而,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也日渐明显。636年(贞观十年),李泰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自由引召学士,李世民对其的偏爱更是令朝中众臣心生不满。李泰的肥胖身材甚至让李世民特许他坐小车上朝,这一举动令朝臣们颇感不满,李世民为此大怒,狠狠训斥了他们一番。
自639年(贞观十三年)起,李承乾因患脚疾而心生自卑,逐渐表现出叛逆的倾向。他宠幸一名男乐工,李世民得知后,愤怒之下将其处死,李承乾悲痛欲绝,甚至数月不朝,心中积压的愤懑让他对劝谏自己的张玄素等人心生杀意。李世民对此感到愤怒,魏徵更是直言应另立太子,但李世民始终不愿放弃李承乾。
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工,李世民对此欣喜若狂,频频赏赐李泰,赏赐之丰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李承乾在父皇的严厉管教与弟弟的宠爱之间感到无比焦虑,尽管李世民曾言绝不废太子,李承乾心中却始终不安。
在此背景下,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等人暗中密谋,意图仿效父亲的玄武门之变,铲除李泰,逼宫李世民,直接称帝。然而,阴谋被李承乾的卫士纥干承基告知李世民,事情败露,李世民果断下令赐李元昌自尽,参与造反的谋士侯君集等人也被诛杀。面对李承乾这个主犯,李世民却难以下狠手。
在处理皇子谋反一事时,朝中一位通事舍人来济建议李世民将李承乾废为庶人并流放,以保其性命。此言深得李世民心,来济因此获得重用。最终,李承乾被贬为庶人,流放至黔州,抑郁而终,年仅三十岁。
后果与反思
李世民在重新立储时,考虑到若立李泰为太子,李承乾及其子孙必将遭殃,李治也可能被清除。因此,李泰被排除在外,李世民最终选择了年幼且性格温和的李治为新太子,李治日后即位成为唐高宗。
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丽,既是为了恢复因李承乾谋反而受损的威望,也是为了为李治扫清外患。李承乾的谋反,不仅改变了李世民的继承计划,也为后来的唐朝政局埋下了隐患。
结语
李承乾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哀,更是权力斗争的无情写照。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游戏往往伴随着血腥与背叛,李承乾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权力中心的残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