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的喷雾能根治嘛(腋臭喷药管用吗)
48
2025-02-22
昨日,省教育厅公布了与省体育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14年福建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与2010年相比,我省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不过,近视眼和肥胖儿童还是不少,男生肥胖发生率总体水平增长。
据了解,此次调研是自1985年以来全国第7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研对象确定为7-22岁福建省三地(福州、厦门、邵武)及四高校的在校小、中、大学生共计8800人。
乡村学生长高长壮了
据了解,和2010年相比,乡村小学女生身高增长1.4厘米,乡村高中女生身高增长1.3厘米,乡村大学女生身高增长1.6厘米。
在体重方面,与2010年相比,乡村小学男女生体重分别增长1.1与1.0千克,城市初中男女生体重分别增长1.9与1.6千克,城市高中男生和乡村高中女生体重分别增长3.5与1.4千克,乡村大学男女生体重分别增长2.1与2.0千克。
此外,与2010年相比,城市小学女生和乡村小学男生胸围分别增长1.6与2.1厘米,城市初中男女生和乡村初中男生胸围分别增长2.1、2.5、1.5厘米,城市高中男女生和乡村高中女生胸围分别增长2.5、2.6、2.2厘米,城市和乡村大学女生胸围分别增长1.7与2.4厘米。其余各类别各年龄段没有明显差异。
身体变好力气变大了
据介绍,学生们的身体机能总体水平提升。
与2010年相比,城市小学男女生肺活量分别增长79.6、125.9毫升,乡村小学男女生肺活量分别增长112.8、313.4毫升,城市初中男女生肺活量分别增长188.6、310.7毫升,乡村初中男女生肺活量分别增长210.7、209.0毫升,城市高中男女生肺活量分别增长229.6、162.8毫升,乡村高中男女生肺活量分别增长128.2、228.6毫升。但城市与乡村大学女生肺活量分别增长-212.5、-164.8毫升。
同时,与2010年相比,城市小学男女生握力分别增长1.0、1.1千克,乡村小学男女生握力分别增长1.5、1.1千克,乡村大学女生握力增长1.4千克。但乡村初中男生、城市大学女生及乡村大学男生握力分别增长-1.1、-2.3、-1.2千克。
反映肌肉耐力水平的指标是斜身引体向上(小学男生)、引体向上(初中、高中、大学男生)、仰卧起坐(女生)。与2010年相比,城市与乡村小学女生分别增长2.6、1.7次,城市与乡村初中女生分别增长1.8、3.1次,城市与乡村高中女生分别增长2.7、3.9次,乡村大学女生增长2.9次。但城市与乡村小学男生分别增长-8.7、-10.4次,城市与乡村大学男生分别增长-1.0、-1.1次。
反映耐力水平的指标是男1000米跑、女800米跑,其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与2010年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处于持平状态,但2010年耐力素质水平较2005年、2000年、1995年是明显提升,扭转了1995年至2000年、2001年至2005年期间心肺功能这一重要指标连续下降的颓势。与2005年相比,学生总体水平增加-5.6秒,因此,从长期发展趋势看,耐力总体水平提升。
近视的比率下降
与2010年相比,7-22岁男生屈光近视率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男生下降34.6个百分点,其余各年龄段没有明显差异;7-22岁女生屈光近视率下降6.3个百分点,其中,小学女生下降4.9个百分点,大学女生下降16.8个百分点。屈光近视方面,乡村学生屈光近视发生率低于城市学生6.9个百分点。
同时,7-22岁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小学女生下降2.6个百分点,其余各年龄段没有明显差异;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
男生肥胖率增加
据介绍,男生肥胖发生率总体水平增长。与2010年相比,男生肥胖率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初中男生增长2.1个百分点,高中男生增长1.1个百分点,其余年龄没有明显差异;女生肥胖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
同时,与2010年相比,反映下肢爆发力的城市小学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增长-10.0、-5.2厘米,乡村小学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增长-5.0、-6.2厘米,城市初中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增长-15.0、-7.3厘米,乡村初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增长-3.8厘米,城市高中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增长-13.0、-5.7厘米,乡村高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增长-6.6厘米,城市大学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增长-11.8、-9.4厘米,乡村大学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增长-6.5厘米。但乡村大学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增长9.3厘米。
与2010年相比,城市小学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增长-0.5厘米,乡村小学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分别增长-0.2、-0.5厘米,城市初中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增长-1.9厘米,乡村初中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增长-1.4厘米,城市与乡村高中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分别增长-1.9、-2.3厘米,城市大学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增长-1.3厘米,乡村大学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增长-1.0厘米。但城市初中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增长1.1厘米。其余各类别各年龄段没有明显差异。
与2010年相比,城市初中男生速度成绩增加0.2秒,城市大学男女生速度成绩分别增加0.5、0.5秒,乡村大学男女生速度成绩分别增加0.4、0.5秒。但乡村高中男女生速度成绩分别增加-0.13、-0.2秒。其余各类别各年龄段没有明显差异。(东南快报记者齐榕)
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妇幼司、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及相关专家出席,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小眼镜”和“小胖墩”的问题,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如何?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介绍说,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6岁以下超重肥胖的问题,特别是肥胖,农村超过了城市。
赵文华表示,儿童肥胖问题引起了国家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对儿童肥胖问题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明确,各相关部门对儿童肥胖防控也采取了有力措施。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方案》精准施策,非常清楚地描述和明确了各个部门职责,按照全国和地区水平制定了不同目标,还提出了众多的具体的行动措施。
在技术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定期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实时掌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变化。从2015年起,在全国试点地区开展以防控超重肥胖为主的“营养校园”项目。这个项目经过6年探索,摸索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模式和可推广的经验和技术。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除了关注身高、低体重和控制贫血等指标,也重点关注在改善的同时要做好超重肥胖预防工作,各地、各部门还有许多重要举措,总的来说,儿童超重肥胖引起了各方关注,已经采取了行动,还需要持续不断的采取行动。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回答记者提问
另外,赵文华还就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给家长们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知识信息量非常大,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家庭每周食谱,食谱可以体现食物多样化。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超市、菜市场一起买菜识别食物,一起看食物标签。让孩子进厨房,让孩子学会做家常菜。在家庭里要践行家庭分餐,这个不光是卫生,还可以让每个人都知道吃多少,盘子里的东西有多少一眼就能看到。
第二,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实现充足的身体活动,尽最大努力减少静态行为时间。充足的身体活动就是要有积极出行方式,多干点家务,到阳光下健身。孩子们要有大量的、中到高强度的活动,而且活动的时候要气喘吁吁,出点大汗,这样的活动每天要达到至少1小时。对孩子们来讲越长时间活动越好。除了必要的学习,学习的时候也应该一小时活动一下,或者45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也就是说,应该减少静态行为,即靠着、躺着、坐着。
第三,减少屏幕时间。不仅是视力的问题,也是肥胖的问题。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关注一下体重,一家人经常测测体重、身高、腰围,让孩子记下来,划个曲线,要学会判断。如果体重和身高相比,体重长的太快了,就要采取行动。另外对于已经超重或者稍微肥胖的孩子们,不要让孩子们盲目减肥,不要偏听偏信减肥的办法,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最后,含糖饮料的问题,赵文华表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有将近20%经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喝是说每周至少5天以上都喝。大家鼓励孩子们多喝水,什么是水?家长要告诉孩子们这些概念,水指的是自来水、白开水。不要不渴不喝,要主动喝,要喝足量了。饮料不是水,所以应该不喝或少喝。家长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特别是共同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职责。
相关研究显示,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儿童食用越来越多高糖和高热量食品,肥胖比例呈快速增长。肥胖问题已非城里人和成年人的“专利”,农村青少年儿童正面临肥胖的侵袭。(7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营养缺乏与过剩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更严重的是农村健康营养知识的匮乏。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多数人不知道什么食物真正有营养,把鸡蛋卖了换方便面,用胡萝卜喂家禽。而把“奥和奥”、“营养干线”等用料低劣、着色剂滥用、添加剂超标的假冒伪劣食品当做营养品日日喂给贪吃的孩子。
同时,“小孩胖点好”的农村传统观念影响也给儿童变肥胖加码。本就吃了不少引发肥胖的垃圾食品,还会被老人追食、诱食、逼食,导致农村胖墩越来越多。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垃圾食品填出的更不是一个“strong”的胖墩,而是虚胖的胖墩。因此,“乡村化”的儿童肥胖亟待从根源上解决。
民以食为天。吃的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是不分城市与农村的共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将正确丰富的营养知识普及到农村。同时,应该加大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查处力度,将那些威胁人们食品安全的垃圾清理干净。
家长的言传身教更是在解决“小胖墩”的问题上充当最关键的一环。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健康知识的能力,也要带动家庭教育,只有全家一起抵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一起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学校也应开展饮食行为教育,让孩子懂得各种食品有什么营养,有哪些危害,从而自觉地科学饮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只有家庭、学校与社会齐动员,才能最大力度的解决“乡村化”的儿童肥胖难题。(秘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