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手术医院价格多少钱(腋臭手术 医院)
33
2025-02-25
10岁小女孩总喊口渴,竟是患了糖尿病
10岁的瑞瑞(化名)是全家人的宝贝。瑞瑞很爱吃炸鸡、汉堡之类的洋快餐,每周都要去解解馋,而且喜欢拿饮料当水喝。身高150cm的她体重已有58公斤了,可身材走样对瑞瑞来说,还不算是最糟糕的,瑞瑞的妈妈在今年过年后突然发现,瑞瑞每天都要喝很多水,几杯下去还总是喊渴,家人担心瑞瑞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赶紧带她到河科大一附院内分泌科做检查,这才发现,由于长期食用高热量、高甜度的食物,身材肥胖又很少运动,瑞瑞已经患上了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
河科大一附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付留俊告诉记者,经过治疗,目前瑞瑞的血糖得以控制,但糖尿病是伴随患者一生的疾病,肥胖也是导致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糖尿病不是“血糖升高”这么简单,只要有血管的地方就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底疾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黑脖子洗不干净的胖娃,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河科大一附院内分泌科医师袁园告诉记者,儿童糖尿病起病不容易引起家长重视,往往血糖较高、病情较重,表现明显多尿、多饮,多餐、体重下降,简称为“三多一少”,这种情况下家长才带孩子到医院看病,所以提醒家长一定注意,孩子较胖,一定要警惕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富贵病”。如果家族中有患糖尿病的,其后代一定要严格控制体重,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此外,如果胖孩子出现颈部、腋窝处皮肤发黑、粗糙的情况,却怎么也洗不干净,可能是出现了黑棘皮症,那就更要当心了。因为患黑棘皮症的肥胖儿童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胖孩子出现黑棘皮症,是胰岛素抵抗的表现,而胰岛素与血糖关系密切,孩子这么小就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长此以往,将来患糖尿病的风险非常高。
如果有这种皮肤表现,且明显肥胖,应到医院住院检查。若检查后血糖正常,可进行运动和饮食调理,随着体重的下降,黑棘皮症也会随之消失。如果检查后发现有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也不必惊慌,通过坚持运动和饮食调整,必要时做些治疗,可有效地控制体重,消除黑棘皮病,同时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需要警惕的是,黑棘皮病患者如果体重下降后皮肤没有恢复正常,且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必须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孩子“动起来”,不做“糖娃娃”
随着医学进展,医学家发现肥胖和内分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肥胖认定为一种病。哪种程度才算是肥胖呢?付留俊告诉大家判断儿童是否肥胖至少要考虑体重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体内脂肪含量,首先每年测量身高,计算bmi(bmi=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通常2~6岁的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女孩小于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对于大于6岁的孩子,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小于0.46。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测量脂肪占体重的比例。
如何让孩子从小保持一个好身材和健康的身体呢?付留俊建议,首先要注重均衡饮食,适当减少主食。有的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够,总是恨不得孩子平时能多吃一些,“填鸭式”的方法来养孩子是不可取的。家长要管住孩子的嘴,少喝甜饮料、碳酸饮料、少吃油炸、快餐等垃圾食品,莫要“病”从口入才后悔。最好制订一份运动计划,家长可以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喜欢的全身运动,如游泳、骑车、球类等。持之以恒的运动是减肥的良方。同时,父母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运动,效果更好。
杭州男孩小刚,虽然才8岁,但体重已经突破84斤。因为体重过重,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了陪小刚减肥,妈妈痛下决心辞去收入可观的稳定工作,开始在家全职带娃。
奶奶太宠,天天做炸鸡红烧肉
8岁男孩体重飙到80多斤
走进浙江一儿童医院的诊间,妈妈大倒苦水:“我也想做一个经济独立的女人,可孩子再交给爷爷奶奶养,真要不行了!我实在没办法!”
这是一个典型的4-2-1家庭。爷爷奶奶很宠爱大孙子,小刚喜欢吃荤菜,奶奶就每天做炸鸡、红烧肉、酥鱼等,他每次能消灭一整盘,吃饭也香。周末去姥姥家,也是大鱼大肉伺候,愣是把可爱的小刚养到了80多斤。
而且奶奶总在放学路上偷偷给小刚买汽水。奶奶说:“我知道这样不好,可孩子总嚷嚷想要,我想就喝一点总没事的,儿子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
妈妈多次劝阻,都没能打消老一辈“大胖小子就是福”的观念,看着儿子日渐发福的身材,妈妈实在坐不住了……
脖子有块黑东西怎么都洗不掉
一查竟是糖尿病前兆
真正让妈妈下定决心辞职的,是无意中发现儿子的脖子有点黑,当时还责怪他洗澡时没好好洗。
小刚委屈地辩解:“搓了很多次,就是洗不掉,还被班上的同学嘲笑,叫我‘胖泥猴’!”妈妈亲自上阵使劲搓洗,发现好像不是污垢,确实洗不掉。
经过详细检查,小刚的颈部、双侧腋下的皮肤都呈黑色,医生诊断小刚患上了黑棘皮症,一查血糖,糖耐量异常,准糖尿病!
儿童期肥胖者,颈部、腋窝、肘部常有皮肤颜色加深现象,好像总也洗不干净似的,还可能有棘皮样突起,这些都是体内胰岛素抵抗的体表标志,也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
医生也提醒大家,较胖的孩子如果出现脖子、腋下等部位皮肤发黑、粗糙的情况,家长要高度重视,不要硬搓,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切勿使用民间偏方。
无独有偶,近日,哈尔滨一医院内分泌科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壮壮(化名),原来壮壮奶奶发现她白白胖胖的小孙子忽然脖子、胳肢窝、大腿根变黑,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并且近半年越来越黑。奶奶领着壮壮去皮肤科看病,在皮肤科做了化验以后,发现孩子的血糖竟然还有升高,这可吓坏了奶奶,赶紧领着壮壮来到了医院。经过医生详细的问诊,查体及做相关检查后,10岁的壮壮被确诊为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减低。
据医生介绍,“黑棘皮病”主要表现为患处皮肤呈现黑色,增厚、粗糙,可呈疣状,皮损多见于颈部、腋部、乳晕、腹股沟、肛周及面部等处。多见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肥胖人群,也是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的特有皮肤表现。
近年来随着“小胖子”越来越多,儿童或青少年患“黑棘皮病”的比例也越来越多,由于大部分人对于此种皮肤病变并没有科学的认识,觉得孩子胖胖的非常可爱,能吃能喝身体壮,皮肤黑洗洗就好了,不幸的是这些“小胖子”中有一部分人在来医院看病时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
最突出特征就是肥胖
医生指出,孩子过度肥胖会带来诸多影响。
“近年来,青少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我们把患有糖尿病的儿童称为“糖娃娃”。目前平均每100人中就有一个糖娃娃,他们最突出的特征是肥胖。”
据医生介绍,肥胖症患儿患糖尿病的概率为非超重人群的3倍,同时易并发脂肪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肥胖,日后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
同时,体重过重,也会使下肢负荷增加,易出现下肢关节痛;睡眠时打呼噜,严重的伴有睡眠呼吸暂停;此外,还有免疫功能低下、发育问题、骨龄提前等诸多问题……
减肥处方:调整饮食,健康减脂
针对小刚的情况,医生开出了三张处方:
饮食处方:饮食要荤素搭配得当,限制洋快餐及饮料这样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食品,并且控制饮食总热量。
运动处方:每天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比如跳绳、打球、游泳等。
药物处方:给孩子开了中药调理治疗,配合儿童诊疗中心外治工作室的减肥贴,进行贴敷。医生再三和家长强调:如果饮食运动不注意,肥胖不控制,内分泌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孩子胰岛功能进一步损害,那有可能要常年打胰岛素针才能控制。
小刚妈妈辞了工作之后,认真督促小刚配合医生的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并坚持中药调理。
两个月后复查,尿糖指标转为阴性,血糖降到正常范围,体重也减了2kg,初见成效。医生鼓励小刚和妈妈,要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说起谁患了糖尿病,你想到的可能都是些老年人。但现在,你可能会说还有“那谁家的孩子”。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最新调查发现,近年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甚至低龄化趋势,目前我国“小糖人”的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六,且年发病率增长超过1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一种是Ⅰ型糖尿病,即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的疾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
2、另外一种是Ⅱ型糖尿病,它是由于相对胰岛素缺乏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这一类型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
但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随着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病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尤其Ⅱ型糖尿病迅速增多。我们所说的糖尿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也主要是针对这种类型的糖尿病而言。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尿病本身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一种综合征,危险之处在于它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10年后,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约是一般人群的两倍。
另外,糖尿病肾病已经日益成为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还会对眼底、视网膜组织产生损害,轻者出现视力模糊或眼底出血、渗血等迹象,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那么,哪些年轻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即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人;吃得多而不愿意运动的人;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有异常妊娠史的妇女,如曾分娩过巨大胎儿。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得糖尿病的年轻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肥胖引起的。
该如何预防儿童肥胖、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或糖尿病呢?
首先,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过多热量摄入,少食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和蔬菜。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吃饭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有益的营养素。并且,在缓慢的咀嚼过程中可以明显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总量。
再有,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体育锻炼的种类,游泳、跑步、快走等均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身体强壮、免疫力强,还可以预防肥胖和糖尿病。关于糖尿病,这些你必须知道!
半岛都市报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自:新快报、人民日报
杭州男孩小刚,虽然才8岁,但体重已经突破84斤。因为体重过重,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了陪小刚减肥,妈妈痛下决心辞去收入可观的稳定工作,开始在家全职带娃。
奶奶太宠,天天做炸鸡红烧肉8岁男孩体重飙到80多斤
走进浙江一儿童医院的诊间,妈妈大倒苦水:“我也想做一个经济独立的女人,可孩子再交给爷爷奶奶养,真要不行了!我实在没办法!”
这是一个典型的4-2-1家庭。爷爷奶奶很宠爱大孙子,小刚喜欢吃荤菜,奶奶就每天做炸鸡、红烧肉、酥鱼等,他每次能消灭一整盘,吃饭也香。周末去姥姥家,也是大鱼大肉伺候,愣是把可爱的小刚养到了80多斤。
而且奶奶总在放学路上偷偷给小刚买汽水。奶奶说:“我知道这样不好,可孩子总嚷嚷想要,我想就喝一点总没事的,儿子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
妈妈多次劝阻,都没能打消老一辈“大胖小子就是福”的观念,看着儿子日渐发福的身材,妈妈实在坐不住了……
脖子有块黑东西怎么都洗不掉一查竟是糖尿病前兆
真正让妈妈下定决心辞职的,是无意中发现儿子的脖子有点黑,当时还责怪他洗澡时没好好洗。
小刚委屈地辩解:“搓了很多次,就是洗不掉,还被班上的同学嘲笑,叫我‘胖泥猴’!”妈妈亲自上阵使劲搓洗,发现好像不是污垢,确实洗不掉。
经过详细检查,小刚的颈部、双侧腋下的皮肤都呈黑色,医生诊断小刚患上了黑棘皮症,一查血糖,糖耐量异常,准糖尿病!
儿童期肥胖者,颈部、腋窝、肘部常有皮肤颜色加深现象,好像总也洗不干净似的,还可能有棘皮样突起,这些都是体内胰岛素抵抗的体表标志,也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
医生也提醒大家,较胖的孩子如果出现脖子、腋下等部位皮肤发黑、粗糙的情况,家长要高度重视,不要硬搓,赶紧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切勿使用民间偏方。
无独有偶,近日,哈尔滨一医院内分泌科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壮壮(化名),原来壮壮奶奶发现她白白胖胖的小孙子忽然脖子、胳肢窝、大腿根变黑,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并且近半年越来越黑。奶奶领着壮壮去皮肤科看病,在皮肤科做了化验以后,发现孩子的血糖竟然还有升高,这可吓坏了奶奶,赶紧领着壮壮来到了医院。经过医生详细的问诊,查体及做相关检查后,10岁的壮壮被确诊为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减低。
据医生介绍,“黑棘皮病”主要表现为患处皮肤呈现黑色,增厚、粗糙,可呈疣状,皮损多见于颈部、腋部、乳晕、腹股沟、肛周及面部等处。多见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肥胖人群,也是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的特有皮肤表现。
近年来随着“小胖子”越来越多,儿童或青少年患“黑棘皮病”的比例也越来越多,由于大部分人对于此种皮肤病变并没有科学的认识,觉得孩子胖胖的非常可爱,能吃能喝身体壮,皮肤黑洗洗就好了,不幸的是这些“小胖子”中有一部分人在来医院看病时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最突出特征就是肥胖
医生指出,孩子过度肥胖会带来诸多影响。
“近年来,青少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我们把患有糖尿病的儿童称为“糖娃娃”。目前平均每100人中就有一个糖娃娃,他们最突出的特征是肥胖。”
据医生介绍,肥胖症患儿患糖尿病的概率为非超重人群的3倍,同时易并发脂肪代谢紊乱;如果长期肥胖,日后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
同时,体重过重,也会使下肢负荷增加,易出现下肢关节痛;睡眠时打呼噜,严重的伴有睡眠呼吸暂停;此外,还有免疫功能低下、发育问题、骨龄提前等诸多问题……
减肥处方:调整饮食,健康减脂
针对小刚的情况,医生开出了三张处方:
饮食处方:饮食要荤素搭配得当,限制洋快餐及饮料这样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食品,并且控制饮食总热量。
运动处方:每天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比如跳绳、打球、游泳等。
药物处方:给孩子开了中药调理治疗,配合儿童诊疗中心外治工作室的减肥贴,进行贴敷。医生再三和家长强调:如果饮食运动不注意,肥胖不控制,内分泌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孩子胰岛功能进一步损害,那有可能要常年打胰岛素针才能控制。
小刚妈妈辞了工作之后,认真督促小刚配合医生的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并坚持中药调理。
两个月后复查,尿糖指标转为阴性,血糖降到正常范围,体重也减了2kg,初见成效。医生鼓励小刚和妈妈,要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说起谁患了糖尿病,你想到的可能都是些老年人。但现在,你可能会说还有“那谁家的孩子”。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最新调查发现,近年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甚至低龄化趋势,目前我国“小糖人”的发病率达十万分之六,且年发病率增长超过1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一种是Ⅰ型糖尿病,即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的疾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
2、另外一种是Ⅱ型糖尿病,它是由于相对胰岛素缺乏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这一类型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
但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随着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病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尤其Ⅱ型糖尿病迅速增多。我们所说的糖尿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也主要是针对这种类型的糖尿病而言。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尿病本身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一种综合征,危险之处在于它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10年后,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约是一般人群的两倍。
另外,糖尿病肾病已经日益成为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还会对眼底、视网膜组织产生损害,轻者出现视力模糊或眼底出血、渗血等迹象,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那么,哪些年轻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即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人;吃得多而不愿意运动的人;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有异常妊娠史的妇女,如曾分娩过巨大胎儿。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得糖尿病的年轻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肥胖引起的。
该如何预防儿童肥胖、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或糖尿病呢?
首先,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过多热量摄入,少食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和蔬菜。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吃饭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有益的营养素。并且,在缓慢的咀嚼过程中可以明显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总量。
再有,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体育锻炼的种类,游泳、跑步、快走等均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孩子身体强壮、免疫力强,还可以预防肥胖和糖尿病。关于糖尿病,这些你必须知道!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自:新快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