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肥胖怎么引起的(疲劳型肥胖的特征)

上观新闻 0 2025-02-06

文章目录:

越累反而越胖?可能是它在作祟

最近有朋友发来求助说

我的儿子之前挺瘦的

但上班之后我就发现他越来越胖

他说因为工作太忙,于是就越来越胖了

可能是“过劳肥”

这“过劳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会“过劳肥”

“过劳肥”属于压力型肥胖,对于主要进行脑力工作的上班族来说,通常会出现运动量不足, 甚至不运动的情况,脂肪得不到充分消耗,就会出现“过劳肥”。

正常情况下,身体能够自行控制皮质醇分泌,调节血液中皮质醇的含量,但是当生活工作压力很大时,肾上腺皮质醇指数就会升高,会加速新陈代谢,不断提醒机体需要补充能量,于是就会食欲增强,导致摄入过多。

同时,如果经常熬夜,情况还会加重,因为熬夜时饥饿素会快速增加,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导致夜间不断进食。如此一来,白天黑夜都过量饮食,导致脂肪不断累积,身体缺乏运动导致脂肪无法被消耗,脂肪不断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过劳肥”。

我国一半成人超重肥胖

2021年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发布的《之公民体重管理卫生健康指南》提到,从2004年到2012年,我国肥胖患病率增加3倍多。

而我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调查结果显示,BMI≥24.0kg/m2者,也就是说超重的人:

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 BMI:18.5 ~ 23.9 kg/m2) 的3倍~4倍;

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2倍~3倍;

伴发2项及2项以上危险因素,即血压高、血糖高、血清总胆固醇高、血清三酰甘油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3倍~4倍。

2017年刊发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美国哈佛大学关于“成年早期至中期体重增加与后期主要健康结果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中青年每增加10斤体重,中老年时:

糖尿病风险增加30%

高血压风险增加14%

心血管病风险增加8%

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6%

不吸烟者死亡率风险增加5%

控制好体重

这5个关键点要牢记!

1. 运动方面

运动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耗脂肪,一般至少需要20分钟。因此,想要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最好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持续时间是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这也正是很多人每天运动,但仍然没有显著效果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由于自身懒惰或是事务繁忙等原因,期望一次运动就能带来体重的明显变化。但是,运动必须长期且达到一定稳定的频率才会带来身体的改变。

此外,在强度方面,以微微出汗为宜。建议中老年人,运动后适宜心率=170-年龄,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八段锦、跳舞、快走、骑车等。运动应该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 饮食方面

江南饮食在营养体系上和地中海饮食相似,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总结了江南饮食的六大特点:

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此外,国人往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WHO和营养学界对膳食纤维的摄摄入给出了统一建议,即每人每天摄人量在25g-35g。不过,我国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人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普遍不足,人均膳食纤维总摄人量约为13g/天。

建议多吃一些果蔬、补充全谷物,保证膳食纤维摄入。

3. 心情方面

压力大使得皮质醇升高,引起脂肪分解,全身大量脂肪被动员进入血液,当脂肪没有得到消耗,它会重新分布,也就是向身体的中心囤积。时间久了以后,就会出现大腹便便的现象。

所以,保持一个好的、轻松的心情非常重要。

4. 睡眠方面

最好23点前入睡,保证规律睡眠时间。

5. 体重方面

健康的减肥目标是体重降低0.5kg/周~ 1.0kg/周,快速减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资料:CCTV生活圈

编辑:毕扬静

越累越胖?别让压力成为“长肉肉”的原因

26岁的市民叶先生(化名)是一位媒体从业者,最近他发现自己工作虽然很辛苦,5年时间竟然长胖40斤……其实,像叶先生这样工作后长了很多肉肉的人不在少数。近日,“人为什么会越累越胖”更是冲上了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记者请教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张倩。

图源 视觉中国

“压力胖”“过劳肥”并不少见

随着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上班族面临的工作强度也在增加,“996”、“007”屡见不鲜。与之而来的,是“压力胖”、“过劳肥”也越来越多被大家提及。在张倩医师看来,这种由于压力、劳累引起的肥胖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内分泌科门诊中常常会接诊这一类的患者。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中青年、高强度工作,经常出差或者熬夜,久坐不动。常见于白领、司机、高强度脑力工作者等等。”

张倩回忆,上个月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黄女士(化名),30岁,从事it行业,经常加班熬夜,加班后还爱吃甜食、火锅,也没有时间运动,1年多的时间体重增长近40斤。“通过系统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位女士虽然没有肥胖和代谢病家族史,但是她在肥胖的基础上,还合并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脂肪肝以及月经紊乱等问题。”针对黄女士的情况,医生首先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调整其工作节奏,控制其饮食,加强锻炼,并给予一些药物联合治疗,各项指标这才逐渐好转,3个月后,体重减轻了20斤。

图源 视觉中国

靠安抚性食物减压,容易越累越胖

人到底为什么会越累越胖?压力大、劳累就一定会胖吗?其实过度劳累,压力大,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肥胖。人体长肥肉的本质是身体有多余的能量没有及时消耗掉,从而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人体变胖。这就意味着,任何原因所致的摄食过多,消耗减少,久而久之都会引起肥胖。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除了长期久坐不动,部分人甚至会将外卖食品视作家常便饭。外卖食品往往与“高糖、高油、高盐”不分家,而长期摄入这种高热量食物,“发胖”就在所难免。

压力,也是无法忽视的一方面因素。如果从事的是高压力工作,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体大脑就会想通过摄入一些“安抚性食物”来抵抗压力反应。那什么是“安抚性的食品”呢?顾名思义指的是能够使人获得安抚或幸福感的食物,包括高糖,高脂肪或是童年记忆里喜欢的食物。当压力大时,人们会持续摄食增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进一步引起皮质醇水平的紊乱和一些代谢问题,这些又会进一步激化压力反应,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出现越累越胖的现象。

图源 视觉中国

拒绝“压力胖”, 分辨是“馋”还是“饿”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很快,怎样才能不让“肉肉”找上门的速度也很快?张倩医师给出如下建议:

1、调整作息,排解压力。尽量少熬夜,避免连续熬夜。白天工作之余安排一些活动,哪怕是在工作空间就可以完成的简单运动。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放松方式,例如瑜伽,冥想,跑步,打球,聚会等,运动不仅可以保持身材,也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压力的方法。

2、分辨“馋”还是“饿”。明明刚饱餐过,却又想再吃点甜品?心情不好,想来包薯片?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饥饿。尽量规律三餐,可以适当加餐,学会抵制不健康食品的诱惑。

3、用健康食品替代“三高”食品。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危害很大。封锁这些食物,可以选择热量低的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类来代替,以满足想吃食物的欲望。

4、关注压力,及时发现身体异常信号。人体在承受压力的同时,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比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胃部不适、容易生病等等。关注自身变化,定期体检,才能及时调整,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通讯员 唐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腹部肥胖、饭后犯困、经常疲劳?小心被代谢综合征盯上!

肚子胖四肢瘦、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偏高、经常感觉疲劳、饭后容易犯困、稍微运动就会气喘、皮肤粗糙容易长痘……上述症状中,如果你同时具有三种或三种以上,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代谢综合征!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等多种疾病或危险因素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

生活中,大多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并不会感到明显不适,因此即便发现体征数据出现异常,也少有引起重视。殊不知,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发展前期的关键阶段,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其演变为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有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5倍!

代谢综合征的成因

代谢综合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摄入大量高脂高糖食物,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久坐不动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加速腹型肥胖的形成;长时间的熬夜、睡眠不足,也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促使血糖升高。此外,代谢综合征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除遗传等因素外,代谢综合征的形成大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这也为我们干预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思路。

如何干预代谢综合征?

鉴于代谢综合征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紧密关联,生活方式干预成为其主要防治手段之一。具体来说,可以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进行调整。在饮食上,应坚持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原则,多吃富含维生素、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全谷物等;在运动方面,可以通过慢跑、游泳、中华通络操等有氧运动,以及举铁、俯卧撑等抗阻运动来进行康复锻炼,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但需要长期坚持;在作息上,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量保持作息规律,以维护身体的生物钟稳定。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干预后,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调理干预。目前常见的用药方案,包括通过服用降压、调糖类的药物改善血压、血糖水平,以及使用具有综合调理功效的中药进行干预治疗。

津力达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糖波动、促进血糖达标,帮助代谢综合征患者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JAMA·内科学)上发表的研究显示,针对腹型肥胖的糖耐量异常,同时合并其他代谢指标紊乱的人群,在干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能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同时津力达能改善腰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多项代谢异常指标,这表明津力达可作为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案。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代谢综合征一定要及时干预,即便目前身体未感明显不适,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展为糖尿病,就追悔莫及了。

上一篇: 肥肥胖胖的蜘蛛(肥胖蜘蛛侠图片)
下一篇: 名中医治疗肥胖(名中医治疗肥胖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