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肥胖三高(肥胖三高怎么办)

信网 0 2025-02-06

文章目录:

中青年男女心梗风险有别 女性以三高合并肥胖为因

原标题:中青年男女,心梗风险有别

男性以吸烟、血脂异常为主;女性以三高合并肥胖为因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利芸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尤其是心肌梗死,频频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是什么原因导致正值盛年的中青年发作心脏病?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

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下的中青年中,男女患上心梗的主要风险因素不同,女性以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为主;男性以血脂异常和吸烟多见。这项研究结果与我们接诊的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特点基本一致。

临床上,60岁以下心梗男性患者几乎全部为吸烟人群,大多合并血脂异常,这些人多数生活习惯不良,除了大量吸烟、饮食油荤无禁忌,往往还有久坐不动、熬夜缺觉的坏习惯。小于60岁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再合并肥胖,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由于60岁之前患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女性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绝经后人群中,这就使得60岁以下中青年心梗患者以男性为主。不过,60岁以下的女性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肥胖,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要比同样情况的男性高出许多。

无论女性的糖尿病、高血压与肥胖,还是男性的吸烟与高血脂,都是可控制、可治疗的风险因素。我曾见过一名年仅21岁的心肌梗死男性患者,急诊做了冠状动脉支架,出院后家人严格监督他戒烟、控制饮食,并且远离金属切割的职业污染环境,病情一直非常稳定。我也曾非常惋惜地见证一名年仅40岁的中年男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1天就匆忙返回职场,并且熬夜工作、吸烟提神,试图弥补住院期间工作的缺漏,结果猝死在书桌旁。

因此,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避免疾病。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也能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若是已经患有心肌梗死,即使死里逃生,再次发病的可能性仍然极大,更应严格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以最大可能降低再发病率。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可可]

女人胖容易患病,也许跟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3类食材能改善

我们知道肥胖对人健康有各种危害,比如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等,但肥胖对于女性健康所造成的风险可能更大一些,除了心血管疾病、三高外,可能还会增加不少跟女性相关的疾病风险。研究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可能与部分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

雌激素水平和糖尿病有一定的关联性

糖尿病也与雌激素有一定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体重过重的人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为什么呢?是因为体重高脂肪多的人会产生胰岛素抵抗,身体为了平衡自然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代谢糖分,而长期胰岛素过高会让雌激素水平升高,尤其是雌酮,会进一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阻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过高的胰岛素会产生过多的雌激素,进而导致胰岛素过高和胰岛素阻抗,而那会让人体重增加,使得身体制造更多雌激素。而在更年期后,女性主要是在脂肪组织中制造雌激素。体重过重或肥胖的女性脂肪细胞会比苗条的女性多不少,因此也会制造更多雌激素。

这样的结果也就是,雌激素水平高,可能会让女性更易患糖尿病,这也是更年期后肥胖女性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雌激素更容易让女性患上女性恶性疾病

美国卫生局指出,从18岁到中年期间体重增加超过9公斤的女性,更年期后患乳癌的风险会增加1倍。而之所以会有这样问题是因为体重过重的更年期女性雌激素,会比苗条女性的多出50-100倍,因为脂肪细胞也能产生雌激素,这可能就是体重较重的女性患乳癌风险较大的原因之一了。

而在另外一项由全美癌症协会针对超过10万名女性所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那些从18岁以来体重增加超过20公斤的人,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了5倍。而据统计发现,在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中,有40%都是肥胖的。

总而言之,更年期过后雌激素过多是患女性恶性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那么可以通过调整雌激素来避免这些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重恢复正常值,并且改变饮食习惯,减少摄入过多的雌激素。

3类食材起到减重,并且调整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既然科学证实了雌激素过高和癌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日常的一些习惯来调整,以便达到减重及调整身体雌激素水平的作用,以下有三种食材可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1、海苔

据了解在日本,女性患乳腺恶性疾病的风险少6倍,而那里的人都常吃海苔。一项随机试验显示一种叫做翅藻的棕色海藻,每天食用5克,连续7周之后,食用翅藻的人群大幅降低了雌激素值。所以,在日常可以考虑选择适量摄入海苔来起到预防效果。

不过,因为海苔含碘,有相关疾病的人群摄入较多的碘可能会引发问题,所以在选择吃海苔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当然即使没有相关的疾病,那么也要适量摄入,碘每日建议摄取量为150微克,儿童应更少一些。

2.、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是一种强效的植物成分,萃取自葡萄、莓果,以及其他植物,有助于引导雌激素代谢,从而减少身体的雌激素水平。在一项研究中,白藜芦醇经证实能阻断雌激素受体。此外,白藜芦醇也是一种抗氧化物,能对抗自由基。不过,白藜芦醇最好是从食物中摄取,比如葡萄、蓝莓等等。

3、姜黄

这种食材比较常见,我们常见的咖喱之所以是黄色,就是因为里面有姜黄。姜黄经证实能降低癌细胞上的雌激素增生效果。姜黄是目前所知食物中最强的抗炎物质之一,适当的多摄入有助于健康,吃午餐或晚餐时,就可以撒1勺有机姜黄,长期下来就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疾病的作用。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姜黄的味道(很多人不喜欢吃咖喱),那么也可以考虑食用含有姜黄的营养品或保健品,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400斤姑娘太胖致心衰,微胖女生求手术减肥,医生:减重手术是治疗手段,而非美容手术

当胖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今天,上海举行的这场糖尿病肥胖患者俱乐部活动上,这群病友们有发言权——他们有的是或曾经是别人口中的“胖子”,并且肥胖已威胁他们的健康,因为减重手术,他们走到一起。

在医院里,减重手术正成为纠正重度肥胖、糖尿病等严重健康问题的一种新手段,不过医生提醒大众注意,减重手术是一种治疗手段,并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结果,并且这绝非美容手术。

减重手术是近年来运用得较多的一种减重方法,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每天都有患者慕名找到普外科张频教授“求减重”。市六医院是上海较早开展减重手术的三甲医院,自2011年市六医院张频团队开展减重代谢手术以来,手术患者已突破1000例,手术后缓解率超过80%。

市六医院普外科减重代谢组主任张频教授介绍,不是人人都能做这类手术,减重手术主要针对通过简单运动、饮食控制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肥胖患者,医疗界对这类手术也有严格指征把握,根据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对单纯肥胖者,BMI(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指数在37.5以上,首选减重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BMI指数在25左右可选减重手术。

在市六医院已开展的减重手术里,BMI指数在37-40的单纯肥胖者不在少数,甚至有患者的BMI指数高达68。

肥胖不仅是外观问题,它已严重威胁个体健康状况。今天的俱乐部活动里,就有一个等待手术的“胖姑娘”——26岁,体重400多斤。她在产子后,没有注意饮食控制,结果体重一路飙升,发胖的身体导致她出现了心衰表现。找到张频教授时,她已出现腹水、下肢浮肿,晚上睡觉没法平卧,只能“坐着”睡觉;走路不过百米,就需要扶墙大喘气。

“这都是心衰的表现,患者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不过,张频教授告诉记者,手术并非想做就做,医生正在帮助这名患者通过运动、药物、饮食等手段,改善心功能,以耐受这台手术负荷。

预计两周后,这名胖姑娘有望迎来手术机会,也迎来新生机会。记者从市六医院获悉,绝大部分患者在减重手术后获得了减重、控制血糖、改善“三高”等好结局,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存在体重复升、血糖控制不佳的“复发”情况。

“减重手术只是推手,而不是终结者。”张频称,在其参与编写的最新一版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中,明确把“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者”列入手术禁忌证范畴,就是为了强调手术后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016年,24岁的小陈体重200多斤,已达重度肥胖指标,并伴有高血脂、重度脂肪肝、打呼等临床症状。在接受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减重手术的一种)后,小陈恢复顺利,定期随访发现体重下降非常理想。

“手术后不到一年,她的体重下降到100多斤,各方面指标都控制得很好。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没来医院随访。”张频惋惜地表示,最近一次见到她,体重重回200斤,询问才知,失恋的她用暴饮暴食的方式宣泄情绪,结果又走上了肥胖的老路。

张频称,减重手术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效果的保持离不开医疗团队的管理跟踪,也不能少了患者的自律,这包括控制饮食、运动锻炼,不然健康问题会卷土重来。

国外有研究报道显示,减重手术后,每周运动一次或完全不运动的患者,相比每周运动三次的患者,手术维持效果差很多。我国最新指南推荐减重手术后患者每周开展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而医生注意到,目前大量患者的手术后活动量是不够的。

张频称,这也提示减重手术需要多学科参与,市六医院在开展减重手术之初就由外科医生携手内分泌科、营养科、运动医学等专家共同参与,在手术前后开展全程跟踪管理与指导。他补充说,近些年的临床发现与研究也提示,肥胖的发生也与心理因素相关,这支多学科团队今后需要心理科专业人员的介入。

他同时强调,门诊中也出现不少“自以为胖”的人士希望通过减重手术瘦身,但我国减重手术新指南在推广中反复强调,不允许BMI指数在25以下者接受减重手术,“换言之,大众不要对减重手术有误区,认为可以以此减肥,这是一种治疗手段,不是美容手段。”

作者:唐闻佳

编辑:张鹏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 唐闻佳 拍摄

上一篇: 方便面肥胖吗(方便面很胖吗)
下一篇: 啥叫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