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腋臭手术发炎图片(做完腋臭手术发炎了怎么办)
39
2025-02-24
肥胖,又称为肥胖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是一种疾病。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第二届中国肥胖指数公布,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
广医科普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系列科普之五——肥胖的中医辨证论治
壹
古人的肥胖分型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黄帝内经》将肥胖分为“膏人” “脂人” “肉人”3种类型,很好的体现了肥胖者体脂分布的差异。
“膏人”即“腹型肥胖”,脂膏集中于腹部,向心型肥胖,腰臀比大,心脑血管病高发体型;
“脂人”即“均一性肥胖”全身均肥胖,没有某一部位比例过大;
“肉人”指的是肌肉丰满,体格状实,肌肉发达,尽管体重超标,但属于健康体型。
贰
肥胖的病因病机
我院内分泌科专家仝小林院士指出,肥胖作为 “脾瘅”的早期阶段,此时以“郁”态为主,机体尚处于代偿期,其他症状可不明显。肥胖可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增强胰岛素抵抗,因此其不仅是脾瘅的前期病理状态,同时也是脾瘅的中心环节,肥胖的病位在脾胃,主要由于过食和少动两种原因导致,中满是其核心病机。
叁
中医中药治疗肥胖的方法
基于脾瘅理论治疗肥胖,应着眼于中焦,治疗中满,同时行气开郁,防止郁而化热。而肥胖又分两类,即实胖和虚胖。
临床上,实胖者以青壮年为主,肥胖程度较轻,形体较匀称,腹部比较坚实,精力充沛,苔腻脉滑,各种不适的症状均不突出,各种合并症较少。
临床常以腹型肥胖为主,肥胖程度较重,且年龄多偏大,以中老年居多。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肥胖的治疗多从阳明、太阴入手,而肥胖中满当治中焦脾胃。因此,调理脾胃,调畅气机,补虚泻实,以补气开郁消膏为大法,临床常用山楂、红曲、荷叶、五谷虫、佩兰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补虚常予健脾补气,脾病及肾,结合益气补肾。针对虚胖,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生薏苡仁、茯苓、山药为基础方。该小方既能补气健脾利水,又能调节糖脂代谢,为虚胖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态靶同调小方。
针对实胖,则常用祛湿化痰、结合行气、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法,以祛除体内多余的痰浊、水湿等。对于痰湿郁热型肥胖症可用小陷胸汤开郁清热,决明子消脂,车前子与葶苈子利水,莱菔子消痰导滞,茺蔚子通络降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红曲 食疗两用的传统中药,《本草纲目》载其“消食活血,健脾养胃”,现代药理学明确证明红曲具有降血脂的活性成分;
山楂 消食积而能入血分化瘀滞,其消膏降脂作用强,并可消除及转化血中的浊邪,试验证明了其具有明确的降血脂作用;
荷叶 味苦涩而性平,能清热利湿,行清气而散瘀血,是消膏降浊之常用药物;
佩兰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薏苡仁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生薏苡仁具有健脾、益气、渗湿的功效;
茯苓 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茯苓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等功效,对于水肿型虚胖效果尤佳;
山药 能平补脾胃之气,上三味药均性味甘平,安全性较高,亦可每日煮粥服用。
临床中,中医药治疗肥胖病的效果有目共睹,而对于运用中医药治疗肥胖症,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我院内分泌科采用内外兼治,药、食、动联合,多学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希望患者早日远离肥胖!
本文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陈 良、内分泌科 陈盈雪
内分泌科“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出诊表
注:
1.“专题门诊”需挂“专题号”就诊;
2. “专题门诊”由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轮流出诊。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张彩荣副主任医师门诊间接诊过一位99公斤的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曾采用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等方式减肥,然而因学业繁忙,减肥计划断断续续,效果并不理想,毕业后,经亲戚介绍,决定采用针灸减肥,据了解,在为期一年的针灸伴随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后,瘦了30多公斤,从此走在街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
来源 视觉中国
那怎样才算肥胖呢?
1、一般来说,超重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肥胖则是超过20%。肥胖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重50%)。标准体重测定的方法很简单,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实际体重在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标准体重的±10%内属于正常。
2、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即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成人标准值BMI是18.5-23.9,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为肥胖。
3、腰臀比值(WHR)及腰围常用于估测腹部或中心性肥胖,其中男性大于90cm,腰臀比大于1,女性腰围大于85cm,腰臀比大于0.85,为肥胖标准,其中腰臀比=腰围÷臀围。
最新研究表示,全球肥胖或超重人群已经达到了21亿人,因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或超重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肥胖人群如何变瘦?
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肥胖人群,合理的搭配膳食,适当的运动锻炼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中医的辅助治疗手段,加快减肥的速度,且副作用小。方法有三:
1、 针刺:根据个人辨证分型后的结果予以治疗,如脾虚湿阻型肥胖,主要以健脾利湿为主,选取中脘穴、滑肉门、梁门、天枢、关元、气海、地机、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内庭等穴位予以针刺,一周三次,也可结合中药内服,达到减肥的目的。
2、 耳穴压豆:对患者辨证分型后取穴,如肝郁脾虚型肥胖,选取肝、脾、内分泌等穴位以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建议一周两次。
3、 穴位埋线:主要采用将可吸收线置入穴位内,利用长效的穴位刺激,一般为15天左右,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适合工作忙碌,不用每周前往医院的人群,相对针刺疗法较为实惠,然而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瘢痕体质、有出血倾向的人群慎用穴位埋线疗法。
除此之外针灸科针对肥胖人群制定了减肥食谱和运动计划。
所谓减肥食谱不是节食,而是饮食结构均衡。科学的饮食,合理的搭配是第一步,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身体的条件有所不同,对合理化的饮食要求也有差异,因此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营养均衡。
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1、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选择的方法有:走路、骑车、慢跑、游泳、跳舞、爬山、羽毛球、乒乓球等。
2、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7kcal/min,如快走(5.5-6km/h),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70%,自觉疲劳程度:有点累,每天运动消耗能量150-300kcal,耐力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利于脂质代谢,减少腹部脂肪,预防控制肥胖症。
3、运动时间: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上,每天运动时间可以累积计算,但每次运动时间应在10min以上。
4、运动频率:每周5-7天,最好每天1次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平时缺乏身体活动的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规律适量的运动累积,才能出现相应的健康效应。停止规律运动,相应的健康促进效应会逐渐消失。
通讯员 夏凡 张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身体脂肪总含量过多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其特征包括3个方面: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体脂分布的失调、局部脂肪沉积。基于现代营养物质过剩的状况,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病。
肥胖
中医干预治疗肥胖
肥胖对人体存在诸多的危害,可诱发引起多系统的疾病,比如:
内分泌代谢系统
肥胖可能会使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影响糖与脂肪代谢,由于长时间的代谢异常、不良饮食摄入,可引起脂肪肝、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
心脑血管系统
肥胖患者血脂、血糖等升高,可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会对心脑血管产生一定影响,可使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出现的风险提高。
消化系统
因患者摄入过多的糖、脂肪等营养物质,使代谢出现异常,会对消化功能会有一定影响,长时间可引起胃肠道负担,导致胃肠道疾病。
呼吸系统
肥胖可能会引起患者呼吸系统的一些疾病,如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可对肺功能产生影响。
运动系统
由于体重过大,对骨关节及脊柱等负担过重,可因为重力作用,发生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
此外,肥胖还可诱发产生生殖系统疾病、心理障碍等并发症,而且可一定程度增加患癌风险。所以建议患者及时控制体重,必要情况下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引起肥胖的病因,及早进行减重。
肥胖症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排除继发性肥胖: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下丘脑或垂体疾病、胰岛B细胞瘤、性腺功能减退等症。排除这些继发疾病所导致的肥胖,即为单纯性肥胖,也是占绝大多数的肥胖类型。
中医药干预治疗肥胖,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较高的特点,一直以来被称做绿色减肥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中医药疗法来治疗单纯性肥胖。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门诊部开设中医减重门诊,主要通过中药及药膳辨证指导调理体质、穴位针刺及电针治疗、刮痧疗法配合耳穴、艾灸等疗法,达到舒经通络、祛除寒湿、改善体质的目的来治疗肥胖。
郭亚妮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门诊部中医内科减重门诊医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治疗多种内科疾病,擅长营养指导、针药结合治疗肥胖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类疾病及其并发症如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的中西医治疗。
(来源: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