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最新治疗消息视频(腋臭治疗改善)
32
2025-02-24
【10岁男孩坐睡3年】辽宁葫芦岛市,单亲低保妈妈张绍丽向记者求助,称其10岁儿子182斤,如今已经胖得走几步就呼呼喘粗气。她自己成了孩子贴身“保姆”,希望能够通过本报,请“高人”支招解开胖墩肥胖之谜,救儿子一命。胡清/视觉中国
当肥胖遭遇新冠病毒,风险指数飙升
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最近发布的一项审计报告显示:在英国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冠患者中,有60%以上的人为超重或病态肥胖。现有数据表明,抵抗力差的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根据之前的研究,肥胖人群往往更容易患上流感,这是因为长期肥胖正在降低身体的免疫力,使抵抗病毒的能力逐渐变弱。
更易感染
肥胖诱发身体炎症,免疫力“压力山大”
该研究由英国重症监护国家审计和研究中心进行,研究调查了一段时间内进入ICU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的情况。在这期间,共有194位重症患者进入ICU,其中大多数为男性,占比71%。然而,在这194位重症患者中,有高达64%的患者超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其中,还有7%的患者BMI超过40,被定义为肥胖者。而且在这些超重的重症患者中,有37%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这意味着,年轻的肥胖者也处于高风险之中。
此前,据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一项全球性研究发现,肥胖已成为人们容易染上流感的一大新危险因素。美国梅奥诊所医学教授高利·波兰德也根据过往研究调查得出结论,他认为,肥胖削弱了免疫反应。免疫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当身体遭受病菌侵袭时,先天免疫系统首先反击入侵者;适应性免疫系统随后产生抗体,防止入侵者在未来攻击;同时,身体形成记忆细胞,帮助免疫系统识别未来的病原体。
在这三个层次上,肥胖者的免疫系统反应都很弱,因为他们的整个免疫系统受到了破坏和抑制。
在2009年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浪潮中,肥胖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危险因素,与BMI在正常范围的人相比,BMI>30的人死于流感病毒的可能性要高出3.1倍。人体免疫力或抵抗力往往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健康的身体是抵御病菌入侵的保障。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体重管理中心主任邬亦华认为,肥胖诱发的炎症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失衡。肥胖的本质是脂肪的过度增加和分布异常,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炎症,也就是说肥胖者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和过量的脂肪作斗争。这就导致身体的抵抗能力要比体重正常的时候更低,让病菌有了可乘之机。肥胖情况下,血液和组织内部正常的免疫细胞族群和数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抗炎免疫环境演变为促炎环境,同时免疫细胞的分泌因子也会变化。
重症几率高
肥胖者带毒时长是常人2倍,抗病毒能力“力不从心”
201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在《传染病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的人较易得流感,且携带病毒的时间是BMI正常人的2倍,而且更具传染性。该研究团队在3个流感季节对尼加拉瓜320个家庭的成人和儿童,共计180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发现经诊断患流感的肥胖者,体内病毒存活时间比非肥胖者高出42%,且若肥胖者体内带有流感病毒,仅有轻微症状或是没有症状,病毒存活期依然比非肥胖者多出2倍。
不仅如此,肥胖者感染新冠肺炎还易发展为重症。上海首批赴鄂医疗救治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介绍,在工作中发现肥胖的新冠肺炎病人更容易成为重症或危重症患者,或是因为肥胖者体内炎症反应强烈进而造成对肺部的损伤。
每个人都有对抗病毒的能力,人体的抗病毒免疫机制是机体针对病毒的免疫,包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机体免疫模式,能够有效对抗、遏制、消除病毒对机体的感染和破坏。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减重及糖尿病外科主任吴良平在其文章中指出,肥胖症患者通常伴随着多种代谢综合征,基础代谢率低,这样就可以给病毒提供一个天然的培养皿,让病毒在慢性、低度炎症的环境中繁殖。研究显示BMI大于30的人,与住院率、继发感染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并且,这种关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证实,肥胖的人现在被认为是流感感染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伤及全身
肥胖导致慢性病身体机能“千疮百孔”
通过刊登在《柳叶刀》上的新冠肺炎早期患者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早期病患中危重症病人比例占15%,多为基础慢病患者、老年人及肥胖者。而常见的基础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肺负担,这也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恶化的帮凶之一。这些都说明,肥胖让整个机体功能变差。
考虑到肥胖者的危险处境,上周,英国政府更新了“高危”人群名单,除了70岁以上的老人,还纳入了BMI超过40的超级肥胖者和孕妇,官方建议他们不要轻易外出,最好居家隔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研究员常翠青认为,在流感袭击时,肥胖者的确是高危人群。苍翠青解释说,肥胖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较差,而且脂代谢紊乱。据统计,80%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70%患有血脂高,他们中还有高比例的糖尿病、高血压。所以他们更易感染病毒,复原能力也比较差。此外,胖人的心肺功能会下降,比如很多胖子动一动就会喘粗气,以致他们的呼吸系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常翠青表示,从1992年、2002年、2012年三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肥胖人群的数量在20年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国人膳食的不合理,很多人一日三餐摄入高油高盐高脂的食物太多;二是现代人活动量过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静态的生活方式。因此,对肥胖人士来说最重要的是减肥;其次,为预防流感,肥胖人群要注意合理膳食,增加运动,保持日常的活动量。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
都说胖子没有未来,带着“游泳圈”、挺着“将军肚”,不止男神、女神不会看你一眼,连食堂大妈都会给你少打一点饭菜……
其实肥胖带来的忧伤,远不止如此。胖人除了更容易得心脏病和糖尿病,甚至免疫系统也比一般人要差。
据《加拿大国家邮报》报道,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一项全球性研究发现,肥胖成为人们容易染上流感的一大新危险因素。并且,肥胖者感染流感后比一般患者的死亡率高出近3倍。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解读肥胖对免疫系统的6大伤害。
受访专家
卫生计生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洪昭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 常翠青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教授 王月丹
为什么胖人更容易得流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研究员常翠青认为,在流感来袭时,肥胖者的确是高危人群。
肥胖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较差,而且脂代谢紊乱。
据统计,80%的胖人患有脂肪肝,70%患有血脂高,他们中还有高比例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所以他们更易感染病毒,复原能力也比较差。
肥胖其实是身体的一种炎症反应,胖人的超敏C反应蛋白一般水平异常,更容易染病。
肥胖者的免疫功能不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能力较弱,使得病菌容易入侵。
肥胖还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很多胖子动一动就会喘粗气,所以他们的呼吸系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总结
为预防流感,肥胖人群要注意合理膳食;进行运动,保持日常的活动量。
而对已经感染流感或是感冒的肥胖者,要多喝水,因为此时人的机体易脱水,而免疫细胞如白细胞等在与病菌抗战的时候需要良好的水环境,并且也必须靠水把病原微生物排出体外。
肥胖对免疫力的6重破坏
美国梅奥诊所医学教授高利·波兰德盘点了肥胖对免疫系统造成的6种不利影响。
1
削弱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是由三个集团军组成的部队。前线部队(又被称为先天免疫系统)会首先向入侵者发动反击;随后,适应性免疫系统会生成抗体,防止入侵者在未来发动进攻;与此同时,身体会形成记忆细胞,帮助免疫系统在将来识别相同的病原体。
在所有这三个层面上,胖人的免疫系统反应都比较弱,他们整体的免疫系统都被破坏和抑制了。
2
容易感染
无论是擦伤还是外科手术切口,胖人的伤口都更容易被感染,特别是严重肥胖症患者。
3
容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胖人的免疫系统平衡被打乱了,他们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和多发性硬化。
4
容易得流感
在2009年席卷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浪潮中,肥胖成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风险因素,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身高体重指数超过30的人死于流感病毒的可能性要高出3.1倍。
5
容易得肺炎
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胸部的脂肪会阻碍其气体交换。同时,腹部的脂肪会将横膈膜上推,限制了肺的扩张和收缩。当分泌物进入肺部,就会造成肺炎。
6
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在某些方面,胖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就像是老年人,因此他们无法对流感疫苗做出很好的反应。此外,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破伤风疫苗的有效性在肥胖人群中也会下降。
5个好习惯增强免疫力
我们怎样对待免疫系统,它就会给我们相应的反馈。滥用抗生素、睡眠不足、压抑情绪等会降低免疫力,而以下好习惯则会保护免疫力:
多吃蛋奶和果蔬
每天一个鸡蛋,饮用250毫升牛奶,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保证充足的睡眠
有研究发现,与每晚睡7~8个小时的人相比,每晚只睡4个小时的人,体内抵御流感的抗体减少50%。
尽量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上床就寝和起床。规律的起居会让生物钟处于稳定状态,也能促进优质睡眠。
经常锻炼身体
经常锻炼是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最佳方法。骑车、散步、游泳、瑜伽是增加每日运动量的不错选择。
保持积极的心态
精神紧张、压抑、悲观等情绪会影响糖皮质激素等的分泌,进而影响到免疫力。
美国匹兹堡大学布鲁斯·罗宾博士建议,要学会应对随时而来的压力,尽可能乐观、积极,广交朋友,多倾诉,多参加唱歌等活动。
不滥用保健品
别轻信个别保健品厂家产品可增强免疫力的宣传,很多时候这只是噱头。保健品只能提高免疫应答的水平,而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免疫力。如果很想购买相关产品,应认准“蓝帽子”。
本期编辑:刘云瑽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近期热门文章
”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