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酒精凝胶(腋臭喷酒精有用吗)
30
2025-02-24
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学龄前儿童为2%—4%,学龄儿童为4%—9%,也就是说,100个学龄儿童中,有近10个都是高血压。8岁的男孩淼淼(化名),按照年龄标准,体重应该在二三十公斤,但2021年,淼淼因“胸痛胸闷”就诊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彭茜发现,淼淼的体重高达六十公斤,比同龄孩子体重翻番,血压也比其他孩子高得多。“(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现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彭茜说。
来源: 新闻晨报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
炎炎夏日,很多孩子都选择待在空调房里。尤其是漫长的暑期来临,不少本来体重就超标的孩子,因为没控制好饮食、缺少锻炼变成了“小胖墩”:圆小腹、粗胳膊、大象腿……
8岁男孩强强因为过度肥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面色发绀,住进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ICU。
强强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小胖墩的?
2岁前有喂养困难,体型消瘦;
3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食量暴增,体重急剧增加,2年多时间体重增长约28kg;
6岁时体重约45kg,此后家长注意饮食控制并加强运动,每年患儿体重增长仍有5kg左右;
7岁时睡觉时不能平卧,需垫高枕头,未到医院就诊及治疗;
8岁开始游泳时运动耐量下降;
今年春节,在玩过烟花爆竹后,强强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并有明显活动耐量下降,每爬一层楼需停下休息(平时可一口气爬3层楼)。
一周前,8岁6个月的强强因为呼吸困难、发绀查因收住儿科重症监护室。
家族史
患儿父母均体健,非近亲结婚。有1个2岁弟弟,体健,父母弟弟均不胖,否认肥胖家族史,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入院检查
1. 多项血项检查异常;
2. 窦性心动过速、逆钟向转位、右室面高电压;
3. 肺动脉干稍增宽,心脏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双肺灌注不均、双肺少许炎症、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皮下脂肪增多,脂肪肝;
4. 血气提示II型呼吸衰竭,转氨酶、心肌酶、肌钙蛋白升高,影像学可见心脏增大、多浆膜腔积液。
诊断
1.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IV期
2.心力衰竭 心功能Ⅳ级
3.重度肥胖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5.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
6.糖耐量异常
7.胰岛素抵抗
8.肾上腺功能过度发动
9.Prader-Willi综合征
入院诊疗
入院后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低糖低脂饮食,利尿,利钠鲁肽减重及对症支持治疗。
后续诊疗
1.继续减肥,控制饮食,低糖低脂高蛋白饮食,利拉鲁肽减重。
2.复查睡眠呼吸监测及肺功能,逐步停用夜间CPAP治疗。
3.完善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监测骨龄进展情况。
儿科PICU主任王霞教授点评
对于儿童的重度肥胖,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点:
第一是儿童导致重度肥胖的病因是什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避免造成肥胖;
第二是儿童重度肥胖会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可以引起各个系统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小胖墩”大问题,莫让肥胖毁自己!
1.儿童肥胖应该如何判断呢?
诊断标准:儿童肥胖有多种诊断标准,体重指数BMI,身高别体重,腰围身高比,体成分测量等,临床上用得最多的还是BMI。和成人不一样的是,儿童不同年龄的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对照表格来查,<6岁超重与肥胖儿童:推荐使用 BMI和中国2009年发表的《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筛查;
≥6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采用201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单位(kg/m²)
2.肥胖的分类有哪些?
肥胖分两种类型,一个是单纯性肥胖 ,一个是继发性肥胖:
第一种单纯性肥胖(约95%):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代谢需要,造成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至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饮食和身体活动水平等有关。
第二种继发性肥胖(约5%):是指目前病因明确的肥胖,约占肥胖儿童的5%,其病因包括下丘脑、垂体的病变,包括炎症、肿瘤及创伤;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减退等;某些特定单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如PWS)等,常伴有体型、智力发育异常或身体畸形。
3.儿童肥胖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
内分泌与代谢:①糖耐量受损及胰岛素抵抗②2型糖尿病③代谢综合征④多囊卵巢综合征⑤青春期发育⑥甲状腺功能紊乱
心血管系统:①高血压②血脂异常③动脉粥样硬化
消化系统:①非酒精性脂肪肝②胆石症
呼吸系统: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②低通气综合征③哮喘④手术相关并发症
运动系统:①股骨头骨骺滑脱②胫骨内翻③骨折
神经系统:①神经特发性颅高压②注意力集中障碍/多动行为
泌尿系统:肾脏损伤
皮肤改变:①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皮肤改变②肥胖本身引起的皮肤损伤
社会心理问题:疏远感、自卑、自我形象扭曲、焦虑、压抑等
4.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吗?
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部分肥胖儿童会提前发育,出现性早熟的现象,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性早熟的孩子虽然一开始身高明显高于其他同龄人,但长得高只是暂时现象。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随骨龄提前,生长时间则相应缩短,最终身高反而会矮于同龄人。
例如一个9岁性早熟的孩子,他的实际年龄是9岁,但骨龄已经12岁,相比同龄孩子虽然有身高优势,但与12岁的孩子相比却偏矮。由于骨龄提前,性早熟的孩子骨骺提前闭合,等到不长个的时候,别人却还在生长,最终导致身高明显落后。
当然,也不是每个性早熟的孩子都会导致终身高矮小。如果性发育时基础身高高、父母遗传身高高,或者及时就医并坚持治疗,那么孩子可能最终身高也不会特别矮。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左依婷 陈慧娜 通讯员 罗闻
因为肥胖,8岁6个月的张强(化名)呼吸困难、全身发绀,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ICU中抢救了半个月。
导致他病情严重的,是肥胖。这个2岁时还喂养困难、身材消瘦的孩子,3岁开始莫名长胖,现在体重已经达到110斤。
(因为肥胖,8岁的张强被送进ICU抢救。通讯员供图)
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问题。7月13日,湘雅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儿童ICU主任王霞发出提醒,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掌握预防的相关知识。
案例:肥胖导致呼吸困难,8岁男童住进ICU
“晚上要上呼吸机,时刻关注他的呼吸情况。”13日,王霞在电话中反复交代张强(化名)的妈妈,孩子虽然从ICU 转出,健康情况依旧不理想,需要时刻关注。
张强是在一天前出院的,在他的电子病例中,住院的图片还在。孩子处于半昏迷状态躺在病床上,被一堆的医疗器械围绕,让人十分心疼。
“送进ICU时,孩子呼吸困难,全身发紫,情况非常危急。”王霞表示,立马上了呼吸机,经过检查,患儿属于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心力衰竭,同时出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等症状。
张强2岁时还喂养困难,身材消瘦,3岁开始突然食欲暴涨,到6岁体重增长到了90斤。虽然家长开始控制,每年还是会长胖10斤,出现肥胖的相关症状。开始只是爬楼费力,之后发展到不能平躺,6月底开始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
经过半个月的救治,张强情况稍微稳定,出院回家康复。“回家还需要睡眠呼吸检测,夜间上呼吸机,同时监测骨龄,观察发育情况。”王霞透露,孩子今后需要继续减肥康复,目前出现的一些症状,会对他将来的健康,造成影响。
数据: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
肥胖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问题。湘雅医院儿科ICU,每年都会接诊到因为胖导致入院的孩子。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6—17岁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儿童已达10%。报告预计,若不加以遏制,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5.3%,其中,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这一比例将达到31.8%,学龄前儿童将达15.6%。
长沙市也做过肥胖率调查,据调查统计,长沙市芙蓉区40多所中小学校的4万余名儿童青少年,2020年肥胖率为16.20%,较2019年的11.76%上升4.44%;超重率为16.52%,较2019年的13.54%上升2.98%。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2020—2030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要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为最终实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零增长打下基础。
危害:儿童肥胖比“中年发福”危害更大
专家表示,比起肥胖,很多家长更关注孩子的消瘦影响身高,却不知肥胖带来的危害更大。 肥胖主要分为没有疾病因素的单纯性肥胖,以及有疾病因素的继发性肥胖(病理性肥胖)。
儿童期肥胖会并发脂肪肝、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性早熟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张强这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
有研究表明,肥胖的儿童骨龄超前的风险更高,而骨龄超前可能导致孩子长不高。
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胖孩子还可能会被歧视,产生自卑等心理障碍。
需要警惕的是,儿童期肥胖是引起成人肥胖及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孩子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概率增加,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
【服务】
家长如何正确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王霞介绍,国际上大多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人属于偏瘦、正常或者肥胖体型,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和成人相比,儿童不同年龄的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对照表格来查。超重与肥胖儿童,推荐使用BMI和中国2009年发表的《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筛查。
如果孩子属于肥胖,有减重的需求,家长首先要帮助改变饮食习惯:进食速度放慢,饮食多样化,荤素搭配,肉类尽量选择优质高蛋白,每餐多吃蔬菜;将酸奶、坚果、豆类、可生吃的蔬菜、水果等作为孩子的零食,尽量不吃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
运动对减重非常重要,每个星期孩子至少运动四次,每次至少一个小时以上。长跑、游泳、跳绳、踢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对控制儿童肥胖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