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起高血压症状(肥胖引起高血压的原因)

药师方健 0 2025-02-05

文章目录:

提醒:高血压出现这6种症状,是脑出血信号,有1个都不能疏忽大意

说起脑出血,大部分人都闻之色变,觉得很严重,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脑出血的最主要发病原因之一竟然是高血压!原因且看下文分析。

脑出血简介

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泄漏到脑组织中的一种疾病。脑出血也被称为脑溢血,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脑出血和脑梗都称之为脑中风,脑出血的发病率虽然远远没有脑梗高,但在死亡和致残方面,脑出血的全球负担高于脑梗!

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淀粉样血管病和血管畸形破裂,高血压性出血发生在主要脑内动脉发出的穿通支动脉分布区域,这些穿通支动脉分出时通常与主干血管成90°角,这些小的穿通支动脉可能尤其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因为它们直接承受比其大得多的主干血管的压力,没有前端血管管径逐渐减小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脑出血可能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后果,包括失去意识、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脑出血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治疗措施等。早期的治疗和干预可以帮助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那么如何早期识别脑出血呢?

高血压发生脑出血,早期常有这6个症状

高血压患者需要警惕以下脑出血的6个早期信号:

1)剧烈头痛:脑出血可能会导致剧烈的头痛,疼痛程度可能比较严重,这种头痛可能会突然发生。

2)意识障碍:脑出血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昏迷或混乱等意识障碍,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

3)呕吐:脑出血可能会引起呕吐,这可能与头痛有关。

4)身体感觉和运动异常:脑出血可能会导致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无力等;或一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甚至跌倒。

5)言语障碍:脑出血可能会导致言语困难或说话不清等言语障碍。

6)视力问题:脑出血可能会导致视力问题,如双眼视力模糊或视野缩小等。

如果高血压患者有上述表现,需高度警惕脑出血可能,此时应立即休息,禁食,并第一时间打120去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院。

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脑出血?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建议高血压患者做到以下几点:

规范进行降压治疗:高血压应定期看心血管内科,规范药物治疗,并自己监测血压水平。

合理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胆固醇等不健康饮食,建议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等健康食品。

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以改善血压和心血管健康,减少脑出血风险。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控制体重可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以及定期接受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措施。

总之,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各种前兆症状,在出现前兆症状后立即高度警惕和重视,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急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生命安全和避免严重后遗症!

当肥胖遇上高血压,警惕脑中风

湘医快报融媒体中心(通讯员/王玉英 朱甜 钟治军)42岁的陈先生,体重达到240斤,患高血压多年,平时血压200/110mmHg,一直未定期监测血压,也未规范服用降压药。近日,突发神志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不能活动,言语不清2小时,被家属紧急送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急诊CT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外科主任钟治军带领团队快速反应,高效协作,及时为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钟治军介绍,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 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一旦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立即采取急救护理措施,降低死亡率,并及时就医治疗。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近期科室还有两例年轻病例。

35岁的小李,体重112Kg,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血压200/120mmHg,未规律服用降压药,凌晨1点左右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口角流涎,急诊CT提示“右基底节出血”。

33岁的小危,体重115Kg,高血压病史6年,最高血压达220/115mmHg,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解大便时,突发头痛摔倒,随之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急诊CT提示“左侧基底节出血”。

肥胖患者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医护团队为三位患者制定了术后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及康复方案。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患者病情逐步稳定。

钟治军提醒,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肥胖的人脂肪多,脂肪过多导致微血管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高血压。高血压初期一般没有症状,但并不代表没有危害。患者如果疏于管理,不重视,高血压会慢慢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当患者因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情绪较大波动等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时,易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如何预防和正确应对高血压呢?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合理地安排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杂粮,少吃油腻和高盐食品。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血压。

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或高血压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遵医嘱规律用药。

最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肥胖者,更易患高血压

任兴慧,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心血管内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工作负担和压力增加,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包装食品及加工食品的易于购买,体力活动较过去明显减少,这些既是肥胖流行的诱因,同时也是导致高血压流行的原因。

高血压症状隐匿,常常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

肥胖对血压升高的影响是多因素的,包括神经激素改变、脂肪对肾脏的物理压迫、肾脏氯化钠(NaCl)重吸收增加以及炎症。代谢异常和炎症与高血压相互作用,导致肾损伤并加剧血压升高。

引发肥胖性高血压的机制

肥胖会导致许多组织的细胞外液体容积扩张和血流量增加,从而导致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增加。体积膨胀是由肾小管钠重吸收的增加介导的,因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最初在肥胖发生期间升高,即肾损伤之前。

至少有3个主要因素导致钠重吸收增加:RAAS激活,包括盐皮质激素受体刺激;SNS激活,尤其是肾交感神经活性增高;通过内脏、腹膜后和肾窦脂肪的肾压迫。

其他一些因素也被视为肥胖性高血压的潜在介质,包括胰岛素抵抗、炎症、利钠激素缺乏、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和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增加。然而,这些机制在引发肥胖性高血压中的重要性仍不清楚。

《2023 OMA临床实践声明:肥胖和高血压》指出,体脂增加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在肥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通过健康营养、体育锻炼、行为矫正、减肥手术、减肥药物等方式减肥,降压效果较好,体重减轻程度越大,血压降低程度越高。

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保持合理体重,高血压的适当管理对于减少肥胖对靶器官的不良影响仍然至关重要!

(配图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肥胖的病因是什么(肥胖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肥胖女人阴沟图(肥胖女人阴沟图片大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