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导致耳屎臭(腋臭油耳朵)
32
2025-02-24
肥胖也分为多种类型,特点不同,减肥方法也不同。
肥胖的6种类型,
分别怎么减?
1、饮食型肥胖
体征:
多为上半身肥胖。
这类人多喜欢吃高盐、高脂、高糖等“三高”的重口味食物,吃饭没有节制。
危害:
皮肤失去弹性,细胞加速衰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减法:
可以多吃玉米、香蕉、芹菜、燕麦、黑木耳等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餐前多喝水,低糖、低油、低盐饮食,可以选择游泳、健身操等锻炼方式。
2、代谢性肥胖
体征:
腹部偏胖、肚子凸出,嗜睡怕冷。
这类人一般有节食减肥史。
危害:
基础代谢能力弱,易增加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
减法:
可以多摄入高蛋白、粗纤维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西兰花、生菜等;避免久坐不动,多做有氧增肌运动,提升代谢能力。
3、水肿型肥胖
体征:
腿部、屁股部位赘肉堆积过多。脸和头发爱出油,晨起眼睛和脸容易肿。
危害:
水肿湿气重,排毒不畅,易精神倦怠、影响内分泌。
减法:
可以通过瑜伽、慢跑多出汗,排出多余水分,多吃一些排毒利尿的食物,如玉米须、薏米、赤小豆、绿豆、冬瓜等。
4、压力型肥胖
体征:
腰部一周肥胖。压力大,心情郁闷,易暴饮暴食;烦闷气郁,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
危害:
影响精神状态,容易内脏中毒,易引发代谢综合征。
减法:
保持心情愉悦,通过音乐、瑜伽等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多喝解郁茶,如西洋参、玫瑰、酸枣仁、桂圆肉、核桃等。
5、懒惰型肥胖
体征:
拒绝运动,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经常瘫着,脊椎易受压迫,站不直。
危害:
心肺功能减弱,脊椎压力大,容易引发关节炎。
减法:
循序渐进地运动,多站立再散步,再快走。多次少量饮水,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吃一些山药、黑米、黄芪、酸奶、西柚等食物。
6、静脉型肥胖
特征:
腿部赘肉多。
主要由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易出现在腿部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或孕妇中。
危害:
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赘肉脂肪堆积,严重的会影响运动能力。
减法:
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多按摩腿部,多活动减少脂肪堆积。可吃一些紫甘蓝、山楂、猕猴桃等。
魏倩/绘
这份减重指南送给你!
肥胖的根本原因,总的来说还是“摄入的热量>消耗的热量”。
我们减肥常爱念的一句口号,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并不只是把某一顿饭省掉,而是在保证各种营养均衡搭配的基础上,减少一天中总热量的摄入。
1、怎么吃?记住“12345”饮食原则
“1” 每天喝一袋牛奶,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可用酸奶、低乳糖奶或豆浆代替。
“2”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两,可依个人胖瘦情况而增减,超重者可减少主食摄入量。
“3” 每日进食3~4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1两,或鸡蛋1个,或豆腐2两,或鸡鸭2两,或鱼虾2两。以鱼类、豆类蛋白较好。
“4” 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分餐次数多,有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
“5” 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及水果,配餐时可用适量烹调油、干果及调味品等。
2、怎么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
多动动也不单指专门的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在坚持每周有氧运动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增加活动量。比如,可以在饭后散步、空闲时间做家务、上下班途中尽量多走路等。
日常运动也可以选几种自己能够完成并且感觉适合的项目,如跑步、游泳、跳绳、开合跳,还有瑜伽和健身操等。每天坚持做30分钟左右,就能起到很不错的减肥效果。
当然,少吃多动需要长期坚持,也并不是科学减重的全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
资料:健康时报
编辑:毕扬静
人到中年减肥忙,突然发现身边很多朋友,不管是胖的还是瘦的,都在嚷嚷着减肥。 我看看自己身上的肉肉,却迟迟不愿行动!
之前我也减过好几次,做减脂餐、做运动,但每次减重体验进行得很好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原因导致“半途而废”,已经让我很郁闷了,努力那么辛苦,不如摆烂更容易些!但是,肥胖必然导致身体健康出问题,我还不想完全“摆烂”。
于是我开始在朋友圈里打卡一日三餐,把口号喊出来,逼自己一把,不让自己有反悔的机会,小伙伴纷纷留言,让我“加油”。
平淡无奇的生活,或许可以通过一次高调的减重经历,发生一些改变吧!人到中年,越发感慨,健康实在是太重要了!
吸取了以往减重时好的经验,想要减重有成效,吃饭很重要!必须要改变吃饭的习惯,采取“分餐制”最为实用,也不麻烦,只需要取一个盘子,把自己要吃的食物全部都放在一个盘子里,方便控制食量, 配合饮食热量记录,也能直观地算出自己吃得合适不合适。
一起来看看我这两天,一共六餐的饮食吧!没有特意的安排,但这种方式,确实让我比以前吃得少了。准备先坚持打卡到这个月底,看看效果如何!
11日早餐:牛奶1盒200ml,蒸贝贝南瓜约70g,蒸玉米一小段,煮鸡蛋一个,黄瓜拌裙带菜约150g。这份早餐的总热量计算在379千卡。
11日午餐:猪肉虾仁黄瓜饺子约250g,番茄炒鸡蛋,我只取了100g的番茄,肉烧冻豆腐约100g,饮品是红枣桂圆红豆水。
除去红枣桂圆红豆水,这份午餐的热量为586千卡,这种饮品的热量我还不太会计算,有人说不吃食材的话,热量可以计为零,也不知道是不是准确。
作为北方人,饺子不能少。不过饺子的热量真是高,把它放在中午吃吧,少吃点能解馋。
11日晚餐:蒸贝贝南瓜约40g、蒸玉米1小段,西兰花炒彩椒约110g,包菜炒蘑菇约150g,另外还有10g左右的开心果。这份晚餐的总热量为253千卡。
晚餐以素为主,主食不能不少,尽量选择粗粮主食吧,细嚼慢咽会更好些,我吃饭节奏比较快,现在也刻意调慢了。
12日早餐:自制奶茶1杯约270g,全麦墨鱼松松面包约80g,水煮西兰花30g,水煮油菜约130g,炒鸡蛋50g。这份早餐的总热量约371千卡。
这份早餐是我特意组合的,感觉挺适合我现在的状态。做了一段时间饮食记录后,发现如果提前把一天的饮食规划出来,更容易控制,正在摸索中。
12日午餐:米饭120g,凉拌木耳黄瓜135g,番茄炖牛腩200g,这份午餐的总热量为441千卡。
中午一般是要有肉有菜有主食的,如果能提前规划,就可以根据热量计算结果,选择食材搭配,对采购食材也有帮助。
12日晚餐:黑芝麻豆浆250ml,水煮菠菜150g,鳕鱼丸1袋60g, 蒸贝贝南瓜140g, 还有开心果约10g,这份晚餐的总热量为384千卡。
这份晚餐的安排也甚得我心,吃得满足,又不会太撑, 看来晚餐喝点豆浆还是有好处的,家里的豆浆机正好可以天天利用上。
除了以上的三餐搭配外,我每天上午和下午还会被充一些水果和坚果,晚饭后尽量不吃任何食物,另外每天还会进行不低于40分钟的运动,比如每天1万步的行走运动,或者利用健身软件在室内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健康课程,运动时的出汗,也能让人心情愉悦!
人到中年减肥忙,可能到这个时候,才真正能够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吧!上有老,下有小, 只有把自己照顾好了,才能够更好地照顾身边的家人,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减重哦!加油吧!
您好,这里是魔多厨房,我是多妈!全职妈妈一枚,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我喜欢带着孩子们四处溜达,也喜欢在家做饭烧菜!努力让我的全职妈妈生活,过得简单而美好,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人到中年,“抬头见褶子,低头见肚腩”似乎成了标配。日前,广州日报记者针对此情况,采访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夏燕琼,对方表示,只要做到合理饮食、坚持运动,人到中年未必一定发福。
夏燕琼指出,人们可以通过长期摄入低于基础代谢率能量的平衡膳食,结合增加运动,即可减轻体重,同时又能维持身心健康,这是“管住嘴,迈开腿”的正确“打开方式”。
饮食过量和久坐不动是造成腹型肥胖的最主要因素
如今,“大肚腩”似乎成了中年人士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可谓“抬头不见低头见”。
夏燕琼感慨,由于基础代谢率的下降、饮食结构不合理、活动量不足以及慢性病困扰等因素,中年人士确实更容易发福。但是很多人认为的“人到中年,发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则是误解。
夏燕琼表示,虽然临床上见到的腹型肥胖人群以中年人居多,但近年来腹型肥胖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虽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饮食过量和久坐不动是造成腹型肥胖的最主要因素。
腰围和腰臀比都是腹型肥胖的诊断依据,体质指数正常也可出现腹型肥胖
夏燕琼介绍,“大肚腩”在医学上叫作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的特别堆积,表现为腰围的增加。参考我国腹型肥胖的最新标准,男性腰围超过90cm(含90cm)、女性腰围超过85cm(含85cm)即为腹型肥胖。
腰臀比(腰围/臀围)也是腹型肥胖的间接诊断指标:男性腰臀比大于0.9,女性腰臀比大于0.8,也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夏燕琼指出,我国成年男性肥胖几乎都属腹型肥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将军肚”“啤酒肚”“苹果形”身材。而中年女性肥胖的特征,也大多以腰腹部及臀部脂肪堆积为主,也就是“梨形”身材。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体质指数(BMI)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夏燕琼表示,体质指数只能看作是对体重及相关健康隐患的粗略测算。BMI指数正常,也可能出现腹型肥胖。
专家支招,教你如何远离减肥误区,真正实现瘦身
说起减肥瘦身,“管住嘴、迈开腿”是人人皆知的减肥“六字箴言”。然而,不少人一心求瘦,却一脚陷入减肥“大坑”。
夏燕琼说,像节食减肥、单一食物减肥、过午不食、减肥不能碰油、剧烈运动等,都是临床很常见的减肥误区。
“减肥不单是减重,更重要的是减少脂肪。”夏燕琼表示,想减肥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出身体需要的能量,继而通过长期摄入低于基础代谢率能量的平衡膳食,结合增加运动,达到减肥效果,同时能维持身心健康。
如何做到食不过量?夏燕琼支招,定时定量进餐,每餐少吃一两口,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如果不能避免,可于外出就餐后的几天里适当减少进食量。需要强调的是,不论在家还是在外进餐,都提倡分餐、简餐、份饭,倡导节约、合理的饮食“新食尚”。
谈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夏燕琼建议:有氧运动天天有,抗阻练习每周进行2—3次,柔韧性练习随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