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图片(腋臭由什么引起)
23
2025-02-24
肥胖对女性的危害很大,而现在的减肥方法千奇百怪,大家总是一种不行就尝试另外一种方法,这样是瘦不下的,下面一起跟着小编来看下。
肥胖有什么危害吗?
女性肥胖,除了带来肥胖的共同危害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共同危害主要指的是肥胖带来的并发症,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脂质异常症、冠心病、肺功能不全、胆石症、痛风等等,以及这些并发症所引起的残废、死亡。特殊性则是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肥胖女孩可以出现青春发育提前、过早初潮,以及乳腺发育过早。对成年女性而言,肥胖可以增加患癌症的机会,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是在脂肪组织内产生的。脂肪组织越多,雌激素合成的越多,所以肥胖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普通妇女要高,恰恰是雌激素的水平越高,就越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所以肥胖妇女患这两种妇科肿瘤的危险性要大得多。雌激素增多还可能导致或加重下肢浮肿。另外,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的雄激素,所以体内的游离睾丸酮水平可能比普通女性高,导致女性出现多毛等男性化表现,还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育。严重的可以表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即使怀了孕,也容易出现过多的妊娠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妊娠糖尿病,还容易出现胎儿的发育异常以及体位异常,而且容易出现难产。肥胖妇女的腹壁脂肪过厚,给医生的产前检查造成困难。如果需要作剖腹产,手术操作也很不方便。另外,肥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性关节炎,中年女性更加容易患胆石症,腹部型肥胖的女性更加容易患痛风,等等。总之,肥胖是会给妇女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的。
那怎么样才算“肥”?
由于进食的热量长期超过机体的需要,多余的热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当人体的脂肪贮存明显超过正常人,体重增加,就称为肥胖,体重增加超过标准体重20%时称为肥胖症。
什么才是靠谱的减肥方法?
1、培养良好坐姿
这肚子上长胖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不良的坐姿而导致的,很多女性都容易出现这一情况。很多白领女士,一坐就是八个小时,这长时间的久坐,再加之不良的坐姿,这只会导致女性肚子上的赘肉越来越多,最终形成难看的小肚子,不管是长时间的坐着还是短暂的坐着,我们需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坐姿才是王道。
2、科学的运动
科学的运动是减轻体重的首选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个人运动习惯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一般来说:
肥胖较重者以散步、下楼梯、骑自行车、打羽毛球、太极拳、广场舞等低强度运动;
一般肥胖者,可慢跑、上楼梯、登山、游泳、排球、足球等中等强度运动为宜。
每次的运动时间不得少于40分钟,每日运动一次或隔日进行,并且要持之以恒。
3、态度决定一切
很多人减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关键在于心态没有摆正。心理减肥疗法就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揪出肥胖者过食行为背后的动因,然后采取心理措施进行干预。在脑海中想象自己瘦了之后苗条动人的样子,真的就能抑制体内消化液的分泌,这就是心理减肥当中的想象法。其他还包括厌恶法、转移法等。
4、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养成科学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而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早饭要吃的营养,中午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是一个健康饮食习惯,但是同时也是可行的饮食减肥原则。
5、针灸点穴:古为今用
中医传统的针灸、点穴、按摩等治疗手段如今又派上了新用场。这些方法可以刺激相应的穴位,疏通经络、调解内分泌,从而达到“消肿利水”的减肥效果。
6、减少淀粉类的摄取
过多的淀粉会造成肥胖,但是人体需要相当比例的碳水化合物才能正常运作,如果你奉行不吃饭、面等淀粉类食物的减肥法,最好修正一下,因为长期下来会出现营养不良、酸中毒、骨质疏松及头昏等现象。
顽固性肥胖是什么原因
造成顽固性肥胖的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还有饮食、运动和精神因素等都可能形成顽固性肥胖。
1、遗传因素
一般父母肥胖者,或其家族中有肥胖史的,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就很大。这类肥胖人,很难采取其他人为措施如运动、节食等方法消除肥胖,只能在减肥后与自己减肥前相比,相对来说体重轻一些。
2、饮食结构不合理
偏食或饮食结构中所安排的脂肪、谷类及其他碳水化合物含量过大,引起热量入超,导致人体内脂肪沉淀、脂肪细胞增多引起肥胖。人们所需热量的多少依性别、年龄、体型、工作类型、生活方式及各人的生理和病理不同而不同。
3、运动过少
现代城市人习惯优裕舒适的生活环境,缺乏运动、锻炼的意识和行为。特别要指出的是很多人晚饭后,长时间地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很少走动,长此下去,不胖才怪哩!
4、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使人体中肝、脾、肾等功能失调,不能把多余的脂肪转化为能量消耗掉,而沉积于体内造成肥胖。
5、精神因素
人们常说“心宽体胖。”没有思想负担,吃得香,消化吸收也特别好。或“借酒消愁”以大吃大喝来缓解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这些都能使能量大增,导致肥胖。
顽固肥胖怎么减肥
顽固性肥胖想要瘦下来,首先得确定良好的饮食习惯,还要经常运动,其次可以吃一些食纤维食物来达到饱腹的效果。
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严格遵守和养成”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饮食习惯,其中“晚吃少”是减肥的关键!在晚上一定要做到尽量少吃!而且晚餐不要吃肉食、甜食、油炸食品,多喝一些清淡的面汤,米汤。
二、食纤维减肥
由于纤维能阻碍食物的吸收,在胃内吸水膨胀,形成较大的体积,故能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助于减少食量,对控制体重有一定的作用。
三、进食速度要慢
吃饭时咀嚼次数要多,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仅有利于唾液和胃液对食物进行消化,而且有利于减少进食,另外建议吃饭要以八成饱为宜。
四、不吃甜食
蛋白质不会使人发胖,糖类才会使人发胖。这是因为糖类在体内极易被分解或吸收,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若额外过多地食用甜食,就会容易诱发胰腺释放大量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转化成脂肪。
五、坚持晚饭后快走半小时
很多人肥胖的部位主要在屁股和腹部,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要么长期从事案牍工作,要么不爱活动。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微机前、电视前,多余的热量消耗不掉,就转化成脂肪沉积在腹部和臀部了。所以,要想减肥,就必须改掉不爱活动的生活方式,要增加运动,消耗多余的热量。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崔元苑)近年来,肥胖、超重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在今日国家卫健委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指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管理体重呢?赵文华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由于营养知识信息量大,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家庭每周食谱,食谱中尽可能体现食物多样化。家长可以带孩子去超市、菜市场,一起识别食物,一起看食物标签。可以让孩子进厨房学做家常菜。在家庭里要践行分餐制。
二是帮助孩子实现充足的身体活动,尽最大努力减少静态行为时间。充足的身体活动就是要有积极的出行方式,多干家务或到阳光下健身。孩子们要有大量的、中到高强度的活动,而且活动的时候要气喘吁吁、出点大汗,这样的活动每天要达到1小时,活动时间越长越好。学习的时候也应该1小时活动一下或者45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也就是说,尽量减少静态行为,即靠着、躺着、坐着。
三是减少看屏幕的时间。这不仅是视力的问题,也是肥胖的问题。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关注体重,一家人经常测测体重、身高、腰围,让孩子记下来,划个曲线,学会判断。如果体重和身高相比,体重长得太快了,就要采取行动。对于已经超重或者稍微肥胖的孩子,不要盲目减肥,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此外,针对很多肥胖的孩子都爱喝含糖饮料的问题,赵文华指出,应该鼓励孩子多喝水,家长要告诉孩子,水指的是自来水、白开水,不要不渴不喝,要主动喝,要喝足量了。饮料不是水,应该不喝或少喝。
对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国家予以高度重视。赵文华介绍,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给予了明确,各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有力措施。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并按照全国和地区水平制定了不同目标,提出了众多具体的行动措施。在技术方面,国家卫健委定期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实时掌握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变化。从2015年起,在全国试点地区开展以防控超重肥胖为主的“营养校园”项目,六年来,摸索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模式、可推广的经验和技术。此外,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项目,除了关注身高、低体重和控制贫血等指标,也重点关注在改善的同时做好超重肥胖预防工作。总的来说,儿童超重肥胖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还需要持续不断地采取行动。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