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腋臭需要电子镜检查吗(做腋臭前需要准备什么)
45
2025-02-24
中医常说“胖人多痰湿”,肥胖的原因也多与“湿、痰、虚”有关。
据中医专家介绍,湿气的发生,多和水液代谢异常有关。而中医讲水液代谢,多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来论。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主要是靠肺、脾、肾和三焦来调节,心肝辅助调节。中医认为,肺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饮,肾主气化代谢,三焦是津液代谢的通道,体内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津液才能代谢正常。
异常情况下,如果肺脾气虚,人体代谢的能力不足,表现出气虚肥胖,主要表现是肉特别松软,还胆子小,容易感到乏力,动一下就出汗。气虚久了就可能导致阳虚,阳虚肥胖主要的表现就是怕冷,常感到手脚发凉,不爱动,体重容易反弹。如果能量不够,或者能量局部不通,身体调节水液代谢的能力就会失职,多余的津液无法正常代谢排到体外,那么就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痰湿堆积在体内,就容易出现腰腹部肥胖。
据《大河健康报》
“肥人多痰”;
痰湿型肥胖是最常见的肥胖类型。
我在门诊看过的胖子们,90%以上都有湿气。
所以减肥肯定要同时给她祛湿。
因为湿气对肥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请看之前的文章:
湿气是如何一步步让你变胖的。
那么,怎么判断肥胖者有痰湿呢?
1
痰湿体质的表现
一般来说,痰湿体质者在身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表现:
(1)湿在头部,头重如裹,头发爱出油。
(2)湿在脸部,长痘痘脸上油光满面。
(3)湿在肌肤,容易起疹子长湿疹。
(4)湿在四肢,肢体困倦乏力,酸重。
(5)湿在中焦,腹胀,胃口差,不敢吃难消化食物。
(6)湿在肠胃,大便不成形粘马桶,感觉排不干净。
(7)湿在舌苔,齿痕舌胖大舌,舌苔厚腻。
2
脾虚是湿气生成的关键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
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而生痰。
脾胃主运化,当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
不能及时把湿气排出体外,身体就会越来越“湿”。
简单来说,你的湿大部分是脾胃不好造成的。
脾胃不好,湿气就会源源不断生成;
源头不解决,祛再多的湿也还是会“湿”气重来。
而湿气太重的人容易肥胖,也不易减肥。
痰湿型肥胖者想减肥,调理好脾胃很重要。
四神汤是经典的健脾养胃食疗方,由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组成。
3
内湿、外湿两手抓
当然了,解决了体内的“内湿”还不够,“外湿”也得抓起来。
湿气的外部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二是饮食。
前者比如南方以东部沿海省份(海南、两广、福建、珠三角等),环境中的湿气(外湿)就特别厉害;
后者比如一些西部中部省份(山西、陕西、河南等),因为酷爱面食,口味偏重,湿气也不少。
祛除“外湿”,大的环境问题我们可能很难改变,但在饮食上可以进行控制。
大家以下这4种食物要少吃!
①性味寒凉的食物:
如梨、苦瓜、马齿苋、螃蟹、绿豆、菊花等。
②难消化的食物:
五花肉、肥猪肉、炸鸡、薯条、烧烤炸物等。
③高糖食物:
糖果、点心、可乐、奶茶、蛋糕、巧克力等。
④生冷冰冻类:
凉菜、冰啤、雪糕、冷饮等。
4
湿气从哪里去
健脾是减少内在生成湿气,控制饮食是减少饮食生成;
但是要搞定湿气,除了减少生成,还要增加排泄。
湿气排泄,有3个途径:
1.小便;2.大便;3.出汗。
小黄茶,全称小黄清新茶,就是以前的苓薏豆皮茶。
主要作用是利尿祛湿、清热祛湿、理气祛湿、健脾祛湿。
促进湿气从小便排出。
益生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肠道菌群,帮助通便。
很多人湿气很重,但是大便不通,说明自身的肠胃排湿系统故障了。
通过益生元的调节,增加大便次数,让湿气从大便排出。
如果吃了益生元大便变稀、次数变多,只要没有腹痛和水样便,都是正常的排湿现象。
当然,调节肠道菌群不只是为了帮助排便。
肠道菌群对营养吸收、代谢、食欲、免疫力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坏的肠道菌群就像毒素堆积在身体内,会使减肥的效率变得缓慢甚至出现反弹。
调节好肠道菌群,能够改善人的抵抗力,控制食欲,帮助你“忘掉”奶茶零食那些搞大你的肚子的“渣男”。
5
总而言之,广而告之
对于痰湿型肥胖来说,湿气是魔鬼。
一方面咱们要减少它的生成,即健脾 控制饮食;
另一方面,要增加它的排泄,即祛湿 调节肠道菌群。
健脾祛湿减肥营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了。
这就是中医减肥相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
中医常说“肥人多湿”,意思是肥胖人群大多都属于痰湿体质。
因为经常吃肥甘厚腻的食物,不易消化,会给脾胃带来负担,从而造成运化失常,使身体的水液无法正常代谢,进而凝结成“痰”,没有被消化的物质堆积,就容易让人肥胖。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喜食肥甘厚味、年老久病脾胃虚损的人,体内多易生痰湿,出现身体困重、腹满等症状。
痰湿体质的人除了可以通过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具有健脾祛湿化痰作用的食物,加强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等多种方式来改善体质外,也可以刺激这个穴位——丰隆穴,来达到祛湿化痰的效果。
祛湿化痰要穴——丰隆
丰隆穴是中医临床祛湿化痰的名穴。《玉龙歌》上说:“痰多宜向丰隆寻”。
丰隆,象声,轰隆打雷。按摩此穴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将痰湿排出体外,让气血流通,血脂自然就能降低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症、脂肪肝的发生。
腧穴定位
丰隆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
为什么丰隆穴被称为豁痰要穴呢?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多与肺、脾两脏相关。外邪犯肺,易生有形之痰;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水湿内生,易聚无形之痰。
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足阳明胃经气血丰盛,至此穴丰溢,其肉丰满隆起,故名。
本经具有多气多血的特点,丰隆穴又是气血最丰盛的腧穴。该穴从阳络阴,能疏通表里两经之气血,即“一络通二经”,因此它不仅能促进水谷精微的运化,治本经病,还可治表里经脾经病证;既可健胃,又可运脾,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恢复正常,痰湿得化。
除此之外,丰隆穴还具有理气宽胸、和胃降逆、调理气血、醒神定志的作用。除了对体质的改善、亚健康的调护外,临床常用丰隆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癫痫、高血压病、血管神经性头痛、眩晕、腓肠肌痉挛等多种疾病。
丰隆穴养生,在家也能简单做
自我按摩
每天按摩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以有酸胀感、能耐受为佳。由于这个穴位肌肉较为丰厚,按摩时采用三指按揉法。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穴位,中指用力,先按后揉,垂直向下按压至一定深度后使用揉法,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结束时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后重复动作。
丰隆穴还可配风池穴治眩晕;配膻中穴、肺腧穴治痰多咳嗽;或配肺腧、天府、尺泽穴,有祛痰镇咳的作用,治咳嗽痰多,哮喘。配阴陵泉穴、商丘穴、足三里穴,治痰湿诸证;配风池穴、神门穴,治失眠。
艾灸
采用温和灸,即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热而无灼痛。
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对咳嗽痰多、痰湿头痛、眩晕、癫狂、下肢痿痹等痰饮病有效。
贴敷疗法
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结合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作用,加强丰隆穴的功效。注意,甘草过敏者慎用。
搓揉丰隆穴消除胃胀症
若有人长时间感觉胃胀,打嗝,食欲不佳,特别是饭后总感觉胃部不适。可采用揉、搓丰隆穴消除胃胀感。
方法为: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按丰隆穴3分钟,然后沿顺时针揉丰隆穴 10分钟,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搓10分钟即可。
饮食调理
痰湿质者宜选用健脾助运、祛湿化痰的食物,少食肥、甜、油、黏(腻)的食物。吃饭不宜过饱,要吃七分饱,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宜食的水产品有:鲤鱼、鲫鱼、鲈鱼、海带、海蜇、文蛤等,谷物及豆类食物:扁豆、薏苡仁、赤小豆、山药等,果蔬类食物:冬瓜、荷叶、白萝卜、生姜、荠菜、紫菜等。
下面推荐几道药膳:
山药冬瓜汤
【原料】山药50克,冬瓜150克。
【制作】山药、冬瓜置锅中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效用】健脾益气利湿。适合痰湿质,尤其是单纯性肥胖者食用。
薏苡仁粥
【原料】生薏苡仁50克,粳米60克。
【制作】生薏苡仁、粳米同放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效用】除湿化痰,健脾益气。适合痰湿质或兼湿热质者食用,尤其是伴有形体肥胖者。
消脂减肥茶
【原料】茯苓30克,炒薏苡仁30克,干荷叶30克,陈皮15克,生山楂15克,肉桂10克(后下)。
【制作】每日1剂,水煎2次,去药渣后将药液混合,放入保温杯中,不拘时代茶饮。
【效用】化痰降浊,健脾祛湿。适合痰湿体质肥胖,有血脂偏高倾向者尤宜。
赤小豆鲤鱼汤
【原料】活鲤鱼1尾(约800克),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辣椒6克,草果6克。
【制作】将活鲤鱼去鳞、鳃、内脏;将赤小豆、陈皮、辣椒、草果填入鱼腹,放入盆内,加适量料酒、生姜、葱段、胡椒及食盐少许,上笼蒸熟即成。
【效用】除湿化痰,利水消肿。适合痰湿质常感胸闷痰多、眩晕、水肿者食用。
鲫鱼豆腐汤
【原料】鲫鱼250克,豆腐250克,生姜2片,葱花、料酒、盐、食用油、淀粉等适量。
【制作】将豆腐切薄片,沥干水分。鲫鱼去鳞和内脏,抹上料酒,用盐腌渍10分钟。油锅加热,爆香姜片,将鱼两面煎黄后加水适量,文火煮约25分钟,投入豆腐片,调味后用水淀粉勾薄芡并撒上葱花。
【效用】健脾利湿,和中开胃。适用于痰湿质容易面部浮肿、水肿者。
来源:广东中医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卫生信息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