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妈妈有腋臭能喂奶吗(哺乳期有腋臭可以喂奶吗)
40
2025-02-25
马上就要年底了,为了给自己的2021做个健康总结,我预约了年底的体检,年年体检都会有些小问题,比如“脂肪肝”“血压高”……真令人头疼。
相信很多人体检都会有一些异常项,面对这些异常项不少人都会有点儿不知所措,今天咱就对常见的10个异常项做做解读。
01 体重超重
“超重”为BMI值在24~28之间(包含24但不包含28)。
建议:
超重是肥胖的预警信号,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进一步发展为肥胖。其实很多超重患者反而有营养不良等情况,避免过度减肥,合理干预非常重要。
02 血脂偏高
很多老年人听力下降其实是因为高血脂,除此之外还可引起血液黏稠、血流不畅、脂肪肝、皮肤黄色瘤、眼底病变等。
建议:
体检血脂高一点,可以先通过饮食调理3~6个月,其间尽量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少吃肥肉、内脏、蛋黄,然后去医院复查一个血脂四项看看,如果血脂还高,那就可能是“高脂血症”。
03 血尿酸偏高
血尿酸偏高的人群突然变多,主要是天变冷,大家开始煲汤、吃火锅以及喝大量饮料,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习惯,都容易导致尿酸高的症状。
建议:
大量摄入海鲜,会让体内尿酸增加,出现痛风。此外,动物内脏也尽量不要摄入。如果摄入过多动物内脏,除了胆固醇获取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还容易让尿酸指标升高,进而诱发痛风。
04 轻度脂肪肝
脂肪肝多来自一些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有脂肪肝的人,可以看到他们大多四肢纤细,肚子却很大。
建议:
减重就是治疗脂肪肝最好的特效药。单纯的脂肪肝无药可医,要靠自己努力。
05 血压高
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以上应该调整好饮食,做好生活干预,远离高盐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来维持血压正常。
建议:
如果体检、看病时偶测血压发现血压高了,就要加强监测,在不同的时间段多测几次。如果血压出现异常升高,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06 肥胖
当BMI值大于28时,即为肥胖。
建议:
遵循“管住嘴、迈开腿”的原则,可以寻求营养师或者医生的帮助,不要盲目吃减肥药,要科学减重。
07 两肺陈旧性病灶
肺部能留下病灶的原因很多,肺部炎症、梗塞、尘肺、外伤等,当它不再处于病情的活动期后导致钙化、纤维化等会遗留下痕迹或者瘢痕。
建议:
在胸部CT或者胸片上检查为陈旧性的病灶,不要过于紧张,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如果出现持续咳嗽、胸闷时需要就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是何原因引起。
08 尿常规异常
出现尿常规异常,其原因主要考虑是因为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而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存在内分泌系统方面的疾病。建议进一步检查。
建议:
需要根据具体尿常规异常的项目来进行分析,比如出现有尿液当中糖分含量升高,考虑有糖尿病的可能。建议体检前多喝水。体检前一周不要喝酒,前三天不要喝功能型饮料。
09 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胆固醇也分好与坏,高血脂患者最青睐的胆固醇当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了。但是,高密度脂蛋白并非越高越好,要保持在一个正常范围。
建议:
慢性肝炎等疾病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值。体检时查出肝脏囊肿的同时,发现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远高于正常值,要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为肝囊肿引起肝功能异常。
10 肝囊肿
肝囊肿其实就是肝脏里面长了个小水泡,这个水泡有大有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肝囊肿与日常饮食关系不大,一般认为是先天的问题。
建议:
有的囊肿会合并囊内感染,会出现发热、腹痛等情况,建议立即就诊。肝囊肿不会恶变,不必恐慌,一般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只需要定期复查B超即可。
体检出现这些问题就不用慌张了。
记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
综合健康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慢性病又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等。目前我们国家慢性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自己是否容易得这些慢性病?如果有慢性病的风险,如何去选择项目进行筛查?
“1 x”体检套餐模式,就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个性化,量身定制的体检 。“1”指的是常规体检项目,“X”的是针对性项目。
高血压风险人群体检项目
高血压的风险人群和高血压患者除了一般检查,像身高、体重、血压情况外,还需要评估是否存在长期血压高而导致脏器产生损伤。除基本的体检项目之外,需要更多的专科检查项目。
1、抽血化验
一般情况下,抽血检验是体检的必选项。主要原因是抽血检验可以初步体现出患者血液中的一些代谢指标,这些代谢指标可以反应患者的身体状况。
通常情况下来说,在体检中要做一些基础的检验项目:①血常规、尿常规;②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电解质等。
2、心脏相关检查
高血压的风险人群在体检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要对心脏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
建议:普通人群查:①心电图;②胸片或胸部CT;③心脏彩超。若有合并其它疾病像血糖高、血脂高、冠心病的人群还要查:①运动平板心电图;②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
3、肾脏检查
若是初次诊断高血压,需要排查高血压病因。首先是排除继发的高血压,也就是相关疾病引起的高血压。而且若是存在长期血压升高,发生脏器损伤最早的可能是肾脏的损伤。所以,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肾脏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检查项目建议:①肾脏彩超;②双肾动脉彩超;③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等项目。
高危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体重超重或者肥胖者;久坐或缺乏体力活动者;平时嗜好吃咸、辣食物者;饮酒、吸烟,工作压力较大,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处于噪声环境的人群。
糖尿病风险人群体检项目
1、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
BMI已经是WHO推荐的判断体重超重最常用的方法,计算方法也比较简便实用。BMI的计算方法是(BMI =公斤/m2)。
BMI≤18为消瘦;
18-23.9为正常;
24-27.9为超重;
BMI≥28为肥胖。
如果男性腰围≥90cm以上,女性≥85cm以上,诊断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和代谢异常密切相关,比如进一步化验血脂、血糖,会发现有些腹型肥胖者伴随严重的代谢异常。
2、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4-6%。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评价血糖控制情况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指标,一般认为低于6.5%为控制良好。
3、胰岛功能相关检查(胰岛素、C肽)、糖尿病抗体相关检查。
4、眼底检查、心脏检查、肾脏检查。
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的人;体型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生活方式中喜好甜食、面点,久坐,缺少体力活动的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女性在怀孕的时候曾经分娩过八斤以上的孩子或者在怀孕的时候被诊断过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还包括并存其他慢性病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人群。
高血脂风险人群体检项目
这张血脂化验单上尽管指标比较多,但我们主要看的还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这4项。
其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高危人群:不按三餐进食,或暴饮暴食,长期食用高脂肪或高热量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类等;蔬果类食物摄取量少;久坐、不爱运动者;有家族高脂血症的人群;40岁以上人群;有其他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等。
5月26日晚6: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管理英,做客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健康山东》,讲解更多慢病筛查小攻略,敬请关注。
特邀嘉宾:
管理英,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抗衰老学组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健康体检与评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健康管理工作1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健康管理经验。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定期体检没有必要,但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一半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并确诊的。
事实上,许多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无感觉。例如冠心病等疾病当出现症状时,往往已进入很严重的阶段。
因此,定期对身体进行全面的“监察”和“审计”,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由于许多疾病与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情况、家族病史等密切相关。因此,按上述情况的不同,设定个体化的体检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体检项目怎么选全身的体格检查
全身查体指的是体检的医生,给你做一个全身的体格检查,包括了外科、内科、耳鼻喉、口腔科、眼科、妇科等等。
例如,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看看有没有超重或者肥胖;测量血压,是否患有高血压;检查心脏,是否有心动过速或者过缓,有没有心脏杂音等等;口腔科检查,看看有没有龋齿,牙龈炎,牙结石。外科检查有没有甲状腺肿大,有没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乳腺有没有肿块,直肠指诊,有没有痔疮,直肠癌等等。
全身查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很多疾病通过单纯的查体,就可以有非常好的提示作用。
抽血、验尿和粪便检查
抽血可以查很多项目,最常用的两个化验项目为血常规和生化指标。
血常规可以看有没有贫血、白细胞高不高,初步判断有没有感染、血小板是否正常。生化指标包括非常多的内容,可以查肝肾功能,有没有电解质紊乱,有没有高尿酸,高血脂。
生化里面包含有以下的项目:血糖、尿酸、肌酐、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钾钠氯等离子等等。
除了这两项最基本的抽血,你还可以增加其他的项目。
如果你有慢性乙肝,可以抽血查乙肝五项,乙肝DNA定量,甲胎蛋白。如果你有甲减或者甲亢,需要抽血查甲状腺功能。
很多体检还会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是比较贵,除了甲胎蛋白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少数几个肿瘤标志物比较准确,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准确度和灵敏度都很一般。
尿常规也是最基本的检查之一,可以看尿里面有没有白细胞和红细胞,有没有细菌,蛋白等等。
大便常规加潜血试验,可以查大便里面有没有白细胞和红细胞,有没有胃肠道炎症,有没有消化道出血。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体检项目,你必须要检查的包括以下项目:心电图、甲状腺彩超,肝胆胰脾超声,女性还有乳腺彩超,子宫和卵巢的超声。
这几个项目一般的体检套餐里面都有,也是必查的项目,甲状腺超声可以早期发现甲状腺癌,乳腺超声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肝脏的超声,也是肝癌的筛查手段。
其它检查
除了上面的这几个检查手段,根据你的病史和病情,可以加做其他的检查。例如,长期腹胀、胃痛、消化不良、有口臭的情况,需要做吹气实验,查有没有幽门螺杆菌,甚至是做胃镜,看看胃有没有病变,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建议做胃镜检查。
想要查肺癌,胸片是不够的,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个胸部低剂量的CT检查,而不是胸片检查,特别是长期抽烟,或者吸入二手烟,家族里面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该定期检查肺部;
45岁以上的人,需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可以5至10年后再做一次肠镜。如果发现了息肉,需要及时处理。
宫颈癌筛查,女性应该从21岁以后,开始接受宫颈癌筛查,检查手段主要为TCT检查和HPV检查。
50岁以上的男性,可以考虑抽血查PSA或者做前列腺的彩超,筛查前列腺癌。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任何的症状,可以随时加做其他方面的检查。例如经常胸闷、胸痛,需要加做心脏的检查,例如心肌酶谱,冠脉CT,或者冠脉造影检查;经常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相交替,还有便血等症状,需要做肠镜检查,不需要等到45岁以后再查。
总而言之,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年龄,病史,生活和饮食习惯,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单位组织的体检套餐,一般都缺乏针对性,最好能够自己去正规的体检结构,将你的需求告诉医生,然后选择个性化的体检套餐。
常见的体检异常指标解读尿白细胞阳性
正常尿中白细胞应为阴性。如果尿液报告单上提示大量白细胞( ~ ),或者镜检尿白细胞超过5个,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尿蛋白阳性
常见于哪些情况:
处理方式:
若检测时处于感冒发热的阶段或剧烈运动后进行的检测,可以在身体状况好转后复查。如果多次检查尿蛋白均呈现阳性,则应到肾内科就诊。
甲状腺结节
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超声医生会根据结节的结构、形态、钙化特征等对其恶性风险进行TI-RADS分级判断。
1级:恶性风险0,正常甲状腺。
2级:恶性风险0,良性结节。
3级:可能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1.7%。
4级:4A 恶性风险3.3%
4B 恶性风险9.2%
4C 恶性风险44.4%~74.4%
5级:提示癌的可能性很大,恶性风险87.5%。
如果您的甲状腺超声检查报告提示甲状腺结节3级及以上分级,应到医院的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或头颈外科就诊。对于1级和2级应当遵医嘱定期复查。
乳腺结节
乳腺B超单上的乳腺结节分级叫做BI-RADS分级。通常来讲,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大。
乳腺结节分级如果是3级及以下的,定期复查就可以。一般来说,一年做一次常规复查即可。
对于4A及以上的,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有的人需要三个月复查一次,遵医嘱执行即可。
肺部结节
若体检发现肺部结节,不必惊慌,因为肺部结节中早期肺癌的比例仅为10%~30%。若首次发现肺部结节,受检者应到专业科室就诊,医生会根据其年龄、吸烟史以及结节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综合评估结节性质,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查或多久后进行复查。
肝囊肿、肝血管瘤、肾囊肿
肝囊肿、肝血管瘤、肾囊肿均是健康体检中腹部超声检查常见的良性病变。较小的肝肾囊肿和肝血管瘤只需定期复查,观察其大小变化即可。
对于较大的肝肾囊肿和肝血管瘤,如果出现器官压迫症状,则需要进行治疗。
胆囊息肉
绝大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只需定期复查。但是对于直径大于1cm或者生长较快的息肉,要警惕其癌变的可能,应到肝胆外科就诊。进一步评估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