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是不是腋臭呢女生(如何判断是不是腋臭)
39
2025-02-25
生活是个吃软怕硬的东西
你弱它就强 你强它就弱
你也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坚强
直到有一天你除了坚强别无选择
费得是住在墨西哥老城区里
一个重达三四百斤的超级大胖子
因为肥胖他周身常年散发着难闻的臭味
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十分艰难
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滑稽的猩猩
去到哪里都会被人当成焦点围观
费得不喜欢那些充满恶意的眼光
而他解决这件事情的方式
就是将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
终日靠着做手工的微薄收入赖以生存
有时妹妹罗拉也会带着妹夫拉蒙来看他
但就连罗拉也会嫌弃这个一无是处的哥哥
如果不是他们有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
想必罗拉早就会弃他而去了吧
这一点费得又怎么可能不明白
他已经习惯了周遭那些异样的对待
好在妹夫拉蒙是个极其善良的男人
他会关心费得给费得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
每当这两个男人相处到一起
原本老旧沉闷的房子里
就会洋溢起一阵愉快的欢声笑语
这天妹妹又带着拉蒙前来看望费得
虽然妹妹脸上表现得嫌弃
但内心总归还是牵挂着这个哥哥的
拉蒙给费得展示自己的相机
还给他看自己和罗拉旅游时拍的照片
那些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
是费得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的
他曾经也有一个照相机
里面记载着他们一家人幸福的时光
只可惜那个相机太老了已经坏掉了
如今经过妹夫的一番提醒
费得决定将老相机的胶卷全部洗出来
追忆一下曾经的幸福过往
然而对于一个行动不便的胖子来说
想要走出家门去洗照片谈何容易
纵使困难重重
但费得却好似已经下定了决心般
次日他披上自己的超大码外套
顶着正午明媚的阳光
与拐杖一起颤颤巍巍的上了路
虽然臃肿的身形让他举步维艰
几乎是每走几十米就要停下来休息
路边踢球的孩子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他
但最终费得总算是找到了照相馆
当他气喘吁吁地推开门
迫切的想要寻找地方坐下时
接待他的是馆主的儿子保罗
保罗是个酷爱金属音乐的时尚青年
留着厚厚的半边刘海穿着前卫的牛仔马甲
看到费得的第一眼保罗也有些愣神
但很快他就认出了费得手中
那个老古董110胶片相机
得知费得此次前来是想洗照片时
他有些兴奋的表示一个半小时准能完成
并让费得回家等到六点再来取
或许是意识到眼前这个胖子行动不便
他又改口道在这里等也可以
就这样费得一直等到照片洗好
看着那一张张被赋予色彩的全家福
费得那份热爱生活的心又重新被唤了起来
他向保罗询问有没有700比索左右的相机
不需要多么好只要能拍照就行
保罗有些无语
最终他从一堆杂物中翻出一只二手相机
而费得则掏出身上全部的家当
买下了这只毫不起眼的破相机
当成宝贝似的捧在手里艰难的赶回了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费得越来越不甘过这样平庸的生活
钟表尚且转动着自己
日复一日的发挥着本身最大的价值
更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呢
费得迫切的想要做些什么证明自己
他每天都摆弄着自己的宝贝相机
记录下生活中他认为美好的地方
然而好景不长这台破旧的二手相机
却因为电池故障从而无法进行充电
刚刚燃烧起的信念
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拦腰斩断
这让费得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他想打电话给保罗寻求帮助
却被保罗误以为他是想要退货
当即便撒谎称自己已经被开除了
相机的一切问题概不负责
可怜的费得就这么无情的被挂了电话
但很快保罗就意识到这样做似乎不妥
思考再三后他还是决定好人做到底
亲自上门去给费得解决问题
在保罗坚持不懈的努力下
充电器的故障灯终于变成正常的绿色
保罗激动的抱住费得欢呼庆祝
丝毫不在乎他身上难闻的气味
害羞的费得也被这一举动深深感染
一时间他竟不想保罗那么快离开
为了留住保罗
费得拿出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饼干
但短暂的寒暄后保罗还是表示要走
恰巧此时天空中下起了滂沱大雨
似是老天爷有意想帮助费得
留下这个温暖善良却又不乏睿智的大男孩
二人的关系也因为这一晚的相处
发生了质的改变
周末妹妹再次带着丈夫拉蒙
来到费得家中看望他陪他聊天
当费得拿出自己千辛万苦洗出的全家福时
向来喜欢拉着个脸的妹妹
竟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对于普通人来说照片可能就只是照片
它代表不了任何意义
但对于费得而言照片却是他灵魂的出口
在相机的世界里他的灵魂得到了释放
在摄影的世界里他的生命得到了净化
或许是因为有相同的爱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
保罗常常会来找费得聊天解闷
他们一起做手工一起拍照片
一起吃美味的饼干
拉蒙也会背着妻子来教费得拍照
聊天中他们还提到了一本
保罗非常喜欢的名叫《死亡笔记》的小说
说是只要往笔记本上写下谁的名字
那个人在下一秒就会消失
费得搞怪的也列出了一系列名单
其中有眼睁睁看着妈妈死去的医生
有年轻时爱而不得的暗恋对象
还有那个唠里唠叨总是嫌弃他的妹妹
当然费得并不是真的想妹妹消失
他说不用多久就会有人替代妹妹
出现在这个名单上
那个人究竟是谁费得不愿意说出来
往后的日子里费得只要一有时间
就架着相机对家里的事物进行拍照
当然他自己也经常以搞怪的方式出镜
他将这一切称之为艺术
但保罗却很好奇为么费得只在家里拍照
不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呢
只见费得深深地叹气道
“都是肥胖惹的祸
一年前我得了心脏病 医生说我是心力衰竭
还嘱咐我减肥 别做高强度运动
最终我只做到了后者”
费得没再继续说下去
而保罗也识趣的没有再提起
但这些话却深深卡在了费得的心里
是啊 他为什么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难道这一生真的要躲在这个房子里
留下满肚子遗憾直至死去吗
费得自然是不想这样的
为了摆脱这种生活
费得鼓起勇气想要来一场海边之旅
在保罗和拉蒙两位好朋友的帮助下
体型硕大的他被皮卡拉到了旅行社的门前
旅行社的前台小姐见到这一幕
差点没被惊掉眼珠子
一开始她企图用高昂的旅行费
让费得自己知难而退
但奈何为了这次的旅行
费得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他甚至不惜用自己全部的家当为梦想铺路
最终前台小姐只能以没票了的借口
草草将费得打发回家
失魂落魄的三人就这样离开了
他们其实都明白旅行社只是
不想带上费得这个胖子做累赘罢了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累赘
伤心欲绝的费得独自一人离开了家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拉蒙带着保罗找遍了所有的街道
最终还是一通电话带着他们
在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虚弱的费得
原来为了证明自己
头脑发热的费得就想一个人去看海
结果走到半路上就不幸昏厥了
幸好路人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救治
医生向费得宣布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因为心脏病的缘故
导致费得的心脏大小是常人的两倍
同样患病率也是在常人的两倍之多
所以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回到家后费得终日闷闷不乐
想必也是为医生的那番话而感到痛苦
保罗和拉蒙每日都会过来陪伴他
为了能让费得重新振作起来
他们甚至会用唱歌的方式逗他开心
一曲完毕费得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夜晚 他在妹妹的帮助下洗了个热水澡
等到妹妹走后他又翻起了那个笔记本
认认真真的将妹妹的名字划掉
随后将自己的名字填了上去
他早就想好了用自己
去代替妹妹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而另一边的保罗为了帮助费得完成愿望
甚至不惜将店里最智能的摄像机送给了他
还说像费得这么好的摄影师
就该配上这么专业的设备
拉蒙也答应带上他和保罗一起去海边旅行
这一次他们不用依靠任何旅行团
畅畅快快地来一次自驾游
面对两位好朋友的付出
激动的费得被感动的无与伦比
似乎此时此刻除了拥抱与泪水
什么也表达不出他们心里的感情
临行时妹妹罗拉说什么也不让三人离开
她害怕哥哥这一去就再也不能回来
但是费得却表示这是他的梦
错过了这次机会就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了
最终费得还是踏上了去海边的旅程
坐在宽大的皮卡后车厢中
沿途的美景被他尽收眼底
活着的意义恐怕就是如此了吧
也不知车子一路开了多久
反正费得最后终归是看到了海
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和他梦中的场景一模一样
三人肩并着肩面朝大海
在一片氤氲的雾色中
静静等待着太阳的来临
电影《行走距离》于2015年10月27日在芝加哥电影节上映
由亚力山卓·古兹曼·阿尔瓦雷斯执导
卢卡·奥尔特加 毛里奇奥·艾萨克 约尔·费格罗阿等人主演
这是一部相对冷门的墨西哥电影
主角被肥胖限制住了人生和自由
满身的赘肉就像是灵魂的枷锁
禁锢在狭小的空间里动弹不得
但一台小相机的出现
却大大的改变了他的人生
他开始试着用蹒跚的脚步
去大胆丈量脚下的土地
用超载的心脏包容生命的荒唐
当费得看到一张张色彩绚丽的照片时
内心最深处的那抹活力被触动
为了心中所想为了毕生的梦想
他杵着拐杖在两位好友的搀扶下
走出了属于他生命的奇迹
很多人不能理解费得的孤独
认为胖子都是因为管不住嘴自己作的
但我们忘了他是先有的心脏病
孤独不是来自独自一人的荒宅生活
孤独是对抗死亡时的无所是从
费得那沉重的步伐 艰难的喘息
让他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死亡的恐惧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被自己囚禁的时候
但其实希望有的时候真的离我们很近
近到只要你有勇气迈开腿就能到达
就像那句话所说的一样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大家好,这里是阿猫影谈,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剧情/同性类型的高分电影《鲸》,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中高达8.0分,好于82%的剧情片。是在2022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映的剧情片。
人物介绍
而这部电影是曾经出演过的《木乃伊》系列电影的布莱登·费舍主演的,如果没有演员表,你们能看得出是同一个人吗。这部电影讲的是重度肥胖者的故事,布雷登也因此为了着这角色不停的增胖,当然还要靠化妆才能变成这个样子。他也靠这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剧情介绍
影片改编自同名戏剧,讲述在爱达荷州乡村一个破旧的公寓里,重达272公斤的英语教师查理(布兰登·费舍 饰)隐居避世,固执、坚决地要把自己吃死。在和学生上网课的时候,都是谎称摄像头坏掉了,不愿意将自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样子,查理会成为这样,是因为在中年时期为了同性情人抛弃家人,但情人过世后因为悲伤和内疚暴饮暴食
随着查理越来越接近不可避免的命运,尝试与17岁的女儿艾莉(萨迪·辛克 饰)修复关系。他的朋友丽兹(周洪 饰),一个愤世嫉俗的无神论者护士,以及埃尔德·托马斯(泰·辛普金斯 饰),一个年轻的传教士都试图在查理身上找到能被拯救的意志,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然而,只有与查理关系疏远的女儿艾莉才能让他看到目前绝望状态之外的未来,艾莉虽然尖酸刻薄、充满仇恨、浑身是刺,查理却能在她身上找到最后一次赎罪的机会,甚至可能是一丝希望。
观后感
《鲸》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自暴自弃的男人,将自己吃成了重度肥胖患者,在临死前的一个星期中,不仅救赎了自己还救赎了他人,剧情很触动人心,但这部影片也很压抑,除了讲述了查理的一生,还围绕着鲸贯穿了这一部电影,从开头他听着女儿对《白鲸》的读后感,救了他的命,到最后,也因为这篇读后感,救赎了查理自己,送走了他,而最后临走前,他艰难的在女儿面前站了起来,也是说明了,自己成功得到了救赎。也改变了女儿艾丽。
如果喜欢这部影片的可以去看哦
END
扫码关注阿猫
好电影,一起看
1979年,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火遍大江南北,其中主人公罗宵的原型人物就是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大将军罗炳辉。
罗炳辉打仗不要命是出了名的,作为部队高级将领,他的不要命并非是扛着枪去前线,而是拼命的工作,因为身材肥胖,他年纪轻轻就患有高血压,有几次竟直接晕倒在战场上,毛主席很心疼手下这位爱将,曾经专门写信,劝他多注意休息;
主席自己本就是个工作狂,常常忙到深夜,能够让他这么一个忙起来不要命的人去劝别人不要拼命,很显然罗炳辉的拼命精神已经达到一定境界,是什么让罗炳辉有这样的冲劲呢,我想应该是信仰,就连毛主席曾称赞他为“一生追求真理的将军”。
罗炳辉的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奉献,正因为如此,他倒在了建国前夕,那年他才49岁,正值壮年,前程一片大好,如果他活着,至少可以是上将,甚至大将;
如果你想要了解罗炳辉将军的传奇过往,请接着往下看;
一:当奴隶时的罗炳辉
1887年12月22日,罗炳辉出生于云南省的一户农民家中。他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大家子几口人都是靠着给地主当长工维持生活。
罗炳辉小时候性情非常刚烈,喜欢打抱不平,被同村的人叫做“吃了雷公胆的穷娃娃”。
但性情再烈也反抗不了当时吃人的社会,他只能看着父亲早出晚归,被繁重的农活压得直不起腰却依旧连饭都吃不饱。
相比之下,地主家的孩子什么活都不用干,却可以每天大鱼大肉,此时小小年纪的罗炳辉还想不明白,为什么勤劳的人吃不上饭,不用做事的人却可以每日大鱼大肉?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充满了无尽的困惑;
虽然家境贫穷,但罗炳辉的父亲依旧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哪怕自己连饭都吃不饱,也坚持将罗炳辉送入私塾去读书。
他父亲的愿望很简单,就算只能学会识字,也至少能摆脱和自己一样一辈子当农民的命运,哪怕是给地主们做个账房先生也比现在好上一万倍。
可惜的是,在私塾读了三年书之后,父亲就实在供不起他读书了,于是罗炳辉只能辍学回家,
11岁的时候,面对压榨农民的劣绅,逆来顺受的农民们只敢在一旁看着,小小年纪的他却有胆量上去和劣绅争论。
与那些只会看着的人不同,罗炳辉有一颗心,一颗敢于反抗世间一切不公待遇的心。
也正是因此,罗炳辉的路,注定不会平凡
二:当将军时的罗炳辉
1914年,民国的成立让罗炳辉看到了当兵就可以摆脱被人压迫的局面,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家来到到昆明参军。
本来军队因为年纪问题不要他,一次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一位部队的军官,由此才得以参加滇军。
在部队中,罗炳辉吃苦耐劳,作战勇敢,一步步地从士兵当上了营长,并且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
1922年5月一直到1927年,罗炳辉先是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而后又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指挥的战役达到数百场。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为国民革命军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却因为亲近工人和农民而被指控为共产党人。
面对指控,罗炳辉说:“如果就因为我攻击党内的腐败行为,同情工人和农民就觉得我是共产党的话,那我倒愿意成为一名共产党。”
似乎是冥冥中注定,因为这件事罗炳辉有了自我暗示,可他还不了解共产党的理论和政治主张。
直到1929年6月,罗炳辉奉命前往江西“剿匪”,在这个过程中,他抓到了一些和红军走得很近的农民,看到了红军留下的标语,作为农民出身的他,深刻地了解那些被压迫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再联想起小时候的经历,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共产党要比国民党更得劳苦大众的心。
于是,罗炳辉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分发给了这些农民,将他们放走了。
罗炳辉的这番举动引起了中共的关注,因此组织派了罗炳辉以前的朋友赵醒悟做他的思想工作。
在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了共产党的主张后,罗炳辉彻底被共产主义的信念所折服,1929年7月9日,罗炳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追寻真理的革命道路。
1930年11月,33岁的罗炳辉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担任红二十军的副军长,负责诱敌任务。罗炳辉不负使命,且战且走,成功地把张辉瓒等人引诱到了富田、东固、龙冈地区。
诱敌成功后,罗炳辉又奉命截断敌军的退路,让敌军成为了瓮中之鳖,最终红军活捉了张辉瓒,全歼国民党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
此战大捷后,毛主席都兴奋地说:“你小子不愧是农民出身,小时候没少放牛吧,一看就是牵牛鼻子的能手!”
1931年7月,面对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罗炳辉接到任务伪装成红军主力,北去乐安。
蒋介石派飞机围堵,罗炳辉就命令部队拉长队形,拖着树枝制造烟尘干扰飞机视线,就这样,他牵着国民党军队的鼻子游击了半个月,硬生生将他们从胖子拖成瘦子,从瘦子拖到弹尽粮绝,无奈之下,国民党只得撤兵。
经此一役,罗炳辉得了个“神行太保”的美誉,他的部下也被称为“双脚骑兵”。
1935年4月,四渡赤水战役过后,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再次伪装成红军主力,将敌人引向错误的方向,吸引火力等红军主力渡过乌江,进入四川后,罗炳辉才率领红九军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带独自行军四千多里,成功与大部队会合;
三:病逝于建国前的罗炳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再次联手,罗炳辉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前往武汉进行统战工作。1938年,罗炳辉又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的副司令员,与陈毅并肩作战。
1939年5月,罗炳辉改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他带领部队进军津浦路东的举措让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坐卧不安。
因为罗炳辉比较胖,国民党中的反共派就四处造谣说:“新四军不是来抗日的,是来抢地盘的!八路军伙食差他还那么胖,就是因为他每天都要吃两个小孩!”
谣言传出后,人心不稳,群众难辨真假。
眼见局势纷乱,罗炳辉立刻下定决心攻打来安城,要让谣言粉碎在现实面前,同时打击日军的狂傲气焰,激发皖东人民的抗日决心。
9月3日战斗正式开打,通过三天三夜的战斗,9月5日来安顺利收复,但日军并未退去,在11月21日部署重兵卷土重来再次占领了来安城。
你占我打,罗炳辉第二次指挥攻打来安,他机智地避开了敌人的伏兵,带领小部队乘夜色拆墙入城,而后与外面的部队内外夹击打得日军仓皇逃窜。
11月23号,第五支队再次收复来安,群众奔走相告,罗炳辉进城后在群众大会上幽默地说:“此前有人说我一天就得吃两个小孩,如今离我到这来已经三个月过去了,起码得吃掉一百七八十个了吧,那我倒要问一下,在场有哪些相亲丢了孩子的呀?”
罗炳辉的这番话语引得全场哄堂大笑,其实,罗炳辉是非常喜欢孩子的,每到一个地方他身上准会爬满了孩子,所以他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福将”。
1941年,44岁的罗炳辉在皖南事变后被调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同时兼任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建立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地区最稳固的根据地,让汪精卫的伪首都南京感觉寝食难安;
1945年8月,48岁的罗炳辉身患重病,却依旧坚守在前线指挥作战,率领部队对日进行最后反攻,先后打下了定远、嘉山、六合、盱眙、天长、来安等地。
抗日战争结束后,罗炳辉又带领部队北上山东,担任新四军第二纵队的司令员。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此时的罗炳辉病情越来越严重,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指挥新四军解放了枣庄。
1946年6月21日,共产党的“神行太保”“福将”罗炳辉病逝于山东临沂,终享年49岁。
其实,纵观罗炳辉的传奇一生,支撑着他从国民党转入共产党,并在哪怕是重病依旧不下前线的原因就是,他想让天底下千千万万像他父亲那样的农民不用再被压迫。
或许,罗炳辉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事,在追求真理的一生中,已经找到了答案,只是可惜,将军终是未能看到新中国人民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