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靶点(肥胖靶向治疗)

文汇 0 2025-02-04

文章目录:

你的胖可能是天生的!《科学》杂志发表上科大关于肥胖症药物靶点的最新成果

肥胖症药物靶点——人源黑皮质素受体4(本图由Yekaterina Kadyshevskaya设计绘制)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在肥胖症药物靶点研究上获重要突破,首次解析人源黑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与环形多肽配体SHU9119复合物2.8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该成果于今日凌晨发表于学术期刊《Science》。

上海科技大学Stevens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于静为文章的第一作者,iHuman研究所创始所长Raymond C. Stevens和密歇根大学Roger D. Con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是第一完成单位。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肥胖症患者自1975年以来已几乎增加了三倍。我国成人和儿童肥胖率以及因肥胖导致的经济成本上升非常显著。同时,肥胖症也增加了其它并发症的患病风险,如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病风险。

中国儿童肥胖患病率在近10年的增长最快。

黑皮质素受体4(MC4R)主要在下丘脑中表达,参与控制食物摄取,能量消耗,体重维持等。实验和临床证据也表明,MC4R是肥胖症治疗的重要靶点。但针对MC4R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药物研发一直充满挑战。

通过与密歇根大学Roger Cone实验室以及南加州大学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于静研究团队最终解析了人源MC4R与环形多肽配体SHU9119复合物2.8埃分辨率的晶体结构。

研究团队发现钙离子(Ca2 )结合在MC4R正构结合口袋中,同时与受体及候选药物形成相互作用,这也是首次观察到功能性Ca2 与GPCR的结合模式。同时,他们发现钙离子有助于稳定受体-候选药物复合物,并使内源性激动剂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α-MSH)的亲和力和效力分别提高了37倍和600倍,但钙离子对内源性拮抗剂刺鼠相关蛋白却无类似的作用效果。

“我们所得到的信息对于有肥胖症遗传倾向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PI/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赵素文表示,目前在肥胖人群中,MC4R是突变最多的基因,解析其结构极大地促进了对于黑皮质素信号机制的理解,有助于针对这一受体设计抗肥胖症药物,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志杰教授评论道:"破解MC4R的三维精细结构是Stevens实验室聚焦人体代谢类疾病研究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在上科大浓郁的学术氛围和“立志、成才、报国、裕民”育人理念的激励下,iHuman研究所在过去三个月内持续发力,已连续发表了三篇顶级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Cell、Nature和Science‘大满贯’”。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肥胖潜在治疗靶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尹芝南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发现白细胞介素(IL-27)可以直接靶向作用于脂肪细胞,并促进脂肪细胞产热,通过燃烧脂质,燃烧卡路里减肥。关键是,IL-27可改善2型糖尿病,为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尹芝南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的论文截图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卡路里的摄入超过消耗,引起能量以脂质形式在脂肪细胞中堆积,而免疫细胞深度参与此过程。”尹芝南表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尤其是直接靶向脂肪细胞有效减重的分子尤为迫切。

尹芝南长期从事免疫与健康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这次,尹芝南团队通过构建多种基因工程小鼠,进行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并结合肥胖人群样本发现,肥胖人群血清中IL-27水平下降。该研究首次发现IL-27通过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导致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并激活UCP1介导的“脂肪燃烧”,通过将脂肪组织中的脂质转变为热量消耗掉,从而达到降低体重和改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目的。

胰岛素耐受是肥胖的原因之一。尹芝南告诉记者,胰岛素耐受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脂肪肝、卵巢多囊综合征等。如果能改善胰岛素耐受的问题,肥胖和很多代谢性疾病就有可能找到更佳的治疗途径。

据介绍,该研究突破了对IL-27仅专注于调节免疫系统的传统认知,为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而IL-27作为体内正常表达的分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而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的王倩解释,该研究成果的主要优势是IL-27是在本体表达的蛋白,不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化合物。他们在动物实验中,注射重组IL-27可以显著减轻肥胖小鼠的体重并改善胰岛素信号敏感性,初步验证了IL-27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力。

“可以在不用限制饮食,不用节食的情况下改善2型糖尿病,燃烧脂肪,减轻体重,从机制上改善胰岛素信号的敏感性。”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的李德海说。

尹芝南团队非常期待能够尽快将这一治疗靶点产业化,推动其临床应用,研发出RNA相关药物,为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法。尹芝南透露了另一研究方向——通过IL-27水平变化,预判身体健康状况。不过,从实验室到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IL-27作用到脂肪细胞燃烧脂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肥胖潜在治疗靶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尹芝南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发现白细胞介素(IL-27)可以直接靶向作用于脂肪细胞,并促进脂肪细胞产热,通过燃烧脂质,燃烧卡路里减肥。关键是,IL-27可改善2型糖尿病,为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尹芝南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的论文截图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卡路里的摄入超过消耗,引起能量以脂质形式在脂肪细胞中堆积,而免疫细胞深度参与此过程。”尹芝南表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尤其是直接靶向脂肪细胞有效减重的分子尤为迫切。

尹芝南长期从事免疫与健康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这次,尹芝南团队通过构建多种基因工程小鼠,进行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并结合肥胖人群样本发现,肥胖人群血清中IL-27水平下降。该研究首次发现IL-27通过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导致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并激活UCP1介导的“脂肪燃烧”,通过将脂肪组织中的脂质转变为热量消耗掉,从而达到降低体重和改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目的。

胰岛素耐受是肥胖的原因之一。尹芝南告诉记者,胰岛素耐受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脂肪肝、卵巢多囊综合征等。如果能改善胰岛素耐受的问题,肥胖和很多代谢性疾病就有可能找到更佳的治疗途径。

据介绍,该研究突破了对IL-27仅专注于调节免疫系统的传统认知,为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而IL-27作为体内正常表达的分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而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的王倩解释,该研究成果的主要优势是IL-27是在本体表达的蛋白,不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化合物。他们在动物实验中,注射重组IL-27可以显著减轻肥胖小鼠的体重并改善胰岛素信号敏感性,初步验证了IL-27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力。

“可以在不用限制饮食,不用节食的情况下改善2型糖尿病,燃烧脂肪,减轻体重,从机制上改善胰岛素信号的敏感性。”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市人民医院的李德海说。

尹芝南团队非常期待能够尽快将这一治疗靶点产业化,推动其临床应用,研发出RNA相关药物,为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法。尹芝南透露了另一研究方向——通过IL-27水平变化,预判身体健康状况。不过,从实验室到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IL-27作用到脂肪细胞燃烧脂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 增肌长肥胖纹(练肌肉长肥胖纹)
下一篇: 高脂肥胖症(高脂肪严重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