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图片(腋臭由什么引起)
23
2025-02-24
近期目标
1.通过饮食控制以减少能量摄入;
2.通过运动锻炼增加能量消耗,使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转化为能量释放,以达到减少脂肪的康复目的。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远期目标
1.当达到理想体重时,保持能量摄入和消耗平衡,防止肥胖复发;
2.预防肥胖症并发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
3.改善社会参与能力。
1
物理治疗
1.运动治疗
运动方式:选择以大肌肉群参与的节律性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健身操、自行车和游泳以及抗阻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长期保持肥胖者体重不反弹、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强度:中、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消耗热量多,运动强度一般为最大心率的60%~80%,或最大耗氧量VO2max的40% ~70%左右的有氧运动。步行每天8000~10 000步。30~60分/次,根据不同年龄和体质配合运动强度调节运动量。
2.物理因子治疗
对于合并关节病变的肥胖症患者,应用相应的物理疗法。电脑中频还有减肥作用,需要减肥的人群根据需要减肥的部位不同,将电脑中频的电极片置于需要减肥的区域上,嘱患者在电刺激的同时收缩该区域的肌肉,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2
作业治疗
必要时对肥胖患者可进行作业治疗。
3
康复辅具
对过度肥胖患者伴发关节损害者适当使用辅助装置,可保护受累关节。采用手杖、助行器可以减少受累关节负重。
4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肥胖症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只有在采取了充分的饮食、运动和行为治疗的前提下才考虑药物治疗。当患者由于种种原因 (食欲旺盛,每餐进餐量较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合并负重关节疼痛;肥胖引起的呼吸困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体重仍然不能减轻,或不能达到期望的减重目标,可考虑选择药物治疗。
此外,对于那些存在伴发疾病尤其是增加体力活动可能加重原有疾病或使病情出现新的变化,也可考虑选择药物治疗。
5
中医治疗
可以来梅县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选择针灸疗法、穴位敷贴法、艾灸法、针罐法和拔罐法等。在针灸疗法中常选取的方法为体针疗法,主要选穴位置为:中脘、气海、大横和天枢等穴位。
针灸推拿康复科地址:梅县区中医医院陈梅冰中医大楼6楼
联系电话:0753-2829318
针灸推拿康复科 廖梓婷 供稿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审核/吴伟文 责编/周华景
医院地址: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宪梓中路52号(原新城医院)
公交线路:5路、7路、10路、18路
24小时服务电话:0753-2500120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王卓芬
最近,深圳大学总医院儿科接诊了多个“小胖墩”患儿,过度的肥胖导致这些患儿变得比同龄孩子沉默。其中,一位12岁的儿童身高165cm,体重竟高达190斤。深圳大学总医院儿科吕晴副主任医师提醒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运动和饮食,防止孩子出现视力、体重等问题。特别是如果儿童青少年过度肥胖,会形成孤独、缺乏竞争力的性格,也会出席睡眠呼吸暂停。
他爱吃汉堡和比萨,12岁男孩体重190斤
小李同学(化名)在爸妈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小李有点沉默,他的妈妈说,孩子刚出生时体重6斤,身高体重均正常。但最近三年来,他经常觉得饿,平时最爱吃汉堡和披萨,也不爱运动,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最近一年竟然长了27斤。
接诊的吕晴副主任医师为小李进行体格检查,测得小李身高165cm,体重190斤,体质指数(BMI)高达34.89,严重超标。小李的脖子、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黑棘皮明显。医生紧接着为小李做了相关检查,发现小李还出现了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问题。
小李妈妈说,孩子虽然长得胖,但也没出现什么不适,所以一直没想着带孩子看医生,但最近孩子明显容易疲劳,有时候还出现头晕,才想起来看医生。
爱吃油炸食品,8岁女孩体重120斤
思语(化名)是深圳大学总医院儿科的另外一名小患者。她今年8岁,五官长得很精致,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思语爱吃油炸类食品,喜欢吃蛋糕,喝各种饮料。
思语出生时6.7斤,也是身高体重正常。从小家里就很重视她的伙食,上幼儿园后,姥姥觉得孩子在外面吃得太可怜了,更是巴不得让她回到家就多吃点。小时候,家里人觉得思语胖嘟嘟的很可爱,但是现在她的身高132cm,体重已经120斤,思语越来越不喜欢和同学玩耍,经常找各种理由不上体育课。
吕晴医生为思语进行了相关检查,诊断思语是单纯性肥胖,与长期摄入高能量食物同时缺乏运动有关系。
肥胖危害大,家长需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据吕晴医生介绍,肥胖有三种影响因素。一是遗传因素,若父母双方肥胖,子女约有70%-80%几率会肥胖,小儿的活动量、饮食习惯也会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二是饮食因素,喂养过度是肥胖的物质基础,婴儿期肥胖受出生体重、喂奶量和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的影响,婴儿期肥胖可以过渡成为成人期的肥胖原因,饮食习惯上摄食过度,偏爱荤食、油腻、甜食、零食,会使能量更多地储存;三是久坐,久坐是造成肥胖的危险因素。
吕晴医生说,小李和思语两位小患者出生体重正常,父母也都体重正常,他们出现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引起的,需要通过控制饮食与增强运动的方式去进行调理,在饮食上选择低脂低热量的食物,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苹果、猕猴桃等,可以起到增强饱腹感、控制食物摄入量的效果。在进行运动时要逐渐的增强运动强度,使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吕晴医生提醒,肥胖可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一是心理精神因素,肥胖儿童的形象和活动不灵活会受同伴的奚落,使其经常处于严重的精神压力下,久而久之形成孤独、缺乏竞争力的性格,影响学习和未来事业;二是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系统疾病、关节病变、肺心综合征等疾病,比如,小儿肥胖患者10%-30%伴有高血压,严重的肥胖儿会出现胸壁和腹部脂肪增加,横隔抬高,出现心肌无力、呼吸受限、换气不良,肥胖也可导致儿童睡眠呼吸暂停。
审读:孙世建
开栏语:
【肺康有道】
专栏旨在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胸部外科手术相关的中西医肺康复知识,教患者学会如何自我管理等,还患者一个更畅通的呼吸。
临床案例
钟先生,43岁,身高1.69米,体重103公斤,近一年时常觉活动后气促,白天精神疲倦,哈气连天,全身没力,做了睡眠监测、肺功能、胸部CT、心脏彩超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后查了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明显升高,医生考虑“肥胖低通气综合征”。钟先生很诧异“这是一种什么病呢?严重吗?”
肺康解谜
什么是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 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定义为肥胖(BMI ≥ 30) 患者存在日间高碳酸血症(PaCO2>45 mmHg,1mmHg=0.133 kPa),同时伴睡眠呼吸紊乱,并除外其他已知的可引起肺泡低通气的疾病,如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壁畸形、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肌肉疾病和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等,该疾病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
什么原因引起OHS?
肥胖是该疾病的重要因素,肥胖可使横隔肌上升,导致横隔活动度减弱,肺容量减少;
◆胸部脂肪的堆积可使肺容量减少,增加胸壁重量,胸壁顺应性下降,减弱了呼吸肌的强度,增加呼吸肌疲劳;
◆颈部肥胖的患者,上呼吸道脂肪组织增厚,使上呼吸道狭窄容易引起上气道容易陷闭。
如何治疗OHS?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无创正压通气和减重。无创正压通气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 和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通气 (AVAPS);减重方面,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
其中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减重成为重要治疗手段,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是运动和控制饮食。
◆运动方面,采用中等量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累计时间150-250分钟,运动后靶心率>(170 -年龄)。
◆饮食方面,应控制膳食热卡总量,采用低能量的平衡饮食,宜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不用或减少含果糖饮料, 减少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和棕榈油等)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豆类、全谷物类、蔬菜 和水果等)含量,具体的营养方面可通过专业的营养师来制定。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方面,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辨证用药,具体的方药及膳食指导,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外治法方面,针灸、艾灸、推拿是重要的手段;
艾灸和推拿居家即可实行,艾灸方面,可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来健脾和胃、升阳利水化湿;
推拿方面常采用腹部推拿法,通过刺激循经所在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津液代谢,并增强局部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排泄,以达到促进脂肪代谢的目的。
一起学中医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脾胃俱虚…… 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疡医大全》“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 ……外虽多肉,其实内虚”。
中医看来,脾胃是负责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有的人虽然吃的少,但是看着也很胖,只是四肢乏力,属于“虚胖”。因此,脾胃失调,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虚胖”的人,实际上是因为脾胃“虚”了,不能正常的完成运化工作,才导致体内的水湿停滞,因湿气重而出现肥胖。
编者按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肺康复团队主要开展慢性气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支气管扩张等)、心胸外科术后及围手术期(如肺移植术、肺减容术、肺部肿瘤手术)等的肺康复工作。
往期推荐
➤肺康有道 | 慢性肺病患者,给肺听听“音乐”吧
➤肺康有道 | 抓住慢阻肺康复运动的“黄金期”
【医学指导】
李际强,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晁恩祥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呼吸病、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热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期作者简介】
陈剑坤,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获得国际注册多导睡眠技师认证(RPSGT)。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鼾眠症(睡眠呼吸暂停)、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联系方式:020-39318650
联系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住院部3号楼6楼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
(老年医学科呼吸专科)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