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过不了唐筛(肥胖过不了唐筛检查)

第一母婴 0 2025-02-04

文章目录:

糖筛没通过怎么办?

一、什么是糖筛

“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糖筛高危一般医生会建议继续做糖耐检查,以确诊有无妊娠糖尿病。

二、糖筛什么时候做?

一般情况下,在孕24-28周采血化验做糖筛。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可以提早到20周去做糖筛检查。

三、糖筛的检查方法

糖筛筛查前需要空腹12小时,将葡萄糖粉50克溶于200ml水中,喝第一口开始计时,5分钟内喝完。喝完后可以四处走走动一下,1小时后抽血查血糖。

四、糖筛、糖耐的标准值是什么?

糖筛的标准值是7.8mmol,若是血糖值≥7.8mmol为糖筛查异常,需进一步做糖耐。

糖耐的标准值是:空腹5.1mmol/L,1小时10.3 mmol/L、2小时8.6 mmol/L、3小时6.7 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标准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标准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五、糖筛没通过怎么办?

1、配合医生指导注意控制饮食,少摄入碳水化合物,高能量的食物。

2、加强运动,可以选择散步这些运动强度比较低的活动,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

3、若是饮食控制也没有效果,则就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

4、一旦确诊妊娠糖尿病,就要对准妈妈的血糖、血压、血脂等进行密切监测。

唐筛、无创、羊穿,傻傻分不清之——无创DNA

文 | 王 晓 丽

审 校 | 张 小 红

北 京 大 学 首 钢 医 院

配 图 | 源 自 网 络

孕期做胎儿染色体检查,是应该做唐筛呢?无创呢?还是羊穿呢?上篇文章咱们已经讲过唐筛,今日咱们来聊聊无创DNA。

前情回顾: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决定了我们是“人”,以及为什么是独一无二的“人”。正常人的染色体一共46条,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按照大到小从1号排序到22号,而性染色体决定了我们的性别,包括X和Y,女性是XX,男性是XY。

胎儿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若父亲或母亲给多了或是给少了,或给的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就会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导致胎儿智力低下、器官畸形、甚至死亡。

无创DNA

无创DNA,是一种简称,学名是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主要是抽母亲的外周静脉血,查母血中的胎儿染色体。

能从母血中查胎儿染色体?那是因为有胎盘。怀孕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器官,即胎盘,它是一个临时的过渡性器官,随着妊娠的开始而形成,随着分娩的结束而终止。胎盘是母儿之间的枢纽,进行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便有胎儿的染色体碎片渗入到母体内。由于是通过母体查胎儿染色体碎片,而不是整条染色体,因此也是筛查,但准确性较唐筛显著提高,大约99%。当结果提示高风险时,需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来确定胎儿染色体是否异常。

筛查时间:孕12-22 6周。

优点:操作简便,对孕妇及胎儿几乎无伤害,与传统唐氏筛查比较,准确性较高,大约99%。各别地区还为当地的孕妇免费做无创DNA检测。

缺点:与传统唐筛相比,费用较高,检测费用大约1500-3000元。由于检测项目不同,费用会有细微差别。目前作为筛查方法,确诊仍需进一步做羊穿。

适用人群:唐筛提示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值介于高风险切割值与1/1000之间的孕妇;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症者(如先兆流产、发热、慢性病原体感染活动期、出血倾向、孕妇RH阴性血型等);错过唐筛最佳时间;年龄小于35岁,没有异常妊娠史及家族史的普通低风险人群,经济条件好,自愿要求检测的。

慎用人群:唐筛高风险;预产期年龄≥35岁;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kg/m2);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式受孕;有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但除外夫妇染色体异常的情形;双胎及多胎妊娠;医生认为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

不适用人群:孕周<12周;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异体细胞治疗等;胎儿超声检查提示有结构异常须进行产期诊断;有基因遗传病家族史或提示胎儿罹患基因病高风险;孕期合并恶性肿瘤;医生认为有明显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

今天就聊到这里,请关注后续“羊穿”的科普,再见!

医生大白话:远离孕期高血糖·糖尿病,你们应该知道这些···

前几天,我身边有个很相熟的小姐姐找我诉苦,今年才33岁的她已经顺利生过两个宝宝了,偏偏在怀这第三胎的时候,做24-28周的“糖尿病筛查”没通过, 血糖高到直接被医生留下来住院治疗了···

她很不理解的就是孕前体检她的血糖都是很正常的,怎么怀孕后就得糖尿病了呢?其实孕期高血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怀孕前就有”糖尿病“,而另一种是孕期第一次发现血糖代谢异常的,这种叫做”妊娠期糖尿病“,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讲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

其实,只要一怀孕孕妈就会被医生看作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早在1992年美国佛蒙特大学Catalano博士就曾研究发现随着孕妇的孕周增加,空腹肝葡萄糖的生成增加30%,而妊娠的晚期胰岛素的敏感性是下降的,范围可以达到33-78%。[1-2]也就是说随着准妈妈的月份变大,葡萄糖的生成会增加,而胰岛素对血糖的降血糖的作用下降了,

再加上妊娠期的时候,母体为了胎儿的生长发育必须比正常人要分泌出更多的激素,比如雌激素、糖皮质激素(有升血糖的作用)等等,总而言之,任何一个孕妇都会经历这样的变化。

如果孕妇的身体适应不了这些变化,出现了血糖异常的情况,就可能被扣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帽子,而这种变化最明显的时期就是在孕24~28周,所以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建议,医院应该对所有的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时间就是第24~28周。而对于曾经有过糖尿病病史或肥胖的孕妇应该在孕早期就进行筛查。

到底什么是“糖筛”,检查怎么做,结果怎么看?

不少老百姓直接把“唐筛”和“糖筛”傻傻分不清楚,“唐筛”全称“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是判断胎儿是否有”唐氏综合征“的检查。而”糖筛“全称”糖尿病筛查“俗称“喝糖水”,是判断孕妈是否有”糖尿病“的检查。

说起这个不少孕妈都不清楚,不知道“糖筛”是怎么回事儿,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孕妇在做这个检查之前的3天,注意正常饮食,然后禁食8~14个小时,第一步:抽空腹血测血糖,第二步:在5分钟内喝完含有葡萄糖75克的200~300毫升的糖水,第三步和第四步:从开始喝第一口开始计时,第1个小时抽一次血,第2小时再抽一次血,分别测血糖数值。这就是“糖尿病筛查”最常用的糖耐量试验的全部过程,就是这么简单。

我国关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策略是这样的:[3]

所有的女性在孕早期都要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查,空腹血糖≥7.0 mmol/L 的直接诊断为“糖尿病”,这部分女性很可能在孕前就有血糖代谢异常,只是没被发现。而在5.6 ~ 6.9 mmol/L的就考虑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孕24~ 28周的时候,为减少做糖耐量试验(简称OGTT)的数量,先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测:

1.空腹血糖5.1 mmol/L以上确诊GDM, 4.4 mmol/L以下暂不考虑GDM,

2.在4.4 ~ 5.0 mmol/L之间的孕妇要进一步进行75g的糖耐量(OGTT)的测定。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可以在中国地区减少一半需要做OGTT的孕妇数量,报告单内容如下:

血糖高怕什么,反正是妊娠期糖尿病,生完孩子不就没事儿了吗?

NO.没有那么简单。英国科学研究发现一旦孕妇被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帽子,就算孕期结束血糖恢复正常了,再怀孕的时候“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30~50%,她也会比健康人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7倍,O'sullivan博士的科学团队还对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进行了长达28年的随访调查,发现她们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了50~60%。【4】

孕期高血糖不仅会让孕妈增加剖腹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肺栓塞和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风险,还会增加孩子出现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生出巨大儿(体重超过8或9斤)的发生率超过50%,有“糖尿病”的孕妈生出体重超过9斤婴儿的风险比正常孕妈高10倍。

现在大家都想要顺产,对孕妈对胎儿都好,但是一般情况下孩子个头越大,产妇要顺产就更难,想顺产的孕妈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可是到底该怎么办呢?

糖耐量测试(Patrick Holford)

预防和治疗孕期糖尿病的关键:饮食和运动!

一、饮食:

1.用高纤维、复杂碳水化合物代替精制碳水化合物,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总量。

精制碳水化合物最常见的就是老百姓常吃的主食:白米、白面制品,比如米饭、馒头、面条、面饼、蛋糕、饼干、白面包等等。这些东西很容易消化,人体吸收速度快,血糖升高的速度也快。

高纤维、复杂碳水化合物最常见的是全谷物、粗粮。比如粗粮类的玉米、燕麦、黑麦、荞麦、黑米、藜麦、红薯、紫薯、红豆、绿豆等,它们在人体消化的慢,吸收的也慢,升高血糖的速度就慢,比起精制碳水更不容易发生高血糖。

怀孕的时候不少孕妈会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之前没有适应粗粮的饮食习惯,可以先把主食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替换成粗粮,然后再慢慢增加。

来自哥伦比亚的Hernandez博士的科研成果显示:多吃复杂碳水化合物、减少饱和脂肪酸饮食可以有效减少餐后高血糖,不仅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还能抑制胎儿生长过大。【5】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建议孕期女性每天吃碳水化合物≥175克,纤维素要大于28克。

作者心里话:对于体重超标或者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孕妈,不要怕麻烦,为了自己更为了孩子的健康,在家里备一个克数秤吧。

2、孕期每天少吃多餐,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孕妈把每天吃的东西,改成3顿正餐和3次加餐,加餐可以是热牛奶、坚果和水果。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太饿导致一次吃进去太多食物,从而引起餐后血糖超标。

提醒孕妈,平时吃水果不要超标了,我发现身边的孕妈基本上一吃水果就停不下来,十个有八个都超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在怀孕的前3个月每天吃水果在100~200克就够了,基本上一天吃一个苹果、一个橙子或者一小串葡萄就够了。怀孕的中晚期每天吃水果200~400克。每天的水果吃多了也会导致血糖超标。

3.高脂肪、重口味的刺激性食物要少吃。

身为一个胃口很好的孕妈,我自己深有体会,一份辛辣刺激的酸菜鱼,能让我一顿吃进去平时2倍的米饭,而且要不是我克制一下,还能吃的更多。

这些高脂肪、重口味的食物很容易让孕妈胃口大开,一次吃下过多的食物,时间长了不仅容易体重超标还容易血糖超标,体重超标的孕妈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

最近,国外期刊《细胞代谢》杂志刊登了一项来自耶鲁大学科学家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高脂饮食会诱导大脑的变化,刺激下丘脑产生炎症,并诱导机体摄入更多的热量,最终导致体重增加。这种变化来得很快,三天高脂饮食之后就会出现,甚至发生在身体变胖之前。”

4.控制体重,不要增加太多太快。

前段时间我在青岛市建立孕妇档案的时候,发现青岛市的卫建委发给我们的“母子健康手册”上推荐的孕妇体重管理表,就是参考的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发布的妊娠期体重管理指南,具体内容如下:

孕前偏瘦者(BMI<18.5)——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0.44~0.58kg。

孕前体重正常(BMI18.5~24.9)——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0.35~0.5kg。

孕前超重(BMI 25~29.9)——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0.23~0.33kg。

孕前肥胖(BMI30)——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0.17~0.27kg.

二、运动

注意孕妈平时的运动,要在进食后的30分钟后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还要避免摔倒和碰撞。

目前包括澳洲运动医学会等众多权威机构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运动方案,但他们建议孕妇每个星期应该有15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为中度。

而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建议孕期女性无论有没有“妊娠期糖尿病”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同时,每天要有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于平时活动比较少的孕妇可以从每天15分钟开始,慢慢增加。

什么是中等强度的运动?我们可以根据医学界常用的运动强度与运动自觉量表(RPE),来判定运动的强度。一旦孕妇达到这种感觉就表示运动达到了中等强度。

中等强度的感觉就像是约会迟到急忙赶去时可能出现的感觉,你感到疲惫,但你知道你可以维持这样的步调,你呼吸急促,而且可以察觉得到。比如我们常见的慢跑、上楼梯和登山。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说心里话

每次当我写出善意的提醒,希望大家可以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度过孕产期的时候,总有人会说:谁还不知道这些呀?谁心里还没有个数儿?该吃啥谁还不知道?可是我总能发现不少一怀孕就放飞自我,或者自我感觉很“克制”,但是最后一查“糖筛”就过不去甚至被留院治疗的例子。

请记得: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本文花费15小时,阅读仅需5分钟,如果你觉得我写的还可以,能帮到你,请记得转发和点赞哦,你的每一次鼓励都是我行走路上最美的阳光。

【参考文献】

【1】Catalano P M, Tyzbir E D, Roman N M, et al.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insulin releas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nonobese pregnant women[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991, 165(6):1667-1672.

【2】Catalano P M, Drago N M, Amini S B.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pancreatic beta-cell function and metabolic clearance rate of insuli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normal and abnormal glucose tolerance[J]. Diabetes Care, 1998, 21(3):403-408.

【3】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8(8):561-569.

【4】Blomberg, Marie. Maternal Obesity and Risk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1, 118(3):561-568.

【5】Hernandez T L , Anderson M A , Chartier-Logan C , et al. Strategies in the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J].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3, 56(4):803-815.

「我的科普百篇文章合集:这里一定有你想要的」(2019.6.18)

#怀孕##健康真相馆#@健康真相官

上一篇: 男朋友嫌弃肥胖纹(男朋友嫌弃肥胖怎么安慰)
下一篇: 肥胖症与细胞(肥胖症细胞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