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最好的治疗偏方大全(治疗腋臭比较出名的医院是哪家)
34
2025-02-24
文|菁妈
你们家的孩子7个月的时候多少斤?大部分孩子在7个月的时候是15斤左右。
而河南商丘一个体育生的爸爸,加上一个舞蹈老师的妈妈,在2021年12月8号生了一个男宝宝,出生的时候7斤4两,养到了7个月半足足有41斤,体重比一般的孩子重了一倍都不止。
因为妈妈的母乳营养比较好,所以孩子体重长得快,而且孩子的身高也有81厘米了,爸爸还强调自己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网友却评论:这是典型的肥胖症啊!不是母乳健不健康的问题了。
看着孩子的手臂像“米其林轮胎”。
菁妈作为一个有多年儿童保健经验的医生营养师,其实更赞同网友的话!
根据《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男童身高/体重的标准,以82厘米计算,孩子的体重在22斤是属于正常水平,体重超过28.8斤就属于超重,而这个孩子体重已经达到了41斤,已经是妥妥的肥胖标准了!
第一个原因:母乳妈妈摄入过多的脂肪
现在还有很多地方觉得,妈妈在喂母乳的时候要多吃点肉类,大鱼大肉地吃,经常煲些猪脚汤,骨头汤以及鱼汤,这些都是含有大量的脂肪。
经常喝这些汤,妈妈就会摄入大量的脂肪,而乳汁中也会含有大量的脂肪,乳汁中脂肪多,有一些孩子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有一些孩子胃肠消化能力强的话,会把脂肪全部消化吸收,导致孩子肥胖。
第二个原因:孩子运动量不足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想要控制体重的话,都是要管住嘴迈开腿。
而对于孩子来说,虽然还不会走路,但是满月之后可以让孩子趴在床上抬头起来,到了三个月可以让孩子翻身,到了6个月可以让孩子坐起来。
经常让孩子活动的话能够消耗孩子的热量,减少脂肪的堆积。
第三个原因:孩子食量过大
虽然母乳喂养有助于控制孩子的体重,但是有一些母乳妈妈不仅仅会亲喂孩子,还有可能会把母乳挤出来放在奶瓶里给孩子吃。
如果母乳挤出来给孩子喝,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喝到母乳,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喝多奶了。
特别是吃辅食之后,孩子的奶量还是一样的多,再继续吃辅食,就会导致孩子胃被撑大,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一岁之前孩子肥胖长的是脂肪细胞的数目
比如一岁之前孩子体重正常,脂肪细胞只有10万个,但是肥胖的孩子可能会有50万个,到了成年之后有50万个脂肪细胞的孩子,要减肥那是难上加难。
★孩子肥胖引起皮肤的问题
肥胖的孩子因为脂肪堆积过多,就会导致皮下有很多的皱褶,这些皱褶的地方因为没有办法保持干爽,很容易导致皮肤发红甚至溃烂。
★孩子肥胖容易影响行动
孩子在一岁之前也是大动作发育的关键时期,在4个月孩子学会翻身,到6个月孩子学会坐,7个多月8个月孩子学会爬行,10个月学会站起来,到一岁的时候孩子学会走。
但如果孩子体重过重,就会影响到活动的敏捷度,从而影响到孩子大动作的发育。
★肥胖的孩子更容易生病
研究发现: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而正常儿童的只有4%。肥胖儿童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所以孩子在一岁之前体重最好是中等就可以,尽可能让身长的增长速度快于体重增长的速度,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5岁孩子体重87斤,妈妈怕营养过剩,医生检查说:营养不良
孩子胖一点更可爱?家长的这种自以为是会害了孩子一生
现如今生活质量提高了,父母们也给孩子吃得好穿的好。平常带孩子出门,如果孩子比较瘦,碰到熟人还会被打趣道,是不是没给孩子好好吃啊,你看你吃的这么好,把孩子饿得。如果孩子吃的胖胖的还会被夸赞身体这么好,父母也会觉得很光荣。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小孩子白白胖胖就是养得好,营养好才会胖啊。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也认为小孩胖是有福气的体现。可是孩子胖也要有个度,可不能一直胖下去,不然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
2018年4月份,一则新闻“江西4岁孩子睡梦中去世,过度肥胖夺走了孩子性命”,看到这则新闻很多父母都觉得很震惊,竟会因为肥胖,导致孩子去世了。前段时间,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凯珍说了一组数据,在中国北方某些地区,3对到6岁的幼儿肥胖和超重率已经达到30%,而综合全国的情况看,我国3岁到6岁的幼儿肥胖率以及超重率,已经是全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肥胖已经成为中国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威胁之一。那么宝宝肥胖对身体而言会有哪些危害?
1.皮肤易发生感染
肥胖的孩子皮下脂肪过多,皮肤的褶皱变多,并且因为肥胖会容易出汗,平时护理上稍有不周,便可能会发生皮肤糜烂,甚至局部感染的情况。
2.抵抗力下降
肥胖使身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加重孩子各脏器的负担,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而且会对孩子的肝肾造成负担。
3.心肺功能变得低下
肥胖的孩子稍微活动就会气喘吁吁、心跳加快,体质差,容易劳累。所以父母要注意控制孩子的体重。
4.引发身体多种疾病
肥胖使脂肪过多,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出现脂肪肝,严重的发展为肝硬化,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大量研究表明,孩子肥胖会大幅增加成年后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风险。
除此之外,肥胖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肥胖的孩子因为行动相对笨拙,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上的问题。他们在集体活动或游戏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采取退缩或躲避的方式,使得其运动和行为锻炼的机会相对于体重正常的孩子要少得多。由此,既不利于体重的控制,还会影响智力的发育。
孩子胖并不等于健康,父母的最大的责任就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你见过最胖的婴儿有多重?
7-8斤?8-9斤?最多快10斤吧!
确实,在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里,这是很胖的婴儿了。
但比起世界上最重的婴儿,这个数字就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世界上最重的婴儿出生在意大利,体重高达20.4斤,他刚出生的体重差不多相当于1名1岁宝宝的重量,简直就是婴儿中的巨无霸。
虽说世界之最的重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胖宝宝,在咱们生活中可不少见。
过度肥胖,真的会害了宝宝
在传统文化中,“胖”是富有、身份和健康的象征。所以,生个胖小子,养个胖娃娃,是不少家长的执念。
但这份执念,真的可能会害了孩子。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多项研究证明,超重、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
而且,这些影响还可能延续到孩子成年。
肥胖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是老生常谈,如果你胖过,那么你一定还深刻体会过这个世界对胖子的恶意。
孩子会更单纯?不,你忘了童言无忌这个词。
肥胖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儿童中已经很常见,他们通常不喜欢人际交往、自卑、害怕被嘲笑。
我相信,没有一位父母,愿意自家宝宝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
我家宝宝胖不胖?
宝宝是不是肥胖,不同年龄段的判断标准不同。
身长别体重是0~3岁宝宝首选的评估肥胖的方法
给婴儿(<1周岁)测量体重时,应脱去尿布,测量值精确到0.01kg。给稍大的宝宝测量体重时,应脱去鞋子,少穿或不穿外衣,测量值精确到0.1kg。测量身长时,应躺着测量。
然后根据宝宝性别,将获得的身长、体重数据绘制到下面曲线上。
如果身长别体重位于曲线的90%以上,就是超重了。
2岁以上儿童,使用BMI衡量是否肥胖
2岁以上的宝宝,就应该直立着测量身高了。
BMI的计算方式是:体重(kg)/身高的平方(㎡),家长可以按照年龄和性别,将计算得到的BMI值绘制在BMI参考曲线上,从而确定BMI的百分位。
如果BMI位于第85至第95百分位数之间,则提示超重;如果BMI≥第95百分位数,则提示肥胖。
宝宝超重/肥胖了,怎么办?
根据以上标准,发现自家宝宝是个小胖子,这可怎么办呢?
先别慌,菌菌教你来应对。
如果是还在吃奶,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会容易出现奶胖。一般情况下,奶胖会在添加辅食和增加运动量后自行好转,所以宝妈不用刻意给奶胖宝宝减肥。
虽说不用减肥,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把喂奶当做安抚宝宝的方式。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长对于自家宝宝的进食时间和奶量要有所感知,避免一哭就喂,使宝宝摄入太多不必要的热量。
如果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则需要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着手:
①饮食:
饮食上要限制脂肪、糖分摄入,适当多摄入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萝卜、黄瓜、番茄等,它们体积大、热量低,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孩子产生饱腹感,而且其富含的纤维素还有一定的通便作用。
此外,宝爸宝妈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零食、不吃夜宵、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过饱、吃饭时细嚼慢咽。
宝爸宝妈也不要经常用食物对孩子进行奖励。
②活动:
减少久坐,对于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非常重要。
不少孩子之所以久坐,是为了看电视、玩游戏。
宝爸宝妈不要在孩子卧室摆放电视,就餐时间不看电视,同时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
增加体育活动: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锻炼,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
肥胖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离我们很近。如果宝宝体重正常,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仍然需要保持宝宝平衡膳食,增加运动,预防宝宝肥胖。
结尾
肥胖≠强壮,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帮助宝宝保持一个合理的体重,才是对宝宝最好的礼物!
预留言
肥胖≠强壮,家长这样做,帮肥胖宝宝恢复合理体重
如果宝宝还在吃奶,没有添加辅食,易出现奶胖。一般情况下,奶胖会在添加辅食和增加运动量后自行好转,不用刻意给奶胖宝宝减肥;
如果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饮食要限制脂肪、糖分摄入,适当多摄入些新鲜水果蔬菜,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减少久坐,增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