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和腋臭修复哪个好点(传统腋臭手术疤痕修复费用)
33
2025-02-24
本报讯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李晓兰)近日,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超声科与麻醉科多科协作,为一名重度肥胖的尿毒症患者将左手臂上原有内瘘移到浅表,打通血管通路,建立新的生命通道。这也标志着该院肾内科在处理疑难复杂的透析血管通路技能再上一个台阶。
杨女士患有尿毒症,透析已三年。与其他尿毒症病人不同的是,她属于重度肥胖,身高1.58米体重达105公斤。这让她体内用作透析的血管通路特别难建立。她在左前臂的自体内瘘(血管直径及血流可满足透析要求)虽然在前几年就已建好,却因血管位置过深而没法使用,厦医二院肾内科医师张以勤介绍,平常透析患者穿刺针都是以20度-30度的角度进针即可,但在杨女士身上,需要60度乃至更大角度,针头都没法顺利进入血管,血管实在是“潜伏”得太深了,血透室的护士们无法穿刺。好不容易做好并成熟的自体内瘘却不能用,属于“废次”品。
最近,她原有已用了3年的右颈内置血管通路反复感染,且血流量不佳,不再能满足透析需求,必须另做人工血管通路。在肾内科血管通路小组的建议下,杨女士接受内瘘浅置手术:把左手臂原有自体动静脉内瘘移到左手臂浅表,距离表皮1厘米以内,方便护士穿刺时寻找血管。但是,这个手术范围大、难度大,局麻效果不好,临床上使用这种方法建立血管通路的病例并不多,一般只针对重度肥胖、血管位置比较深的血透患者。
最终,该院超声科医师协助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颜建华、张以勤团队把杨女士左手血管的大小及走形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及描画,细致地在她的手臂上做好手术路图。因杨女士肥胖、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从安全角度考虑,麻醉科对她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只需要把手术侧的肢体进行麻醉)。最终,手术团队对杨女士成功实施了内瘘浅置术及局部脂肪切除术,为杨女士新建了一条生命通道。
王琳锐 封面新闻记者 姜予恩
“接诊病人上高速了,有核酸,插起管的。准备辐射台,有创,吸痰,氧源。”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科室工作群里响起了紧急消息,出诊医护团队带着一个刚出生就有10斤多重的“巨大儿”宝宝在回医院的路上,值班医务人员行动快速又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各种急救物资。
“小胖胖(化名)回来了!快上呼吸机!” 气促,呼吸困难,口吐泡沫伴三凹征,面色四肢青紫,血气分析提示呼吸衰竭,“巨大儿”宝宝当时的情况不容乐观,医务人员们立即实施抢救。
入辐射台、清理呼吸道,连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抗感染、心电监护等。经过奋力抢救,小胖胖的病情逐渐好转,肤色也逐渐变得红润,终于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了。
为什么会导致“巨大儿”?
孕期持续过高的血糖致胎儿生长过度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雷小平介绍,这个“巨大儿”宝宝是从泸州市一家县级医疗机构出生后转诊到该院的。尽管体重超10斤,但实际上这个宝宝只有37周多一点,生后就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当时命悬一线。
是什么导致了宝宝体重超10斤?雷小平说,这个患儿的母亲在孕期就已经发现有血糖异常,但是在整个孕期,血糖控制都非常不理想。因此,母亲孕期持续的过高的血糖导致其胎儿生长过度。
“然而体重大仅仅是让这个小孩看起来好像很壮实,实际上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首先,由于母亲罹患妊娠糖尿病,导致宝宝的肺发育不好,出生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且出现持续的青紫及呼吸衰竭,需要用呼吸机抢救治疗。此外,这个宝宝在母亲体内的时候就发生了严重的感染,生后感染指标非常高。因此,在严重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叠加下,病情非常严重。
在治疗过程中,这个宝宝还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个疾病死亡率非常高,需要用高频呼吸机治疗以及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让他的呼吸问题慢慢好转。这个过程中,需要训练有素的呼吸治疗师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很多的患者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呼吸衰竭,持续的低氧而死亡。”雷小平说。
经过全力抢救,这个“巨大儿”宝宝在几天以后慢慢地脱离了呼吸机,感染指标也逐渐下降,最后慢慢能够吃奶。“你看,小胖的手跟我一样粗”“肥嘟嘟的好可爱。”经过医务人员近一个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小胖胖终于平安出院回家了。
生个“大胖小子”就真的好吗?
胎儿体重过大增加疾病风险
在临床上,超过4公斤的新生儿就称之为巨大儿。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出生体重大于同胎龄新生儿第九十百分位数以上的新生儿也称之为巨大儿。巨大儿或者大于胎龄儿在我国发生率并不低,占所有新生儿的10%左右。
在传统观念里,家里添了一个大胖小子或者一个大胖姑娘是非常开心和幸福的事情。在老一辈眼里,甚至认为体重越大代表新生儿越健康。但实际真的是这样子吗?
雷小平介绍,大多数情况下,巨大儿或者是大于胎龄儿并不是真正的健康。很多时候都代表母亲存在代谢性疾病,或者单纯的营养过剩。
代谢性疾病当中,妊娠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孕期合并症。妊娠糖尿病母亲的血糖过高,而血糖可以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大量的糖在胎儿体内合成糖原和脂肪,胎儿的生长过度以及皮下脂肪过多的累积,导致巨大儿或者大于胎龄儿的发生。另一方面,当育龄期妇女怀孕的时候,过度的营养补充导致母亲和胎儿的体重都过度地增加,增加了母亲和胎儿发生疾病的风险。
对于母亲来讲,孕期的过度体重增加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妊娠糖尿病又是二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后期肥胖、高血压等发病的诱因。同时,由于胎儿过度的生长,也增加了分娩过程当中母亲的风险,比如体重过大会增加难产的风险,顺产可能导致母亲产道撕裂。
对胎儿来讲,体重过大导致难产,因为生产过程不顺利而出现缺氧窒息、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等。远期来讲,出生体重过大的新生儿,其成年期发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也明显高于出生时体重正常的新生儿。
雷小平建议,妊娠期的妇女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节,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同时定期监测胎儿体重,避免出现过度肥胖的新生儿,增加分娩过程当中和生后远期母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不幸患上了妊娠糖尿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严格的饮食控制以及相应的药物治疗,保证血糖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此外,如果分娩前就发现胎儿体重过大,应到有条件救治母婴严重并发症的医院进行分娩,及时接受专业治疗,避免疾病的加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半岛网11月9日讯 (记者 孙贴静 通讯员 毕乙贺)近日,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剖宫产接生了一名5780g的大胖小子,然而,当全家人高兴地合不拢嘴时,产科医护人员却始终放不下心来......
产妇刘女士(化名)是一名患有糖尿病的二胎妈妈,怀孕期间一直在当地医院产检,但因没控制好血糖导致胎儿过大。由于刘女士头胎分娩时就因胎儿过大进行过剖宫产手术,家人害怕出现其他突发情况,于是带她来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待产。
胎儿越大,分娩难度越大。结合刘女士和胎儿生长情况,产科团队制订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当日,刘女士顺利分娩一名5780g的大胖小子,但危险也同时到来,产妇出血量超1000ml,宝宝出生后即出现低血糖症状,医护人员立即按照预案开展救治,为产妇进行止血、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并将宝宝转入NICU住院治疗。目前,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产妇和宝宝均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胎儿不是越大越好
医学上,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称为巨大儿。巨大儿手术产率及死亡率均较正常胎儿明显增高。
对母亲的影响:顺产时肩难产的发生率与胎儿体重呈正比,可造成严重的阴道损伤、会阴裂伤甚至子宫破裂,子宫可能因过度扩张造成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导致产后出血。同时,胎儿过大也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对胎儿的影响:胎儿体重大分娩困难,常需手术助产,可引起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新生儿脱离母体后易发生低血糖,影响新生儿大脑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甚至死亡。
这些高危因素可能养成巨大儿
1.孕妇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患糖尿病孕妇产出的胎儿体重约为正常的141%。孕妇高血糖和高甘油三脂都与巨大儿的发生相关。
2.孕妇肥胖。在非糖尿病患者分娩巨大儿的人群中,其中37%的母亲肥胖。
3.过期妊娠。孕期超过42周,巨大儿发生率可达43%。
4.孕期体重增长过多。
5.其他因素。如高龄产妇、有巨大儿分娩史、经产妇、父母身材高大等。
有效干预,降低出现巨大儿风险
01定期规律产检。及时监测血糖情况,积极控制血糖。监测并评估胎儿生长速度,防止胎儿生长过度。
02合理摄入营养。孕期营养素的过度摄入是诱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孕期要均衡饮食,少食多餐,做好食物搭配。
03进行适量运动。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的发生呈正相关。孕期要适当锻炼,控制体重的增长,同时警惕运动引起的低血糖。
04科学控制体重。肥胖不仅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新生儿死亡及出生缺陷也会增加。对于体型肥胖者,最好控制体重后受孕。
(大众报业·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