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肥胖症(搜索一下肥胖症)

观察者网 0 2025-02-03

文章目录:

百年前少见的肥胖 今天成常见身材

一百年,人类有什么变化?看这张图:

左为1903年,世界上最胖的人。右为2012年一名美国警察(图片来源:9GAG.com)

百年之前最胖身材,现在看来,只是“正常”的大块头。如今,肥胖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方方面面:

一直被普通人看做审美标准的明星们,身材也开始“多样化”:

如今的Jack和Rose

网友戏言:Rose变肉丝

与此同时,一种“微胖美学”也出现了,成为新的时尚:

以范冰冰为代表的“微胖美学”也成为一种时尚

作为普通人,一些性质特殊的工作容易造成肥胖,比如厨师,但如今,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不局限于特定行业,都市生活的高压力导致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和多食,从而导致肥胖:

厨师一直被认为是肥胖高发人群

都市生活的高压力,让人们即使繁忙,也容易发胖

最让人担心的可能是儿童肥胖问题。出现肥胖问题的年龄越来越小,这与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另一面,则是各种健康教程、运动项目的热门。

出现肥胖问题的年龄越来越小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追求健康常常是肥胖过度的补救

10.58斤!海宁一女子生下巨大儿,连护士都说少见!

2019-05-13 20:57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贺洁靓 通讯员 谈立

“哇!是一个胖小子!”近日下午,市妇幼保健院的产房里传出一声清亮的啼哭声,一个男宝宝呱呱坠地,助产士把宝宝放到体重秤上一称重:体重竟然达5290g!

“自然分娩十斤多的宝宝还是很少见的。”对此,分娩室护士长周云霞感叹道。

原来,产妇吴女士(化名)今年30岁,在孕期被查出患有妊娠糖尿病,虽然吴女士在孕期也很注意饮食,但是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导致胎儿体重过大,属巨大儿。

据介绍,在顺产过程中,由于宝宝实在太大了,生产的时候两个助产士分工合作才顺利的分娩。因为宝宝的超标体重,就连医院为新生儿准备的衣物,怎么也遮掩不住小宝贝的超标身材,只能用额外的毯子包住露在外面的肉乎乎小脚丫。

什么是巨大儿?近年来,由于遗传因素、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缺乏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孕期营养过剩,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趋势明显增高,新生儿出生的平均体重开始增加,巨大儿的发生比率也逐渐上升。

正常胎儿的重量应在2500克到4000克之间,达到或超过4000克就属于巨大儿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理想的新生儿分娩体重应该控制在2500-3500克。

而巨大儿对母婴都是有风险的。巨大儿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导致产妇难产。此外,对母体的影响还有:容易造成产道撕裂,甚至伤及肛门括约肌;容易引起产后出血,严重时会发生失血性休克。

对新生儿也是有影响的。巨大儿在分娩时由于头部过大、身体过胖、肩部过宽,通常会卡在骨盆里,造成分娩时间延长,并且极易发生肩难产,要是处置不妥,通过勉强的牵拉过程易引发新生儿损伤,如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等,有时因为时间的延长,还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另外,巨大儿易发生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疾病,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也较大,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易患人群。

预防巨大儿,促进自然分娩,孕期控制体重尤为重要。医生建议,孕妈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进程,当发现胎儿增长过快时,应该及早去医院做营养咨询,合理调整饮食,避免宝宝营养过剩,增长过快。

孕妇在整个孕期,增重应尽量控制在12.5公斤以内。尤其是怀孕前3个月,胚胎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没必要大吃大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不加餐;第3-7个月,正值宝宝发育高峰期,要多补充动物蛋白,比如鱼肉和虾等,少吃高油高糖的食品;7个月以后注意补充钙质就行了,建议多吃乳制品、海产品和豆制品。

孕期坚持运动也很重要。每一个孕妈妈随着孕期的增长,身体负担越来越大,就越来越不愿意运动。但为了生产的顺利和胎儿的健康,还是要参加适当的运动哦~比如散步、孕妇保健操、孕妇瑜伽等,以消耗掉过多的热量,避免营养过剩。

10岁男童近200斤,这种罕见病引起的肥胖可致命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Prader-Willi 综合征一例

病房昨日入院了一个肥胖的10岁男童,该肥胖患儿与其他肥胖患儿不同,见到这个患儿的第一眼就忍不住盯着他看(虽然不太礼貌),因为这个患儿太特殊了!

身高135cm,体重98kg,体重指数为53.77kg/m(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腹型肥胖严重。

患儿第一天入院时照片

今日患儿呼吸困难加重,吸氧条件下血氧维持在60%~70%,入重症监护室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病 例

男,10岁,本次入院原因为睡眠增多、乏力伴呼吸困难13天。

每日睡眠时间约20个小时,无活动,进食过程中可突然进入睡眠。

伴有乏力,双下肢站立困难,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睡眠不能平卧,如厕不能下蹲,智力低下。

查体可见肤色苍白,嘴角下垂,小手小脚,手背肿胀,手指呈锥形,身材矮小,腹型肥胖明显。

肯定是有一些特殊的问题才导致目前这种状况。追问病史,患儿生后19天因“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住院治疗,4岁时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Prader Willi综合征。

一提到Prader Willi综合征,那么所有的症状都可以解释了。因为此患儿症状太典型了。

那么什么是Prader Willi综合征呢?

Prader-Willi 综合征(PWS)又称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他还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

PWS由 Prader 等于 1956 年首次报道,是最早被证实涉及基因组印记的遗传性疾病。

国外不同人群的发病率约为 1/30 000~1/10 000,我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PWS 是症状性病态肥胖的重要病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预防严重并发症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Prader-Willi 综合征(PWS)的诊断

中国 PWS 患儿在胎儿期活动减少,新生儿期均存在肌张力低下,婴儿期喂养困难(表1)。

本患儿体重指数为53.77kg/m,体重指数大于24.0kg/m为超重,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kg/m为肥胖。本患儿明显体重过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寿命,且患儿伴有明显肝功能损伤及心衰,随时有生命危险。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声明建议:临床医生应向肥胖(体重指数为30kg/m)的成年人推荐强化的行为干预措施。

Prader-Willi 综合征(PWS)的发病原因

PWS 为父源染色体15q11.2~q13区域印记基因的功能缺陷所致。

PWS 主要遗传类型包括:

1.父源染色体15q11.2~q13片段缺失(西方PWS 患 者 占 65%~75%) , 包 括 缺失Ⅰ型T1D(BP1~BP3 间)、缺失Ⅱ型T2D(BP2~BP3 间);中国和亚洲人群该型的比例稍高于 80%,要高于西方人群。

2. 母源同源二倍体(maternal uni-parental disomy, UPD)导致15q11.2~q13 区域的父源等位基因缺失(占 20%~30%)。

3.印记中心微缺失及突变(占 1%~3%)。

极少数 PWS 患儿(<1%)由于 15 号染色体发生平衡易位,尽管保留了 SNURF-SNRPN 基因的启动子和编码序列及其转录活性,但患儿仍呈 PWS 的典型表现。已有报道指出父源表达的 snoRNA 基因簇 SNORD 116 的缺失可能与 PWS 的表型关系密切。

Prader-Willi 综合征(PWS)的治疗

PWS 的治疗应采用包括内分泌遗传代谢、康复理疗、心理、营养、新生儿、眼科、骨科、外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早期的饮食治疗和长期的营养监测极为重要。

治疗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表型特征,针对不同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及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对于年长儿,需严格管理食物,包括严格控制饮食规律,甚至将食物储存处上锁。制定三餐计划,在下一餐时间未到之前,不允许给孩子计划外的食物。

对饮食行为,至今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帮助控制食欲。曾有研究应用奥曲肽(生长抑素类似物)试图降低胃饥饿素水平,结果未能改变饮食行为。

胃减容手术能否用于 PWS 尚存争议,有报道该手术后既不能改变患儿的饱腹感,也不能改善过度摄食行为,而且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不推荐该手术用于常规治疗。

Prader-Willi 综合征(PWS)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体重,因患儿无明显饱觉,严重时会导致胃破裂穿孔。如患儿需要强烈进食的,家人一定要听从医嘱,应把食物锁于柜中,控制患儿的过量进食行为。控制好体重相当于增加患儿寿命。因患儿常伴有智力低下,且目前无有效的措施提前宫内发现,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延长患儿寿命成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中国 Prader-Willi 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 (2015)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王裕萍

责任编辑:CiCi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上一篇: 肥胖的人喝什么茶叶(肥胖的人喝什么果汁好)
下一篇: 热玛吉肥胖纹(热玛吉除皱纹维持多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