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手术以后能吃豆角嘛(腋臭手术做完就可以走吗)

齐鲁壹点 0 2025-01-10

文章目录:

唐诗撷趣19/李白和他的朋友们

一谈起朋友这个话题,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可能都会提起“管鲍之交”,提起俞伯牙和钟子期,也可能会有人提起李斯和韩非子,或者庞涓和孙膑……

其实这些都太极端,所谓朋友肯定不只这些模式,更多的是平平淡淡。

聚是缘,散是缘,或聚或散都是生命中的自然,按理性不应该涉及悲喜。然而现实中,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无悲无喜?如果生命真正做到了无悲无喜,这生命的物质存在到底又有什么意义?

李白诗篇传千古,李白朋友遍天下。

我想从以下几位曾经走进或者一直停留在李白朋友圈的诗人谈起,说一说朋友的几种模式。

01

我一直在想象李白与贺知章初次相遇的情景。

关于两人初见的画面,我无法从正史的记录中还原当时的情景,但从网络上搜索,倒是发现很多热心人围绕他们二人进行了创作。

我想他们在相见之前早已闻得对方的大名,属于“早闻其声”却迟迟未能“见其人”。所以当李白来到长安后,他与贺知章的相见相识便成了情感逻辑之必然。

为什么这样说?

贺知章爱酒,李白也是典型酒徒一枚。

李白才华横溢,贺知章也绝非浪得虚名——人家可是皇榜上武则天钦点的文状元!

更重要的是李白骨子里有股自信过了头的狂放,所谓规矩一类的道道他视之如鄙履;而贺知章呢,也恰恰这德行,不按常规出牌,洒脱可爱带点不正经儿!

这就是臭味相投,一旦两个人投了味儿,什么才华、个性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腋臭啊、脚臭啊、跷着二郎腿抠脚趾头缝的恶习啦统统不是问题。

榴莲,臭豆腐,螺蛳粉……你掩鼻而走几欲窒息,人家却甘之如饴大快朵颐。

我只知道李白与贺知章相遇时,李白41岁,早不是青年,有妻有子,由于长年奔走无门,可能鬓间已生白发;贺知章更是已经83岁,即使精神再矍铄,自然的规律也肯定让他鸡皮鹤发。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他们相遇的欢喜,这两人见了面谈不三两句便开启了令后人啼笑皆非的对话模式。

“这是你写的?”贺知章两眼放光,指着翻开的诗。

“不然呢,你以为?”李白微微一笑,嘴角扯起得意的波纹。

“这……这简直不是人啊!”须发皆白的贺知章感喟万分。

"……?”此时李太白心中大概万马奔腾。

“分明是天上的谪仙人下凡,凡人怎能写出这样的诗!”白发白胡子的贺知章兴奋地跺脚,两手乱摇李白的胳膊。

两人几乎同时仰脸向天,哈哈大笑。

“走走走,整一大白!”

“浮他一大白,不醉不归!”

两人搀着扶着,牵着拉着,在众人的讶异里,一老一少走向小酒馆。

风微微吹,酒旗子得意地在风里张着跟头,旗子上斗大的“酒”字似乎比这两位醉意更深。

同好杯中物,交谈对口味,这两位跨越四十年岁月差距的朋友在大唐诗坛上留下了不少趣事佚闻。

有人说贺知章是李白生命里的贵人,正是由于贺的推荐,才有了李白长安面圣的机会,尽管三年的长安伴君生涯对李白来说算不上如意,可这段经历毕竟丰富了唐代诗坛的传奇,杨贵妃也罢,高力士也罢,他们的名字能够和李白纠缠在一起,贺知章应该出了不少力。

也许正因为如此,贺知章去世的消息传到李白耳中,重情重义的李太白不由回想起自己与贺老头的初次相遇的情景,不由回想起两个人饮酒畅谈的日子,不由浮现起贺知章金龟换酒不拘礼法的洒脱和情义,风摆杨柳,酒旗飘荡一如昨日,可那曾经相搀相扶的白发老头儿已阴阳两隔,这怎不令他泪下沾巾!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中。

以我看来,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交得是心性,是气味。一个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另一个则写诗自嘲”昔年有狂客,风歌笑楚丘“——都有那么一点”狂“!

02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孟浩然》。

看来这李白也是够直白的,如果单凭这首诗来评价,这李十二尽管排行十二,倒有可能摘取第一,钢铁直男,古今第一,妥妥的!

由此可见李白也是有偶像的,比如这孟浩然就算得上李白的偶像,最不济也算之一!

也许朋友要问,这孟浩然何方神圣,他有什么魅力能把“谪仙人”迷得脑子短路?

孟浩然生于公元689年,比李白大整整12岁,虽然胸有万章诗书且有下笔倚马可待之才,年轻时也一直为谋仕四处奔走,但时运不济终生未能入仕,正因为终生不仕无职可称,所以只能自称“山人”。

李白非常仰慕孟浩然的才华和品节,又因二人年龄相差不大,年长的孟浩然自然就成了李大诗人的处世楷模——说起来孟浩然也够幸运,能收获李白这样的粉丝本身已经足够幸运,还常常收到李白写给他的花式表白!

李白到底喜欢孟浩然的什么呢?

像孟浩然这种没进官册的人物,正史当然不会留下什么记录,我只能根据各路野闻以及与孟同时代人物的往来文字来推断,大概有以下原因:

孟浩然外形俊朗,自然风流倜傥,历朝历代不管男女有一幅好皮囊都是最好的能行证,何况李白等如此多情种?

孟浩然才华横溢,诗歌自有别人无法模仿的清新风度,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无官无权的布衣山人能与“诗佛”王维并称“王孟”,怎一个厉害了得?

再者孟浩然人品高尚,俊朗的外表下存一颗高洁的内心,大唐时代文人求仕时兴奔走权门,干谒名人求推荐也算当时通行之捷径,李白也罢,王维也罢,孟浩然也罢,杜甫也罢,甚至后来的白居易也罢,无不行走过这条路。孟浩然即使为谋仕干谒写诗献言而出奉迎之语,但他骨子里的灵魂却始终没有扭曲,这大概是深得李白尊敬之原因吧?

当然还有一点孟浩然和李白一样,也爱酒——爱酒,爱美女,爱功名大概是男人的天性,没点嗜好的男人不可爱,要么太过死板无趣,要么就是假正经。

03

顺着这思路写下去肯定该写杜甫了,还有高适,还有王昌龄。

可要是这样写下去,光一个杜甫就能把文章拉成万里长城,这样的万里长城用我拙劣的文笔垒,那岂不成了我初中老师范胡子骂的那句名言——王二,狗吃豆角子漓漓拉拉没个完,你不嫌烦老师都嫌烦,西瓜皮擦腚,还没完没了啦?

罢罢罢,就这样吧,姑且搁笔。

告罪,告退。

假如哪一位朋友真从头读到这里,就请收下我虔诚的敬意和歉意吧!

壹点号壹粉唐长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古史传奇#李白的这几位朋友,道出了友情的几种模式

“ 41岁的李白,83岁的贺知章,一见如故,终成忘年交。 ”

一谈起朋友这个话题,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可能都会提起“管鲍之交”,提起俞伯牙和钟子期,也可能会有人提起李斯和韩非子,或者庞涓和孙膑……

其实这些都太极端,所谓朋友肯定不只这些模式,更多的是平平淡淡。

聚是缘,散是缘,或聚或散都是生命中的自然,按理性不应该涉及悲喜。然而现实中,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无悲无喜?如果生命真正做到了无悲无喜,这生命的物质存在到底又有什么意义?

李白诗篇传千古,李白朋友遍天下。

我想从以下几位曾经走进或者一直停留在李白朋友圈的诗人谈起,说一说朋友的几种模式。

01

我一直在想象李白与贺知章初次相遇的情景。

关于两人初见的画面,我无法从正史的记录中还原当时的情景,但从网络上搜索,倒是发现很多热心人围绕他们二人进行了创作。

我想他们在相见之前早已闻得对方的大名,属于“早闻其声”却迟迟未能“见其人”。所以当李白来到长安后,他与贺知章的相见相识便成了情感逻辑之必然。

为什么这样说?

贺知章爱酒,李白也是典型酒徒一枚。

李白才华横溢,贺知章也绝非浪得虚名——人家可是皇榜上武则天钦点的文状元!

更重要的是李白骨子里有股自信过了头的狂放,所谓规矩一类的道道他视之如鄙履;而贺知章呢,也恰恰这德行,不按常规出牌,洒脱可爱带点不正经儿!

这就是臭味相投,一旦两个人投了味儿,什么才华、个性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腋臭啊、脚臭啊、跷着二郎腿抠脚趾头缝的恶习啦统统不是问题。

榴莲,臭豆腐,螺蛳粉……你掩鼻而走几欲窒息,人家却甘之如饴大快朵颐。

我只知道李白与贺知章相遇时,李白41岁,早不是青年,有妻有子,由于长年奔走无门,可能鬓间已生白发;贺知章更是已经83岁,即使精神再矍铄,自然的规律也肯定让他鸡皮鹤发。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挡他们相遇的欢喜,这两人见了面谈不三两句便开启了令后人啼笑皆非的对话模式。

“这是你写的?”贺知章两眼放光,指着翻开的诗。

“当然,如假包换。”李白微微一笑,嘴角扯起得意的波纹。

“你简直不是人啊!”须发皆白的贺知章感喟万分。

"……?“此时李太白心中大概万马奔腾。

”这分明是天上的谪仙人下凡啊,凡人怎能写出这样的诗!“贺知章兴奋地跺脚,两手没忘了乱摇李白的胳膊。

两人几乎同时仰脸向天,哈哈大笑。

”走走走,整一大白!“

”好呀好呀,不醉不归!“

两人搀着扶着,牵着拉着,在众人的讶异里,一老一少走向小酒馆。

风微微吹,酒旗子得意地在风里张着跟头,旗子上斗大的”酒“字似乎比这两位醉意更深。

同好杯中物,交谈对口味,这两位跨越四十年岁月差距的朋友在大唐诗坛上留下了不少趣事佚闻。

有人说贺知章是李白生命里的贵人,正是由于贺的推荐,才有了李白长安面圣的机会,尽管三年的长安伴君生涯对李白来说算不上如意,可这段经历毕竟丰富了唐代诗坛的传奇,杨贵妃也罢,高力士也罢,他们的名字能够和李白纠缠在一起,贺知章应该出了不少力。

也许正因为如此,贺知章去世的消息传到李白耳中,重情重义的李太白不由回想起自己与贺老头的初次相遇的情景,不由回想起两个人饮酒畅谈的日子,不由浮现起贺知章金龟换酒不拘礼法的洒脱和情义,风摆杨柳,酒旗飘荡一如昨日,可那曾经相搀相扶的白发老头儿已阴阳两隔,这怎不令他泪下沾巾!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中。

以我看来,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交得是心性,是气味。一个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另一个则写诗自嘲”昔年有狂客,风歌笑楚丘“——都有那么一点”狂“!

02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孟浩然》。

看来这李白也是够直白的,如果单凭这首诗来评价,这李十二可能就不光是排行十二,倒有可能摘取第一,钢铁直男,古今第一,妥妥的!

由此可见李白也是有偶像的,比如这孟浩然就算得上李白的偶像,最不济也算之一!

也许朋友要问,这孟浩然何方神圣,他有什么魅力能把”谪仙人“迷得脑子短路?

孟浩然生于公元689年,比李白大整整12岁,虽然胸有万章诗书且有下笔倚马可待之才,年轻时也一直为谋仕四处奔走,但时运不济终生未能入仕,正因为终生不仕无职可称,所以只能自称”山人“。

李白非常仰慕孟浩然的才华和品节,又因二人年龄相差不大,年长的孟浩然自然就成了李大诗人的处世楷模——说起来孟浩然也够幸运,能收获李白这样的粉丝本身已经足够幸运,还常常收到李白写给他的花式表白!

李白到底喜欢孟浩然的什么呢?

像孟浩然这种没进官册的人物,正史当然不会留下什么记录,我只能根据各路野闻以及与孟同时代人物的往来文字来推断,大概有以下原因:

孟浩然外形俊朗,自然风流倜傥,历朝历代不管男女有一幅好皮囊都是最好的能行证,何况李白等如此多情种?

孟浩然才华横溢,诗歌自有别人无法模仿的清新风度,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无官无权的布衣山人能与”诗佛“王维并称”王孟“,怎一个厉害了得?

再者孟浩然人品高尚,俊朗的外表下存一颗高洁的内心,大唐时代文人求仕时兴奔走权门,干谒名人求推荐也算当时通行之捷径,李白也罢,王维也罢,孟浩然也罢,杜甫也罢,甚至后来的白居易也罢,无不行走过这条路。孟浩然即使为谋仕干谒写诗献言而出奉迎之语,但他骨子里的灵魂却始终没有扭曲,这大概是深得李白尊敬之原因吧?

当然还有一点,孟浩然和李白一样,也爱酒——爱酒,爱美女,爱功名大概是男人的天性,没点嗜好的男人不可爱,要么太过死板无趣,要么就是假正经。

03

顺着这思路写下去肯定该写杜甫了,还有高适,还有王昌龄。

可要是这样写下去,光一个杜甫就能把文章拉成万里长城,这样的万里长城用我拙劣的文笔垒,那岂不成了我初中老师范胡子骂的那句名言——王二,狗吃豆角子漓漓拉拉没个完,你不嫌烦老师都嫌烦,西瓜皮擦腚,还没完没了啦?

罢罢罢,就这样吧,姑且搁笔。

告罪,告退。

假如哪一位朋友真从头读到这里,就请收下我虔诚的敬意和歉意吧!

#古史传奇#

9类人无肉不欢是自残?那些“自残”食物你造吗

中国人爱吃肉,无肉不成筵席,简而言之就是无肉不欢。但是肉有千般好,我们也千万不要过量吃肉,一定要适量吃肉,争取做到科学吃肉,吃出健康身材!

·无肉不欢?9类人吃肉等于“自残”

肉食类以颜色的有无及深浅可分为三大类:一类色泽鲜红或暗红,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称为深色肉或红肉;另一类如鸡肉、鸭肉、鹅肉、兔肉及鱼肉等,肉色嫩白,称为浅色肉或白肉;还有一类水生贝壳类动物肉,如蛤肉、牡蛎与蟹肉等,几乎无色,称为无色肉。

三类肉食哪一类更有利于人体保健呢?营养学家更看好后两类。奥妙在于浅色和无色肉中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红肉。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接近无色的肉食,其饱和脂肪含量较其他任何类肉食都要低,仅为奶酪和鸡蛋的一半,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体胆固醇的增高。如果要排出一个座次表来,则无疑是:无色、浅色、红色。

要注意的是,肉食宜肥瘦皆用,并非越瘦越好,只要注意食用的量就好了。另外,午餐可多用些肉食,不要只在晚上大吃一顿。如果每周有一天只吃素,不吃肉,则更好。

·9类人吃肉需注意,具体如下:

1、肾功能损害者。虽然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但为了减轻肾的工作负担,肾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略低于健康人的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必要时暂时停止吃肉。

2、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证实,摄入红肉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红肉中饱和脂肪酸比例大,胆固醇含量高,对于控制病情不利。应少吃排骨、肥牛等,用鱼肉和豆制品来替代。

3、脂肪肝患者。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而肉的脂肪含量往往较高。脂肪肝患者不需要减少蛋白质供应,应优先选择少油烹调的鱼类,多用清炖和蒸煮方法来烹调肉类,去掉浮油再吃。

4、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过多的动物脂肪会刺激胆囊的收缩,而肉里大量胆固醇会增加胆结石的危险。所以,这类患者要少吃肉,最好用富含大豆卵磷脂的豆制品来替代,配合鱼虾类和低脂肪奶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5、糖尿病患者。可以按健康人的数量食用瘦肉,但为了避免心血管并发症,宜优先选用鱼类和禽肉。特别要注意的是肉类烹调应少油,以蒸煮方法为好,避免熏烤煎炸,避免产生过多的糖化蛋白产物。

6、痛风患者。海产品以及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瘦肉中嘌呤虽然不算高,但积少成多,也不可随意多用。因此,痛风患者应对肉类限量。同时,肉类摄入过量会造成尿液酸化,尿酸溶解度低,更易沉积在体内。

7、湿疹患者。湿疹属于刺激性皮肤疾病,红肉中的大量饱和脂肪酸可能加强皮肤变态反应,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宜少吃肉。

8、狐臭患者。此类患者若摄入蛋白质过多,代谢产生的尿素会从汗腺中排出,被细菌分解后加重体味。一般吃荤多的人体味较重,吃肉少的人体味较轻,与此有一定关系。

9、过敏患者。部分人对牛羊肉等有慢性过敏症状,如果检测发现自己对某种肉有慢性过敏,应至少停止食用3个月,严重者1年以上,然后再试探性地食用,确认没有不良反应,才能把这种肉纳入食谱当中。

以上这些特殊人群,控制吃肉,并不意味着会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因为膳食当中能够替代肉的食物很多,除了水产品、蛋类和奶类之外,还有豆制品、坚果种子和淀粉豆。如1两牛肉的蛋白质,可以用1两红小豆或1两花生来代替。

吃肉多少问题,虽然我们都不会用刻度去细细称量,但是对一个大概的量也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有以上身体问题的朋友。

·肉类虽好可不要贪吃!含毒危险

俗话说“十年鸡头胜砒霜”,据了解,鸡头的毒性就越大,因为鸡在啄食中会吃进有害的重金属物。所以,鸡头、鸡脖子不宜食用,猪、牛、羊的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也要避免食用。

——专家:鸡尖最好不要食用

鸡尖,就是俗称的鸡屁股,因为有优质蛋白和少量脂肪,一些食客认为这个部位的鸡肉口感顺滑,别有滋味,但是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专家建议最好不要食用鸡尖。“鸡、鸭、鹅等禽类屁股上端长尾羽的部位,学名‘腔上囊’,腔上囊是形成抗体的一个场所,是中枢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密布,所以日常还是少吃为好。”专家也表示。

——鸡头、鸡脖等不宜食用

我国有句民谚:十年鸡头胜砒霜。据说,鸡越老,鸡头的毒性就越大,因为鸡在啄食中会吃进有害的重金属物。这些重金属主要储存于脑组织中,时间越长储存量就越多,毒性就越强。这种恐怖传言难道是真的吗?

专家指出,这种说法虽然流传已久,但并没有人真正做过化验,究竟有没有毒素,毒素含量多少都没有人能够回答。

专家告诉我们:“鸡头有毒,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的依据,因为鸡头到脖子附近有淋巴,淋巴是免疫和排毒系统,一旦身体感染了细菌、病毒,就会导致淋巴发炎,一些不好的代谢产物储存在淋巴里。”

——猪肉“筋筋绊绊”部分最好别吃

中国人平时最常吃的肉类就是猪肉,但是在吃猪肉时,也有讲究,例如食用时应剔除猪脖子等处灰色、黄色或暗红色的肉疙瘩,即称为肉枣的东西,因为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若食用易感染疾病。此外,猪、牛、羊的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是三种“生理性有害器官”,也要避免食用。

专家告诉我们:“确实,猪脖子附近的淋巴结比较多,淋巴结是身体的第一道防御系统,特别易感染病毒,所以在处理猪肉时,要把这些淋巴结,也就是肉疙瘩清理干净。”

有经验的主妇肯定会把这些肉疙瘩处理掉,但对于没经验的新手来说,恐怕找到肉疙瘩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其实仔细观察一下,猪肉的肌纤维是有走向的,肉质紧实,手是撕不开的。”专家说道,“而淋巴结在皮的下面,藏在脂肪内,呈颗粒状单独分布,也有连成一长片的;颜色主要是红色的、淡黄色的,有一些血肿了还会发紫,和肉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它们可以用手撕下来,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筋筋绊绊’的部分,即使是没经验的新手也能轻松地分辨。”

那么,除了猪颈外,还有哪些部分可能会有这些肉疙瘩?“像腹股沟、腹部的一些脂肪和肠系膜中都有淋巴,猪花油中也有很多的淋巴结,平时要注意。”

那么“三腺”不能吃又是怎么回事呢?“猪、牛、羊的甲状腺在动物的颈部;肾上腺是内分泌器官,在肾脏周围,因为肾脏是排毒器官,肾上腺也不要吃;病变淋巴腺可能分布在全身多个部位,不过不用担心,这些在进入市场前,大多就已经被处理掉了。”

——鱼的“黑衣”并没有危害

有观点指出,鱼体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浓的部位,据说膜结构代谢慢,毒素容易沉积在上面,含有大量的类脂质、溶菌酶等物质,一定不要食用。

这层“黑衣”究竟是什么呢?专家告诉我们,这实际上是鱼的腹腔膜,是一种结缔组织,目前还没有查出有什么危害。

专家认为,这层黑衣实际上只是鱼自身的保护膜,味道确实比较腥,“平时家里在处理时,都会把这层黑衣去掉,但是说不上有什么危害,只是一个习惯问题。”

·千万不要忽视10大“自残”食物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维特罗斯食品画报》邀请多位名厨、美食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在食物历史中评选出10个灾难时刻,即10大“自残”食物,具体如下:

——味精

1908年,一位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味精,从此食物变得更美味。

自残标签:谷氨酸钠。味精是一种化学调味料,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分解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味精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症状。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高血压。

专家解答:味精发明的初衷无可厚非,但目前的使用状况过于随意,确实令人忧心忡忡。有研究建议,每道菜中添加的味精不应超过0.5毫克。但市场上的不少调味酱、汁,如蚝油、咖喱、酱油等都含有谷氨酸钠。因此,做菜时添加了调味料,就不必再放味精,盐也要少放。此外,餐馆为保证菜品的口味,添加的味精通常较多,建议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

——炸鸡

1952年,山德士上校的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美国犹他州开业。

自残标签:饱和脂肪酸。餐厅的煎炸食品,为保证口味,常会选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饱和脂肪是心血管的大敌,因为它能使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炸鸡时,通常会裹上一层面糊,这会使人摄入更多油脂。煎炸食物的油,通常会使用5-7天,反复煎炸会产生有害物质。此外,经过高温煎炸的食物,维生素的流失也很严重。

专家解答:吃油炸食品,最好搭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蔬果,如:藕、油菜、豇豆、芋头、山楂、冬枣、猕猴桃和柑橘类水果等。肉类本身就含有饱和脂肪酸,因此最好采用蒸、炖等方式烹饪,减少其油脂含量。

——人造黄油

1869年,化学家穆列斯发明了比黄油更容易保存的替代品——人造黄油,拿破仑三世曾亲自为他颁奖以示奖励。

自残标签:反式脂肪酸。虽然人造黄油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化学名称“反式脂肪酸”。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后,却极可能为人们的健康埋下隐患,导致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疾病的高发。

专家解答:据调查,饼干、面包、巧克力派、沙拉酱、奶油蛋糕、冰淇淋、珍珠奶茶、咖啡伴侣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重灾区”,要尽量少吃。购买包装食品,要留意食品营养标签,列出有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等的食物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建议谨慎购买。

——罐头肉制品

1937年,“斯班姆”(Spam)午餐肉问世,仅英国一地的年销售量就达60亿罐,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自残标签:亚硝酸盐。它常被作为染色剂和防腐剂应用于加工熟肉,尤其是罐装肉制品含量更高。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

专家解答:其实,除了亚硝酸盐的问题外,盐分、脂肪含量过高,维生素B1等营养的损失,都是熟肉制品的弊端。因此建议尽量不买罐头肉制品,少买熟肉,多吃新鲜的、自家烹饪的肉类。

——碗装方便面

1971年,碗装方便面在日本诞生,随后被引入其他国家。

自残标签:聚苯乙烯。碗装方便面的包装盒中通常含聚苯乙烯,这种材料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碗装方便面的调料中还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此外,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极低,相反钠含量却相当惊人。据统计,一碗方便面的含盐量是美国上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规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的2倍,所含谷氨酸钠约有1克之多。

专家解答:方便面不要经常吃。最好不买即食的碗装面,吃的时候最好煮。吃面时,最好搭配些蔬菜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卤蛋、豆腐干,黄瓜、西红柿等蔬菜。调料只放一半就好了。若食用碗装泡面,最好换次汤。

——大号芝士汉堡

1960年,被英国奶酪协会命名为“农夫午餐”(Ploughman’slunch)的大号芝士汉堡开始流行。

自残标签:坏胆固醇。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众多国内外研究证实,人体摄入的坏胆固醇过多,容易增加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的风险。

除了上述食品外,还有4种食物也因所含脂肪和胆固醇过高,危机人体健康,被列入了“黑名单”:1933年诞生在美国的乳酪牛排(Cheesesteak),英国于1982年推出的莱曼斯伍德(Lymeswold)奶酪,1995年面世的油炸巧克力棒(Deep-friedMarsBar)以及法式乳蛋饼(Quiche)。

专家解答:蛋奶、肉类通常坏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不宜经常大量食用。吃这类食品时,应注意搭配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豆类、玉米、燕麦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蔬果,如:柑橘类、猕猴桃、葡萄、番茄、小白菜、菜花,可降低血脂,调整血脂代谢。此外,喝杯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绿茶比红茶更好。

不管是猪肉还是鸡肉,我们千万不要做“无肉不欢”的傻纸,从吃开始,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健康生活每一天,加油吧!

阅读原文请点击相关链接

上一篇: 轻微腋臭去医院怎么去除(有腋臭去医院挂什么科)
下一篇: 腋臭可视手术是骗局吗(腋臭可视手术是大手术吗)
猜你喜欢